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伯伟 徐丹彬
浙江省香菇产业发展报告
何伯伟 徐丹彬
(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杭州 310000)
概述浙江的地理环境、香菇发展历史。分析总结浙江省近五年香菇的发展态势,包括香菇栽培产业规模和结构,菌种的供应体系,原辅材料的种类及其来源,生产栽培模式,产品形式和销售情况。在香菇产业发展中,政府给出5方面的政策措施及5个发展规划要点。
浙江;香菇产业;产量;发展态势;扶持政策;规划要点
浙江省东濒东海,北接苏沪,西连皖赣,南邻福建,全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70%,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浙江省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组合较好。年平均气温15~18 ℃,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极端最高气温44.1 ℃,极端最低气温-17.4℃。年平均降水量在980~2 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 710~2 100小时。由于季风气候不稳定性的影响,气象灾害较多。浙江小生态类型多样,是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区,逐步形成了多种耕作制度,历史上孕育了以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农业文化。全省森林覆盖率60.91%,林木蓄积3.14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2.81亿立方米,木本植物1 400余种,居全国前列。其中浙南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0%,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已查明有大型真菌1 014个种,分属担子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的5纲17目60科229属,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资源孕育了世界香菇人工栽培发源地,成为了全国香菇主产区。
2.1 香菇起源
浙江栽种食用菌的品种,最先是香菇。重考西晋张华著的《博物志·异草木》,书中记有“江南诸山群中大树断侧者,经春夏生菌,谓之椹”的史料。“断侧”含意为人工砍倒林木,“椹”是“木上生的菌”,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的《仙居县志》明确是作为香菇运用:“香椹,出韦羌大陈坑诸山中”。由此可见,浙江栽种香菇的历史,距今已有1 700余年。最早栽种香菇者,当属浙西南山区,现为庆元、龙泉、景宁一带的山民。“隋大业五年(609),有浙江庆元人杨氏抵古田大桥石步坑种植香菇”,至北宋时期,相传庆元的一位名叫吴三的农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发明了一套从择树、砍花到焙干、贮藏等的香菇栽培方法,因而被广大菇民尊称为“吴三公”,殁后立庙祀奉。宋嘉定二年(1209),龙泉人何澹在《龙泉县志》菌蕈篇中第一次系统记述了185个字的砍花栽培香菇和惊蕈技术,揭示了人工栽培香菇的奥秘。宋淳祐年间,陈仁玉(仙居人),对合蕈(即香菇)、稠膏菌等11种蕈类进行深入研究,写成《菌谱》(1245),该书被当代学者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食用菌专著。元皇庆二年(1313)王祯《农书·菌子篇》详细介绍了香菇的栽培技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奠都金陵(今南京),因久旱无雨而食素,苦无素菜作下箸之物,刘伯温以菇进献太祖,太祖尝之甚喜,旨令每岁置备若干。后获准产生了中国香菇栽培史上的第一专利—皇封专利,使龙、庆、景菇民得以赖菇业谋生。清乾隆年间,龙泉、庆元、景宁3县从事香菇业的人数达15万人,庆元全县9万人中,有菇民6万人,菇民外出种菇,遍及全国。对此,1989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香菇微生物资源中心主任、国际热带菇类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树庭,特为庆元县题词“香菇之源”。
2.2 产业发展
浙江香菇的栽培方法,经历了原木砍花栽培、段木砍花栽培、段木接种栽培和代料栽培等4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香菇菌种纯培养技术、培养料栽培技术、花菇培育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同时在政策推动和市场波动等影响下,香菇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生产恢复期、生产下滑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
生产恢复期(1949—1969年)。新中国建国初期,龙泉、庆元、景宁县人民政府为加强对菇业的领导,分别成立菇民协会,下设驻外分会,香菇生产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生产上以段木砍花栽培为主。1950年庆元县香菇(干)总产量为100吨,1957年达到429吨,7年间增长三倍多,其中1954年达到616吨。60年代中期,试验推广段木香菇纯菌丝播种技术,单产比砍花法提高1~5倍,并推广到全国广大山区。
生产下滑期(1970—1979年)。为保护森林资源而限制香菇生产,导致香菇生产跌入低谷,龙泉、庆元、景宁3县的香菇产量跌至历史最低水平。1971年龙泉、庆元、云和(含景宁)香菇(干)总产量为13.5吨,1979年仅为0.4吨。
