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 周洁
摘要:“一带一路”是在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中国处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中国领导人统筹考虑的一项具有全球视野、彰显中国智慧的综合性、创新性发展战略,被赋予了深刻的时代内涵。这一战略的谋划和落实,既需要硬实力的支撑,也需要软实力的平衡。鉴于古“丝绸之路”曾留下许多文化先行的成功经验,今天“一带一路”也应发挥文化外交的柔性作用,推动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软实力需要得到充分表现,同时也需要从几个方面注重内涵式发展和有效性提升。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软实力;文化交流;“丝路”精神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6)05-0040-08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随后,在国家高层的引领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不断丰富完善、务实推进,并得到众多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作为一项立足中国、辐射欧亚、影响全球的国际性发展战略,“一带一路”肩负着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三重使命,旨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寻求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合作、互利共赢。在此意义下,相比于投资贸易、经济增长这一“强引擎”,文化交流、文明交融成为一种“软动力”,既能促进沿线各国人民的民心相通,也必将结出国际交往中的精神硕果。在此过程中,代表中华民族价值观、彰显中国整体气质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如何进一步培育提升,并且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认同,将成为新时期全球视野下重塑东方大国形象、重绘世界文明版图的重要举措。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背景和深刻内涵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它是新时期中国领导人在认真研判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整体形势、统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为应对全球战略格局结构性调整、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等挑战下所谋划的创造性宏伟蓝图。同时,借鉴古代“丝绸之路”成功的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又赋予了很多深刻的精神内涵,作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统领中国内政外交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在展开后续分析之前,需要对此稍作梳理。
1.时代背景
(1)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
20世纪末,冷战结束宣告了两极格局的解体。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各国各种力量此消彼长,全球逐渐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近二三十年来,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稳定,但局部仍有战乱冲突。宗教、民族和领土争端成为国际外交中极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领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难民问题成为当前笼罩在全球发展进程上空的阴霾。
2008年,金融危机弥漫全球,各国普遍遭受经济衰退的重创。世界各国政府通力合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市场进行积极干预,联手帮助世界经济渡过最艰难的时刻,逐步走向恢复性的复苏。然而,在这一次大范围的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产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国际市场需求明显萎缩、政府债务危机严重、民众失业率高企,进一步使很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甚至衰退状态;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信贷紧缩导致贸易融资困难,大宗商品价格跌宕导致资本市场恐慌,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导致工业生产收缩,实体制造业发展下滑也对全球供应链带来明显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谋求世界和平、合作发展成为新时期的时代主旋律,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各种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激发各经济体的发展活力和合作潜力,也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寻找发展出路的主要诉求。
国际金融危机同样也对中国带来不利影响。中央政府及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迅速制定出台并实施一揽子计划,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防风险作为主要抓手,为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使中国能在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席卷下仍继续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格局的稳定做出贡献。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中国的崛起成为美日欧地缘政治的重要战略目标,特别是成为美国眼中全球霸主地位重要的“威脅”对象。为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加入并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试图从规则制定领域上削弱中国的竞争力;同时在军事安全领域上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希望借助亚太军事盟友的力量,牵制甚至封锁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正常发展。这种外部挤压迫使中国必须寻求新的空间突围,以谋求新的发展。
新形势下中国谋划的国际发展战略与其一贯以来所秉持的外交立场是方向一致、层次递进的。在冷战后多极化的世界发展格局下,中国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坚持互信互利,反对强权霸权,“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不同层次的“伙伴关系”,始终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逐渐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对外关系框架,也为中国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此基础上,中国积极参与构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重新定义新型大国关系,创新周边外交思维,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努力向外界传达一种相互依存、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合作共赢的外交价值观。
