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凤
摘 要:“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最佳认识活动条件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主动地对教师提出的或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解决,寻找问题答案的教学活动。“问题解决”是小学生教学新策略,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问”的思考和研究尤为重要,它是落实“问题解决”策略的前提,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思考
一、对“问”的现状思考
在教学中,“问题”的出现有两种:教师设问和欣赏质疑。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填鸭式”“注入式”教学还存在,教师为完成教案而教。教学中,教师和少数被认定的好学生表演一问一答,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和“听众”。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成了教师问题的奴隶,这种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想发问,不敢发问,甚至不善发问,即使提问也很肤浅,质疑能力差,因此,改变这种现状势在必行。
二、对“问”的策略研究
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置“问”点,把握“问”度,积极创设“问”境,鼓励学生质疑,并引导“问”法,使学生善于质疑。这样才能使“问”成为师生情感交流、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学生也能在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1.精心设置“问”点
在教学中,问题是学生面对一项任务时才出现的,这项任务通常由教师或教科书设置的,而且往往没有规定解决方法。因此,教师提问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
(1)在知识的连接处设置“问”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认识形成冲突时,就会产生学习欲望。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甚为密切,如果教师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在知识连接处、生长点上设疑,不仅能为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创造条件,而且能明确教学目标,便于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2)在认识的关键处设置“问”点。认识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知识和内容。教师在关键处设问,能使学生从感知材料向理解教材过渡,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3)在思维的迷茫处设置“问”点。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以一定的知识和思维水平为基础。在新知识的学习中会经常出现思维方向不明、无从下手的情况,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迷茫处或争议处精心设问,适时点拨,巧妙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路。
2.认真把握“问”度
好的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師要把握好提问的尺度。首先,疏密适当。过多的提问会让学生忙于应付,疏于思考,特别是“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类似的提问要适量。其次,难易适宜。太难的提问让学生无从下手,望而生畏,挫伤积极性;太容易的问题缺乏探究性和挑战性,学生兴趣不浓厚,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积极创设“问”境
问题情境是指在新奇未知事物的刺激下学生形成认识冲突,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问,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并作为自己学习活动的目的的一种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设最佳问题情境,推动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创设情境设疑,而且还要有目的地创设能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4.努力引导“问”法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而且要努力引导,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帮助学生实现由想问到会问的转变。
(1)自学后引导质疑。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在新课预习中难免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不解之处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定义、概念、性质、规律等方面,如在预习“三角形的定义”后,可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说“三条线段”而不说“三条直线”,为什么要用“围成”而不说“组成”等问题。
(2)交流中引导质疑。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师生、生生的不断交流中完成的。在交流反馈中,必定会存在认知上的冲突和矛盾。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矛盾突出的地方“打破砂锅问到底”,势必会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发展智力。
(3)纠错中引导质疑。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错误实际是通向理解的自然阶梯。在作业练习、考试测验、口算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时,或概念理念含糊,或技巧掌握不当,或粗枝大叶而导致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发问、敢于发问,彻底弄懂错在哪里、为什么错。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中,提问和质疑贯穿教学全过程,精心设计问题和引导学生质疑同样重要。如何掌握“问”的技巧、“问”的火候是课堂教学改革时教师必须继续努力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