快速发展期(1980—2002年)。8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后,生产和销售开始活跃,1986年引进推广代料香菇栽培技术,全省代料香菇栽培量和鲜菇产量分别由1986年的270万袋、0.1万吨上升到1993年的2.9亿袋、21.5万吨,占全国香菇总产量的97.6%,占食用菌总产量的71.9%。庆元县1993年代料香菇栽培量达9 800万棒,产鲜菇7.68万吨,占全省代料香菇产量的35.7%;全县3.99万户农户,约有3万户直接或间接从事香菇生产,香菇年产值达2亿元,平均每户此项收入达6 000余元。90年代全省香菇产量增长了10.4倍,年均增长高达27.6%,鲜香菇常年出口量约万吨,居全国首位。2000年鲜香菇产量达到52.94万吨,达到巅峰。但由于出口遭遇“甲醛门”事件,引发市场价格暴跌,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
稳定发展期(2003年至今)。2003年,浙江省将食用菌列入特色优势农产品,提出稳定发展香菇等木腐菌生产,培育发展草腐菌和珍稀菌等,推进品种结构优化、香菇标准棚建设和菌棒集约化生产等,促进提质增效。2007年,省政府将食用菌列入全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提升发展香菇优势产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对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标准化菌种场创建、安全生产、高效循环模式、精深加工、品牌创建和产地市场提升改造等方面进行扶持,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浙西南和浙中香菇产业带,香菇年产量稳定在40万吨左右。
3.1 香菇栽培规模和结构
2010年全省鲜香菇产量为40.58万吨,2011年为44.85万吨(表1),由于全国香菇主产区产量增加,香菇价格出现下降,2012年后生产规模逐年下滑,到2015年为35.04万吨,“十二五”期间,香菇占全省食用菌产量的比例稳定在40%左右。2015年全省香菇接种量为5.65亿棒,其中花厚菇占38.8%,高温香菇占17.4%;2015年香菇农业产值约24.4亿元。至2015年全省已创建了30多个省级香菇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精品园,栽培量2.1亿棒,约占全省栽培量的40%。全省食用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2.8万户,专业村406个。初步形成了浙西南的龙泉、庆元、云和、景宁、松阳、莲都、缙云、开化和浙中的磐安、武义香菇产业带,产量占全省香菇总产量90%以上。
表1 2010—2015年浙江省香菇及食用菌总产量
3.2 菌种供应体系
浙江省菌种场生产的菌种主要供应本省及外省周边县市,生产量较大的菌种场也有销往江西、安徽、山东、福建、四川、新疆、云南等省和东北等地。菌种场的供种量占本省生产栽培量的比例不高,仅为22.8%,大多数农户还是以自产自用为主。受经济效益低和市场风险大的影响,浙江省香菇菌种场逐年减少,2015年全省有菌种场152家,其中母种场10家,原种场18家,生产种场124家,菌种场总数比2010年的310家减少了158家。其中丽水市有菌种场103家,以生产香菇菌种为主。目前主要推广品种有庆元9015、庆科20、庆科212、L808、L9319、武香1号、L868、L135、241-4和浙香6号等。
2010年,浙江省农业厅农作局组织开展了香菇主要品种“庆元9015”等种源的第三方集中出菇试验,对防范重大菌种生产事故发生起到一定作用。2013年1月1日开始,省农业厅以委托方式将食用菌母种、原种生产经营许可事项下放给11个地级市及县级市义乌市农业部门,法定的行政审批条件、程序、期限未变。2014年制订发布了浙江省级地方标准《食用菌菌种场建设规范》,组织开展了全省食用菌菌种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开展了全省食用菌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考核。考核采用专业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评结合,取得明显效果。2014年10月,丽水市食用菌菌种质量检测中心(丽水市食品药品与质量技术检验检测院食用菌菌种质量检测分院)在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药)用菌研究所挂牌成立,2016年10月,获得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具备开展香菇等菌种质量检测的资质。
2014年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共生产15万片胶囊菌种,共接种菌棒3 000万段;2015年推广20万片胶囊菌种,可接种菌棒3 600万~4 000万段。菇农常用的庆科20、庆科212、135和L808 4个香菇品种,均有生产胶囊菌种。
3.3 原辅材料种类及其来源
原材料包括杂木或杂木屑、麸皮、糖、石膏以及添加剂等;辅料主要有塑料筒袋、菌种、消毒药品(酒精、新洁尔灭、气雾消毒剂)、塑料绳、铝扣等。木屑和杂木主要来源于当地木材加工厂和片伐造林砍下来的枝丫,部分需要从外地(主要是江西、安徽及福建)输入;麸皮主要来源于江苏、山东等省的五得利及其他面粉厂;塑料筒袋主要产自本省的庆元县和福建省的专业生产厂家;食用菌添加剂主要是代替石膏的相关产品或营养剂,产自福建和温州等地;气雾消毒剂主要来源于本省的温州市的菇哈哈、江西省南昌市的科达、福建省的保菇王等厂家。目前木屑、石膏粉、菌棒等价格基本稳定,每千克价格木屑0.78~0.86元,石膏粉1.17元,麦麸1.8元,菌棒每棒2~2.1元。
3.4 生产栽培模式
当前以代料栽培为主,主要有高棚架花厚菇栽培模式、低棚脱袋普通菇栽培模式、低棚覆土高温菇栽培模式。全省已建成集约化菌棒(料)场238个,生产规模2.3亿袋,“菌包集中生产+分散出菇管理”的统分结合新型生产模式成为生产方式转型载体。
3.5 产品形式
香菇产品主要以鲜品、烘干后干品为主,鲜干比例大致为4︰6。随着二、三产比重不断增加,香菇产品逐步由简单加工向休闲、保健、药用等方向发展,开发了腌渍品、罐藏品、调味品、菇酱、细粉、多糖、食品辅料等多种健康食品和药用产品。丽水市百兴菇业有限公司开发的香菇系列产品以香菇酱、休闲即食食品、火锅底料为主,2015年香菇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达2.7亿元。以浙江康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食用菌保健食品加工企业,培育香菇等食用菌用于菌丝体提炼。2006年开展了全省“十大名菇”评选,庆元香菇、磐安香菇、龙泉香菇、景宁香菇入选。庆元香菇、磐安香菇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和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