(2)“三期叠加”阶段中国的创新举措
在经过长达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之后,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阶段,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状态之中。“三期叠加”使得中国面临着L型的经济下行压力,体制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要应对由此带来的矛盾和困难,中国必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地缘政治紧张影响地缘经济发展、增长模式转换带来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等问题,传统产业积蓄的过剩产能和高企库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巨大负担。受出口市场空间挤压和中国商品竞争力提升的双重影响,中国既需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来进行先进制造业转型,同时也需要主动谋求新的国际市场空间加强互补性经贸合作。
因此,在新常态下,除了保持国内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基本稳定外,中国政府还需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为中国经济创造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在此意义上,“一带一路”将为中国经济带来重要的增长动力,沿线国家将为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装备制造业、传统加工业以及新能源产业、互联网新兴产业等创造巨大的需求市场,中国也将通过“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推动与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和耦合,用资本输出的方式进入亚太地区和欧洲市场,构建贯穿欧亚大陆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使沿线诸国也能分享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经济发展红利,既能稳妥化解过剩产能,也能实现有效的供需对接。
2.深刻内涵
(1)破除路径依赖,重建新的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在空间布局上的伟大创见,在于它打破原有的点状、块状区域发展模式,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贸易投资往来,打造互联互通的带状发展模式。从中国出发,西进向内陆经中亚以达欧洲大陆,东延经海路以达东南亚诸国,整合亚欧非大陆,形成陆地、海上的闭环,既为中国开拓了新的国际发展合作空间,打造新的油气物资资源通道,又开拓了国家的战略纵深,强化国家领土安全。
2015年5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出席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开幕式上,首次明确宣布中国正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起,积极规划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将为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合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这六大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最重要的物质载体,铁路、公路、海路、油气管道、光缆全方位铺设,将重要的节点城市和跨国别、跨板块的区域经济圈连接起来,打造经济、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传递大通道,形成便捷高效、有序畅通的基础设施综合网络,覆盖能源、产业、金融、物流、创投、互联网等多个层面,以此推进沿线国家资源优化配置、经贸文化互联互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2)传承古今文脉,重塑新的“丝路”精神
两千年前中国人所开辟的“丝绸之路”有四条:一是经云贵高原通往南亚的“茶马古道”,二是经新疆通往中东地区的“沙漠丝绸之路”,三是经蒙古通往俄罗斯的“草原丝绸之路”,四是经南海通往太平洋、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
相比欧洲人开辟的充满血腥掠夺和暴力殖民的新航道,古代“丝路”见证了沿线各大文明体系的和谐交融:四大发明渐次西传,三大宗教逐一东渐,丝绸香料、瓷器玉石、粮食瓜果等异域珍品沿着丝路流向世界的另一头。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重要枢纽,敦煌所留下的文化瑰宝更让今人对当年异域文明的互通交融充满绮丽的想象,出土的大量佛经、洞窟和壁画创造性地融合了来自印度、罗马、古波斯、中亚等地的思想和艺术,同一区域的洞穴内竞发现可辨析的汉文、西夏文、回鹘文、藏文、梵文、叙利亚文、婆罗迷文等多种文字!古代“丝绸之路”以其开放、包容、自由、和谐的精神,极大地推进和维系欧亚大陆经济发展、文明交流和文化繁荣,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艺术繁荣和人文高地。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今天的“一带一路”战略依然传承古“丝路”精神,在打造层级丰富的新经济走廊的同时,也串联起数条融合语言、思想、信仰、艺术、教育等涵盖多领域文明的新文化通道,为民心相通奠定了基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宗旨贯穿古今,共谋发展、共创繁荣,打造政治互信、经济交融、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新“丝路”的主旋律。
(3)寻求文化认同,重构新的文明图谱
今天“一带一路”的倡议,某种意义上是一次新的文化复兴。欧亚大陆在地理空间上被贯穿打通,为东西方文明的重新对话和平等交流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作为倡议发起者的东方大国,中国树立起彼此尊重、包容开放、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交往模式,传递的是一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东方价值观。
中國是个多民族国家,五方之民共天下。中国哲学主张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其背后承载的是一种均衡、稳定、尊重、包容的大国心态。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这种带有东方普世价值意味的文化主张可以被传播、被感知、被识别、被认同,以合作为主基调的经济扩张和以交流为主旋律的文化输出是一种去殖民化的国际交往方式,它有可能在与西方强势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对抗中寻找到一种新的文化认同,进而在东方哲学谱系中为世界重构一种新的文明版图,在确定各经济体的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打造一个有共同价值观指向的文化共同体。
二、文化外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从提出伊始,就把“经济合作”放在最首要的位置上。诚然,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力量,但文化的作用同样也不可忽视。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关于“一带一路”的论述中,也反复提及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要“在深化人文交流、繁荣民族文化的事业中相互借鉴”。从古至今,文化外交都是一种柔性外交的表现,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发挥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文化交融的结晶甚至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更为永恒的记忆。
