谷超+黄俊明+吕楠
【摘要】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观点认为,经济出现周期波动的原因在于现有银行和信用体制下内在的货币数量不稳定性。货币数量的变动会导致不同主体的购买力对比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相对价格变动,改变资源配置格局。我们认为,当前中央银行主导的货币和信用体系的弊端在于:主要的货币和信用创造机构可以规避创新信用或货币的成本,从到导致货币和信用数量具有了内生的不稳定性。
【关键词】货币;经济周期;信用创造;中央银行
1.货币因素影响经济运行的方式
传统货币数量论者认为,货币是通过影响一般物价水平来影响经济的。因此,只要保证货币数量的稳定供给,维持总体物价水平稳定,货币就是中性的,就不会影响实体经济。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也认为,变动的货币量会通过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来破坏经济原有的稳定状态,引发经济波动。但是,货币影响经济运行的方式,不是通过改变一般价格水平,而是通过改变相对价格。如果货币数量的变动使得两种相互替代的商品A、B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例如A的价格上升,B的价格下降),即使总体物价水平不变,人们也会消费更多的A和更少的B,从而使得更多的生产资料流向生产A的企业。
事实上,传统货币数量论者和货币学派要求的控制货币数量来稳定物价水平,要求货币数量的变动及时且准确地发生在商品数量变动的每一个角落。但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没人能够预知经济中全部的影响产出和需求的因素,从而及时且准确的调整相应的货币数量。实际上,任何货币的数量变化,总是从经济运行的某一处开始的,然后在经济体中慢慢扩散开来。无论货币从经济体的何处进入经济运行,一旦超额货币进入经济运行,就会打破各类经济主体之间原有的货币对比平衡,也即破坏原来的货币需求结构。
货币影响经济运行的方式,正是通过货币的变动引起的货币需求结构变化实现的。货币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经济主体的货币购买力对比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原有的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对不同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引发不同资源和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价格是市场信号,是引导资源配置的风向标。在相对价格变化的指引下,更多资源会流向价格更低、汇报更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原有的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变化,进而打破原本稳定的经济状态。
2.货币引致危机的根由
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经济体,任何一个经济总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因此,货币数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这种调整不是随机的,也不是根据什么公式测算出来的,而是根据人们的货币需求进行调整,或者说围绕人们的消费偏好的变化进行调整。如非如此,货币数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购买力对比的变动,从而引发相对价格变化。这种价格变动实质上就是一种价格扭曲。由于扭曲的相对价格并不反映经济中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因而,当扭曲力量减弱时,经济运行会按照实际各类经济主体供给资源的能力和对资源的需求来重新调整相对价格水平和资源配置。这也就是说,受到货币需求结构扭曲的经济会在货币影响褪去时进行回调:并且,货币需求结构变化对相对价格产生的扭曲影响越大,回调的幅度就越大:如果进入经济体的超额货币数量多到足以影响绝大多数的部门,那么在回调时经济就会陷入衰退乃至巨大的危机。
我们没有办法对“足以影响绝大多数部门”的具体数额给出准确的判断。实际上,我们的任务不在于给出这个准确的数额,而在于探明:为什么货币变化有可能达到那样的程度,以及怎样达到那样的程度?人们持有货币或接受货币,是因为货币具有购买力。米塞斯认为,货币价值的决定因素是货币的购买力。但是,与传统实物货币本身就具有价值、从而具有购买力的情形不同,现代货币的购买力完全基于发行者的信用。货币为人们开展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因而人们会有“消费”(即使用和持有)货币的需求,于是就会有“生产”(即发行)货币的供给。货币的“生产者”和其他商品的生产者一样,投入“成本”,“生产产品”,并通过“销售产品”来获得利润。在信用货币时代,货币“生产者”的收益是借贷利息差和服务费用:而其成本,除了制作和管理货币流通的成本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建立和维持信用的投入,这其中也包括为了维持长久信用而拒绝短期利润诱惑的成本。因为货币的购买力取决于货币发行者的信用,一旦货币的信用受损,货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而这又会对其发行货币的收益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当货币发行者通过经济的某个地方注入一笔超额货币时,人们并不立即感受到货币购买力的受损:只有当这笔超额货币已经影响到绝大多数部门时,人们才会发现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了。但是,在一个货币发行商需要承担全部责任的体制中,货币发行商并不会出于货币贬值的时滞来超发货币。因为一旦人们发现货币贬值,货币发行者损失的不仅仅是“发行服务费”,还包括用于发钞储备的真金白银。然而,如果货币发行商可以避免承担超发货币的惩罚,也即不会因为超发货币而损失发钞储备(甚至不损失“发行服务费”),那么超发货币就具有可能性了。而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货币体系恰恰具备这样的条件。中央银行体系下的货币发行以政府信用和国家储备为基础,并且作为唯一的法定债务偿还凭据:即便人们发现货币贬值,也没有替代物可供选择。因此,在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体系下,发行货币的收益和超发货币的成本出现错位——中央银行获得了发行货币的好处,货币使用者承担了通货膨胀的损失。正是这种“收益——成本”的不匹配,使得货币超发成为可能。
因此,经济运行到危机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应者本應该承担超发货币的成本,从而审慎地发行货币:但他们却规避了这种成本,并且还营造了一种繁荣的氛围——先是中间品部门扩大生产,进而消费品部门扩大生产——以至于最后不断的通过重复这种“刺激”出来的繁荣来诱导经济危机。因为超发货币的成本始终需要有人承担,而不会凭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