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哲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许多教师都对小学科学课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许多不错的教学办法。但是,这其中也不乏矫枉过正或者在教学实践中很难应用的内容。所以,笔者认为,及时梳理教学实践以及理论探讨过程中存在问题,对于把握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模式都是十分有益的。笔者结合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总结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并附之以对策解决。
关键词:小学 科学课 问题 建议
一、小学科学课教育的科学涵义及教学目标
1.小学科学课教育的科学涵义
小学科学课程不仅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而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并带有活动实践意义的课程。小学科学课教育,与其他学科,诸如小学数学、小学语文、小学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平行设计,是对小学生科学素质启蒙的重要学科教育。小学科学课教育应当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每位小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理念进行教学。具体说来,这么课程有如下的特点与理念:人人都可以学习的科学;学习呈现“四位一体”的科学;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不拘束的特点。[1]
2.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
《小学生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做出了具体的规划,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小学科学课教育传授基本的科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学技能和知识,培养科学兴趣和素养,了解科学的特点和研究的基本方式,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内涵。笔者认为,《小学生科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教学目标做出的科学界定也可以另一方面进行阐述,也即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对科学精神的弘扬。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当致力于这些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科学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
二、小学科学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枯燥、压抑学生学习兴趣
一般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都会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或者教学任务,为了实现这些特定的目标,很多教师都会选择一套效率较高的教学模式而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赶任务、赶进度普遍存在教学实践中。如此情况下,就造成了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千篇一律的课堂学习极大的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形式上的高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无异于饮鸩止渴,得不偿失。
2.科学课教师自我定位错误
小学科课程的效果好与坏,与学生的素质、老师的教学手段息息相关。但是,隐藏在教学体制背后的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就在于教师、特别是小学课课程教师的自我定位出现了偏差。“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的作用在于传授知识、解答疑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索。但是,科学课程的教师还有更重要的角色要扮演,也即小学生人生道路上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精神的引导者。从这一点来说,仅仅传道授业解惑恐怕已经远远不够了。因此,科学课程教师的自我定位不仅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更是关乎学生的未来一生的发展,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3.教学缺乏深度、缺乏人文关怀
很多教师认为,科学教育应当是严谨的、不容置疑的,无需人文情怀。诚然,科学应当符合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却并非与人文情怀格格不入。“雪融化后会变成什么?”这个问题曾经被语文教育界大肆渲染,并作为教学过程中缺乏人文性的典型证据。答案“水”可谓众所周知,但千篇一律,答案“春天”富于想象力,但估计在所谓“科学”的维度上是不容易被接受的。两个答案一方人文、一方科学,看似相互对立,却并非毫无联系。人文情怀的培养并不妨碍科学素质的培养,这一点在国内外的实践教学中已被大量证明,笔者也不再赘述。教学实践中如何克服却是一种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相关的建议
1.丰富教学模式、利用特点解决难点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的知识的讲解,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很多项目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但是,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这样也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实践效果。如此一来,不仅迎合了小学生爱动、爱观察的学习特点,也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可谓一举多得。[3]
2.教师的重新自我审视
正如前文所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传统授课模式已不能满足小学科学课教师的教学目标,小学科学课教师应当重新自我审视、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角色。如何是自己成为小学生人生道路上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精神的引导者,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不懈的追求与努力。教师的重新自我审视与定位,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为人民教师这一行业增添了一份光荣。
3.走出课堂,与人文主义的穿插
人文情怀的培养并不妨碍科学素质的培养,相反,两者之间更多的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自然、亲近自然,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增强人文情怀的培养,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科学素质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
小学科学课是小学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正视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問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任务,才不会辜负人民教师的关荣责任。
参考文献
[1]陈学辉.找回属于儿童的科学课. 透视新课程.[J] 2007.5(4)
[2]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标准
[3]黄丽娟. 对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研究探索.[J] 20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