1.古“丝绸之路”上文化先行的成功经验
作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的张骞开辟了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带着说服月氏国联汉夹击匈奴的愿望出使西域,张骞率队前后耗时十余载,历尽艰难险阻,最后虽然并未实现军事游说的夙愿,但却意外地探索出一条西进的道路,使中国的影响力直达葱岭荒漠以西,史无前例地建立起与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联系,广阔西域的科学考察和人文见闻也被他悉数带回中原,由此打破东西方长久隔绝的藩篱,为文化交流留下了熠熠生辉的历史瑰宝。丝绸、瓷器、玉帛等精美的手工艺品成为西方贵族的稀世珍宝,西方人也由此奠定了长久的东方文明想象。
七八百年后,一代高僧玄奘沿着张骞开辟的古“丝绸之路”,长路漫漫西行取经,带着对佛法的渴求和追寻独自远赴天竺,在佛教圣地游历数年,熟习梵文,通晓三藏,研读佛经,参与辩法,随后带回了成百上千的佛像、经论和佛舍利,又携弟子历经十余年潜心翻译治学,留下上千卷佛学译著,成为继承印度传统佛教学说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中印文化交流的高峰。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更成为研究中世纪印度次大陆最为经典的历史地理文献,被誉为照亮古代印度“唯一的亮光”。
及至明代,郑和受命于平定中国南部的海上倭寇,七下西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的高峰。郑和船队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推行和平外交,发展海外贸易,稳定了东南亚国际秩序,也传播了丰富的中华文明。沿着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青花瓷、拔火罐、织造术、中国历法等中国技术、艺术和文明遍及亚非数十国,本着温良恭让、以和为贵、厚往薄来、四海一家的宗旨,郑和使团到了西洋诸国后身体力行,保障安宁,将儒家“宣德化而柔远夷”、“泛爱众而亲仁”的思想播种海外,至今东南亚诸国还留有很多以郑和尊称“三宝”命名的地方,环南中国海区域仍然存在着以华人社会为依托的郑和崇拜现象,成为中华文化异地生根的象征。
2.“一带一路”建设亟须文化助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国的外交关系必须重整旗帜、从头再来。在特殊的时代,政治意识形态成为外交政策的主导,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卓越的柔性力量,推动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
例如,新中国奉行的“一边倒”外交战略让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迅速结成友谊,当时译介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母亲》等前苏联、东欧文学名著至今仍是年轻人的阅读经典。为了增强与亚非拉人民的友谊,20世纪60年代成立的东方歌舞团学习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歌舞,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问内,走访非洲五国33个城市,演出50余场,观众达12万人,这是用艺术的交流来完成政治的外交、用文化的交流来传达革命友情的一种文化外交方式。更有名的民间文化外交事件当属20世纪70年代的“乒乓外交”,在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同时,美国宣布5个对华政策新步骤,从实质上结束了长达20年之久的对华贸易禁令,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体育外交模式也成为以跨越国界和意识形态障碍的人民友谊促动国家之间和解和交流的经典案例。
当前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同样也面临着很多可预见的障碍和不确定的困难,比如说中国的经济体量之庞大、发展速度之迅猛、能源消耗之巨大,就让一些国家在亲近中掺杂着畏惧和担忧;西方舆论不遗余力地炒作“中国威胁论”,一定程度上也掣肘了中国的外向发展;不少沿线国家和地区是世界重要的能源产区,既是大国虎视眈眈的战略要冲,也是复杂的宗教和民族问题的敏感区,动荡不安的地方局势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与之合作的困难。种种问题的叠加,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误解、质疑甚至责难和抗议,单纯靠资源置换、利益置换也许无法达到一些国家的期待。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柔性外交也许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尊重沿线各国历史文化宗教的不同,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吸收融汇,互学互鉴,才能使各国人民产生共同语言,增强相互信任,增进彼此感情。
三、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规划
自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之后,这一概念便成为衡量一国之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相比于军事、经济、资源、科技等硬实力,以文化为统摄的软实力具有导向性、吸引性、仿效性和感召性,体现为一种为外界所认可和接受的价值同化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落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对内和对外的双重要求。面对当前最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文化建设应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所作为,既要充分发挥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国际影响力。
1.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语境下,当前美国文化依然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别文化。大众文化伴随消费文化而兴起,凭借资本、技术和市场的优势,美国人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融入文化产品,向全世界传播着他们的快餐文化、消费主义、自由民主、创新精神和普世价值,同时配合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外交手段,塑造了引领全球的主流意识形态。
但全球化的进程同样也改变着世界的力量格局。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正在崛起,而美国所推崇的治理体制在一些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美国所推广的价值观也引起越来越多的质疑。因为体制的差异,“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从未完全接纳中国”,但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中国模式也开始进入国际的期待视野,需要更加主动地为改革和完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