3.6 销售情况
龙泉、庆元、景宁、松阳、云和、磐安、武义等县市香菇产业链基本健全,已形成以鲜香菇为主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销售体系,主要销往上海、江苏、广西等地以及本省各主要城市农贸市场。2015年1月20日,位于丽水市庆元县的中国香菇城市场开业,“中国香菇城”项目,占地330亩(1亩≈667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主要由市场物流区、总部经济区、市场配套公寓区、香菇文化广场、香菇大楼及新城商业街区六大业态区块组成,是以质量认证标准为基础,实现线下实体店铺与线上物联网交易相结合的现代电商经营模式,2015年实现交易额20亿元左右,交易量近3万吨。此外,还有部分鲜菇、干品等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杭州海关统计,2015年浙江省食用菌(干品)出口额3 774.26万美元。据丽水市商务局统计,2015年该市香菇(鲜、干品)自营出口为3 606万美元。2015年磐安县高温鲜香菇出口量9 316吨,出口额3 861万美元,位居全国出口前列,最高价格达每千克15~17元。菌棒出口成为食用菌出口新趋势,2015年磐安县出口菌棒430万袋,产值达3 400多万元,其中磐安山之舟公司出口菌棒达200多万袋。
4.1 推进食用菌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制订实施浙江“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实施“131”菌种产业提升工程,推进集约化生产和循环生产模式。2011年,食用菌列入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蔬菜产业提升项目,安排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16个,安排种子种苗项目(含1个农业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个,安排农业部“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2个,安排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项目29个,累计项目总投资1.18亿元,获得省级以上财政扶持4 300万元,其中香菇产业占50%左右。2012年9月,浙江省农业厅组织召开了全省食用菌现场考察暨生产工作会议,重点推进“1515”产业提升工程,其中包括创建10个省级示范性菌种场、50个精品园、100个高产高效的循环生产示范点和500个规范化菌棒集约生产中心,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4.2 组织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食用菌)实施
自2012年起,按照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的要求,以增强食用菌育种能力为核心,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牵头,联合全省26家食用菌科研院校和企业成立省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协作组,省财政补助经费1 400万元,项目实施4年来,先后育成香菇新品种浙香6号、庆科212等,创新开发了香菇EST-SSR分子标记、香菇菌种病毒检测与防控等育繁种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
4.3 推进基地设施建设
2015年浙江省农业厅出台了《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提升发展的意见》,围绕打造“生态健康菇业”的目标,大力实施“1515”产业提升示范工程,加快构建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生态化的发展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同年11月11日,在庆元召开了全省食用菌产业提升发展现场推进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各地继续加大现代农业项目扶持和实施力度,庆元县丰乐食用菌菌棒集约化生产厂、松阳县玉岩集约化菌棒生产基地建设等11个项目获得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扶持,项目总投资1 585.4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767万元,主要用于基地基础设施、标准菇棚建设,以及大型流水线装袋机、喷滴灌设施、保鲜库和产地加工环节的扶持建设。
菇棚改造,提质增效,2015年全省累计改造标准化菇棚35 782个,菇棚改造率达44%。其中丽水市累计改造标准化菇棚总数达19 129个,占34.4%;改建后的标准菇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形象提升、抗灾能力提升、生产效益提升,同时美化了环境。改造菇棚经乡镇规划、立项,按县级标准《镀锌钢架香菇外棚技术规范》建设,验收合格后,每平方米给予40元补助。庆元县鼓励食用菌菌棒集中统一生产,项目经立项、审批并验收合格后,给予设备补助8万元。
4.4 开展食用菌保险业务
2012年3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鼓励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品种试点工作的通知》,将食用菌列为省级试点险种目录,2013年丽水市开展食用菌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中华保险丽水机构在龙泉、松阳两地共承保香菇164户、黑木耳327户,保费收入共107.5万元(其中农户自缴40%,其余由财政补贴),当年共赔款146.3万元。2014年承保食用菌225.35万袋,其中香菇48万袋,农民仅自负20%保费,80%由财政承担。2015年各部门、保险公司及乡镇(街道)继续加强宣传力度,稳步推进该项工作,食用菌政策保险量和面都有所扩大,同年承保食用菌741万袋,其中香菇275.57万袋。
