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忠
【摘要】目的 探究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药物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钙离子拮抗剂(络活喜)治疗,观察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和心率指标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血压和心率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4.0.01
高血压患者在病程发展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引导下,血压突然升高,出现高血压急症,严重损害患者的心、脑、肾的不同的器官,较大的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为此,现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药物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2~52岁,平均年龄(37.4±7.5)岁,病程0.3~4月,平均病程(0.2±1.2)个月;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3~48岁,平均年龄(38.3±8.8)岁,病程0.6~6月,平均病程(0.8±3.6)个月。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钙离子拮抗剂(络活喜)治疗,5 mg/次,1次/d;观察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口服:2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分为,有效:患者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较少;显效:患者各项指标开始恢复,临床症状开始减少;无效:患者病情无好转,且加重,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②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指标改善情况。
③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有效28例(70%),显效3例(7.5%),无效9例(22.5%),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8例(20%);观察组患者有效32例(80%),显效6例(15%),无效2例(95%),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86.2±5.2)mmHg,收缩压(145.2±7.3)mmHg,心率(64.2±4.3)次/min;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100.3±8.4)mmHg,收缩压(100.3±8.4)mmHg,心率(89.2±4.5)次/min。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不断的加剧,使得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2],75%的高血压的患者,会随着血压的升高,死亡率升高,另外,高血压患者会因为情绪、气候和生活压力等因素使得病情不断的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疾病主要机制是对β-受体进行阻断,有效的抑制β-受体的激动作用,降低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和心脏的收缩功能,使得患者的心率变慢,心输出量不断的减少,降低血压等。高血压的发病和全身靶器官受到损伤的过程中,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若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受到激活,对患者的心血管会发挥毒性作用,进一步的增加患者的心肌的耗氧量和心脏血管的阻力,产生氧自由基,導致心肌细胞发生死亡。β-受体阻滞剂具有较强的降压的效果,见效快,可长时间的稳定患者的血压,β-受体阻滞剂对静息时的血压同样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阻止机体在应急情况使得血压的升高,降低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等[3]。
综上所述,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可稳定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心率,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信赖。
参考文献
[1] 朱瑾瑾.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今日健康,2016,15(12):115.
[2] 佟秋艳.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在我国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8):2140.
[3] 吴雨雷,刘琼艳,叶茂洁,等.浅论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256-257.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