无须否认,当经济实力快速提升至世界第二的位置時,中国希望在世界话语体系范围内拥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融入世界,制定更合理的国际秩序,引领更具活力的全球治理,与全世界构建更紧密的联系,“一带一路”就是在这一愿景下所谋划的泛欧亚区域化合作发展的宏伟蓝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力量既需要硬实力支撑,也需要软实力平衡,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软实力彰显着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源自赓续不绝的中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和合、仁德兼备,慎思明辨、安本守诚,协和万邦、善邻怀远。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已经内化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缔结出勤奋务实、谦虚奋进、厚德平和、知行合一、互助友善、开放包容、爱国友邻、和衷共济的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支撑着中国以和平稳健的步伐不断进取,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和奇迹。
2.“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
秉承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理念,顺应文化多样化的世界潮流,“一带一路”承古惠今,既是对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继承和发展,又在新时代开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合作的巨大空间,更将唤醒“一带一路”沿线遗存的中华文化基因,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中华文化生态圈,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
一是联结民心,实现“一带一路”和谐共荣的发展图景。“一带一路”沿线65国,需要通过文化交流来增进了解、认同和信赖,夯实彼此的情感基础、民众意愿和社会基础,实现“民心相通”,进而真正成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将再次恢复古“丝绸之路”文明多元共荣共生的世界景观,也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全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是复兴中华,提升我国对国际新格局的文化影响力。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全球化向文化全球化转变的重大转折期,“一带一路”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倡导国际关系新格局的重要战略。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新机遇,也是中国哲学与中国思想重新彰显魅力的新机遇。“一带一路”的构建必将唤醒古“丝绸之路”遗存的中华文化基因,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行、行必果”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更大范围地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主导权和话语权的有力倡导者。通过文化交流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增强我国对国际新格局的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使命。
三是深化合作,促进各国各地区文化经贸互利共赢。“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国家互联互通,通过双边、多边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在形成文化共识的基础上建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享利益、共识推动的文化平台,实现文化资源跨境整合,不仅有益于建立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长效机制,使各国的“丝路”文化遗产焕发生机,更有益于各国各地区文化交流融合,取长补短,促进各国各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实现各国之间的互利共赢。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所发布的报告《文化贸易全球化:文化消费的转变——2004
2013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流动》显示,自2010年起中国已位居世界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但引领全球贸易出口的文化产品是以电子游戏为主的“视听和互动媒体产品”和以金制珠宝和配件、雕塑和塑料装饰品为主的“视觉和艺术工艺品”,而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创意设计、思想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书籍和新闻产品”、“设计和创意产品”等则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家统计局研究表明,2012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19%,由于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还称不上是文化产业强国”。“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文化出口必须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文化建设。软硬兼顾
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既要有硬件设施、政策、体制、机制的支撑,也要有软件内容、项目、活动、品牌的提升,要软硬兼顾、内外兼修。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服务“一带一路”总体战略的前提下,依托重点区域文化发展带,建设国际文化合作走廊,努力提高我国文化领域开放合作水平。
一方面,要依据“一带一路”相关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禀赋,初步形成覆盖西北、东北、西南、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等重点区域的文化发展带,力争与中亚、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中东欧、东北亚等沿线区域共同建设文化合作走廊,形成系统化、可持续、开放性的发展格局,构建重点文化发展区域网络。同时,要进一步健全与沿线国家政府、民间文化机构的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完善部际、部省、官民合作等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官民并举、市场运作的整体发展机制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文化交流合作协同发展态势。
另一方面,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中国文化中心设施网络,在西部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建设一批有示范作用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基地。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各类艺术节、博览会、交易会、论坛、公共信息服务等要逐步实现常态化和规范化,形成层级丰富、开展有序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同时,要充分发挥“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重大文化交流品牌活动的载体作用,不断繁荣沿线省市自治区的“丝路”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积极培育一批面向“一带一路”国际文化市场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使“一带一路”文化贸易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渐成规模。