4.5 香菇文化保护和品牌宣传
2015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题片《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在庆元县拍摄完成,这对保护地方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促进香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庆元)香菇文化节。同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公布“庆元香菇”的品牌价值为46.17亿元,位列所有公用品牌第17位,食用菌类公用品牌第一位,连续6年蝉联中国食用菌第一品牌,同时被评为“2015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磐安香菇”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的品牌价值为23.06亿元,次于庆元。
《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围绕打造“生态健康菇业”的目标,坚持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巩固优势产区,发展新兴区域,做优做强香菇等浙江优势品种,加快形成浙西南和浙中香菇产区,产业强县强镇的规模化集约化基地的生产能力占总生产量的90%以上。积极构建“种源安全、资源循环、集约发展、提质增效”的新型食用菌产业体系,促进香菇稳量提质增效。
到2020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达到100万吨,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0 亿元,第二产业130 亿元,第三产业200 亿元。创建10个省级示范性菌种场;建成50个精品园区,老旧菇棚改造率达70%以上;建成100个高产高效的循环生产示范点,70%以上的食用菌生产采用农林副产品资源;建成500 个规范化菌(料)棒生产中心;培育年产值超千万元的食药用菌精深加工企业20 家,精深加工率达30%以上。食用菌出口额达 1 亿美元以上。其中香菇生产规模在45万吨左右。
5.1 推进集约化标准化生产
扶持培育香菇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主体和专业合作组织等,推进传统产区老旧菇棚、养菌棚和生产设备提升改造,推进“机器换人”。加快培育菌(料)棒工厂化生产中心(场)、食用菌原辅料供应集散中心和废菌糠、筒袋回收利用中心,推广“集约化菌(料)棒生产(龙头企业)+分散式出菇管理(农户)”统分结合的新型生产模式。制定完善标准菇棚、菌棒集约生产、食用菌原辅料生产技术规范,建立健全食用菌生产标准化体系。加强投入品管控,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和非法添加物,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5.2 保障菌种供应
加强香菇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强化源头引种和主栽品种提纯繁育,推进菌种场提升改造和规范化建设,重点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选育单位创建省级示范性菌种场,着力培育菌种产业和育繁推为一体的生产主体。建立菌种质量检测体系和追溯制度,提高良种应用率。
5.3 创新种植制度
围绕现代农业“一区一镇”建设,积极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香菇生态循环生产。开发利用新资源,大力推广菇粮轮作、菇菜套作、林菌套作等高效生态增产栽培模式,做好菌糠的多级利用,各地可利用农光互补的光伏电站发展,通过光伏产业与食用菌产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上层光伏发电、下层种植食用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
5.4 拓展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积极开展香菇增值加工关键技术示范应用与功能食品、药品开发,促进香菇从餐桌向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领域拓展,全面提高食药用菌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建立完善现代食用菌营销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强化香菇文化保护和品牌效应,拓展食用菌产业功能,把食用菌特色生态栽培与健康食品、采摘旅游观光结合,引导消费。开展“一荤一素一菇”膳食结构公益宣传,做大做强十大“浙江名菇”品牌。
5.5 注重科技兴菇
要坚持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积极发挥各级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产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对香菇新品种引选驯化,开展循环生产技术创新研发和主要菇种提质增效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标准菇棚新型材料、菌(料)棒工厂化生产、接种关键装备和核心技术、新型基质及胶囊菌种、液体(化)菌种、还原型菌种等菌种生产新技术研究,加强种性检测、轻简化生产、保水膜、病虫害防控、精深加工等重大技术研究和贮备。
S646
A
2095-0934(2017)01-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