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健
【摘要】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慢性心衰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行以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行以基础治疗,应用胺碘酮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实施胺碘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 应用胺碘酮组的总体有效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0例(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5.41%)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慢性心衰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行以胺碘酮治疗,对于改善心律失常、心衰症状十分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5.0.01
心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其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脏病等均能够引发心衰症状,这种疾病将会导致患者运动能力以及抵抗力下降,体内出现潴留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包括: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此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心衰、心率失常的联合发生,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压力,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价值[1]。目前,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内将会对患者的症状和病情有效控制,但同时存在一定风险,具有局限性。本研究通过对心衰、心率失常的冠心病患者行以治疗干预,改善临床症状十分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胺碘酮组男40例,女34例,平均年龄(58.6±7.8)岁,平均病程(6.3±2.3)年;对照组男38例,女36例,平均年龄(59.4±8.2)岁,平均病程(6.7±2.8)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以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内容为:吸氧、控制食盐摄入量、服用洋地黄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等药剂,控制低血压、补充钾元素和镁元素。
应用胺碘酮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实施胺碘酮(生产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359219H49)治疗,应用胺碘酮150 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再按照1 mg/min的速度将胺碘酮注入6 h后,采取0.5 mg/min的速度注入,行静脉注射治疗2 d后,改为口服胺碘酮片治疗,1片/次,3次/d。一周后改为1片/次,2次/d,服用一周后改为1片/次,1次/d。一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疗效评定指标:①显效:患者早搏现象减少>90%,其他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②有效:患者早搏现象减少>60%,其他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③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未达到有效范围内,临床症状均未发生任何改变,甚至出现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效果比较
应用胺碘酮组的总体有效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0例(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率比较
应用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5.41%)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会引发心衰以及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由此造成的死亡几率可达50%[2]。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以控制心律失常为主,增加冠脉血流量,才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心力衰竭的现象[3]。本研究显示,应用胺碘酮组组的总有效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0例(81.08%),应用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5.41%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P<0.05),通过行以胺碘酮治疗能够达到降低窦房结自律的效果,最终延长心肌组织以及动作电位,发挥极强的控制心衰以及心律失常的作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发生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而言之,通过对慢性心衰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行以胺碘酮治疗,能够改善心衰以及心率失常的症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武振林,马登峰,王 晨,熊 伟,郝晓云,任育红,王 强,管彩霞,刘景霞,王 静.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07):869-870.
[2] 曾煜周,黃学成,张景昌,邓莲香.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 248-249.
[3] 柳瑞梅,李德增,慕守满.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82-183.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