2.内容为王。形式为道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相互比较借鉴、学习竞争,各种体系的文化交叉互渗、兼收并蓄,形成博大精深、取之不竭的文化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开展文化软实力建设时,要进一步整理开发、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资源,注重提升各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使多元文化持久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一方面,要特别重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选择,要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文化相结合的中华文化作为我们的底线和核心,立足国情,展现中国文化的燦烂底色。既从深厚的文化宝藏和文化积淀中挖掘文明理念、文化遗产和人类智慧,从厚重的历史、深刻的思想和绚丽的技艺中展现东方文明的精髓;也要注重对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态中展示中国在科技、制造、艺术、人文等领域的发展优势和创新成果,进而展现具有时代先进性的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精神。
另一方面,也要特别重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传播形式和传播艺术。要考虑沿线国家所顾虑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考虑当地人民的审美意识、期待心理和文化习惯,从不同国别、民族和地区的受众角度出发,兼顾对方文化思维和中国文化特点,用当地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中国文化。同时,积极构建以整合传播为特征的立体化传播体系,有机融合政府宣传与市场传播、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官方外交与民间交往、大众文化与人际行为,根据不同传播主体和传播渠道的特点,突出各种传播的针对性、艺术性和特殊性,实现各种资源的相互补充,提升整体传播效果。
3.创新引领。科技驱动
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我国包括IP版权交易规模和授权衍生周边在内的广义数字内容产业产值突破4,200亿元,预计2016年将突破5,600亿元人民币。在技术驱动、需求拉动、国家助推、资本助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未来数字内容产业将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文化产业也将占到文化产业的绝对比重。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表明创新是当前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城市等变革性科技的推动和融合下,在3D打印、VR技术、全息成像、人工智能、可穿戴技术等高新前沿技术的深度影响下,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内容制作、经营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都会出现巨大的变化,以创意性和新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传统产业也将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因此,当前要开展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特别重视对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坚持创新引领,科技驱动,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倒逼内容革新,为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提供具有时代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将中国从“文化资源大国”提升为“文化产业强国”。
4.双向传播。互惠互鉴
“一带一路”建设强调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这就要求一切往来与合作都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在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也要欢迎外国企业和资本引进来开放国内市场;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先进的文明成果、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行业经验。
過去三十年,改革开放让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地区率先实现了经济腾飞,但相应地也造成了西部内陆地区在发展上的迟缓和滞后。新时期下,“一带一路”战略重新规划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路线,使西部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新前沿。中西部省市应该抓住这次宝贵的发展契机,改变过去相对传统保守的体制和思维,扭转长久以来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积极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与地理趋近、文化趋同的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更多“互联互通、互惠互鉴”的合作,实现中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5.全球视野。包容和谐
“一带一路”战略涉及亚欧非65个国家、44亿人口,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横跨欧亚大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安全等诸多领域,是一项具有全球视野、蕴藏中国智慧、基于长远考量的综合性发展战略。它是中国版的全球化战略,致力于主导泛区域化合作和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始终反对暴力殖民、主权干预、文化渗透、争霸世界,始终将开放包容、尊重多元、平等合作、和谐发展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基调。
在此意义上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跳出自我意识,超越局域思维。既要通过换位思考,理解沿线合作国家的担忧疑虑,积极采取各种方式消除外界误解,纠正误导性舆论和攻击性言论,让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思路真正深入人心,让睦邻、友邻、惠邻的大国形象真正感同身受。同时也要立足全球视野,积极寻求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最大公约数”,建立起复兴欧亚的共同理想,肩负起全球治理的共同责任,承担起维护和平的共同义务,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目标,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