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教我抛物线

2017-03-02 13:05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40期
关键词:黄泉韩老师三角板

从母校寄来的新的一期《汇文校友》刊物上,才得知韩永祥老师刚刚过完他的百岁生日。看刊物上登载他祝寿的照片,一百岁的老人,依然那样精神矍铄、鹤发童颜,和身着的红色唐装相映成辉。哪里看得出竟然有一百年的光阴,已经从他的身上淌过,额头上刻下了岁月的年轮。

记忆中的韩老师,并没有这样老。那时,我在汇文中学上高一的时候,韩老师教我立体几何。他高高瘦瘦的个子,抱着一个大大的三角板,第一次出现在我们教室门口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很奇怪,有些像相声演员马三立先生,也有些像独自一人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大概因为他实在太瘦,那三角板显得格外硕大而与他不成比例,另外,他微微地笑着,那笑带有几分幽默的缘故。

课间操的时间里,常看见他和数学组的年轻老师一起打排球。就在我们教室窗外的空地上,没有球网,只是老师们围成一圈,互相托球,不让球落地,也要技术和技巧,我们学生下操后常常去看热闹,为老师叫好。那时,韩老师身手不凡,格外灵敏,加上胳膊长腿长,能够海底捞月一般弯腰救起许多险球。算算那是40年前,韩老师已经是60岁的人了呀。奇怪的是,他给我的印象那时就年轻,所以现在他活到百岁也不显老吧?

韩老师最初给我幽默的感觉,在他上课的时候得到了验证。他讲课不紧不慢,不温不火,言语干净利索,讲得清晰明白,时不时的带有几分幽默。记忆最深的一次,是讲双抛物线,讲到其特点在坐标轴上下的弧线是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的时候,韩老师指着黑板上他画出的双抛物线,忽然說了一句:“这叫做‘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全班同学一下子都会意地笑了,他自己也有些得意地笑了。因为那时我们刚刚学完白居易的《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正是其中的一句诗。这句诗本来是形容唐玄宗对杨贵妃上天入地的渴望,用在抛物线上,歪打正着,那么的恰如其分。学问的积淀,方能触类旁通,横竖相连,让我们的学习有了趣味而记忆牢靠。

我的立体几何学得一直不错,在韩老师教授我的一年时间里,大小考试都是满分,只有一次马失前蹄。我记得很清楚,是期末考试前的一次阶段测验,韩老师出了4道题,每题25分,马马虎虎,我错了一道,丢了25分。有意思的是,全班只有我一人错了一题,其他同学都是满分,我的脸有些臊不搭的。那天,发下试卷,韩老师没有找我,而是让我们的班主任找到我,并没有批评我,只是转告我说韩老师觉得很奇怪,肯定是大意了,期末考试时把损失找补回来!好的老师总是懂得教育学生的机会和方法,便使得枯燥的数学化为了艺术,也使得平凡的生活化为了永远的回忆。

一晃,40年弹指一挥间,韩老师今年已经是百岁老人,不禁令我感慨,更令我怀念。当晚睡不着,诌出一首打油诗,寄赠韩老师,算我迟到的生日祝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先生教我抛物线,一语记得四十年。

(选自肖复兴《中国作家》)

写法借鉴

1.入题角度巧妙。文章从刊物所载的祝寿照片起笔,然后穿越时空隧道,再现40年前师生生活情景,直到最后写一首诗给老师以迟到的生日祝贺。角度巧,手法新。

2.刻画人物传神。如写对先生的最初印象:高高瘦瘦的个子,抱着一个大大的三角板,像相声演员马三立和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写韩先生与年轻教师打排球,表现先生身手不凡,动作灵敏;写先生教授抛物线时引用白居易诗句,表现出先生积累丰厚,教学中能触类旁通,左右逢源的机智;写处理“我”一次阶段测试失误的事,表现了先生是一位懂得教育学生的机会和方法的好老师。生动传神的笔墨,使先生形象栩栩如生。

3.选材独具匠心。本文的选材是很有特色的。先描述记忆中的老师形象,给了读者一个大体印象。选老师打排球之事,以表现老师的能“武”。选老师课堂吟诗之事有两个方面的用意,一是表现老师能“文”,二是为表现这位数学老师的博学,还表现出他的教学机智。选他处理“我”一次阶段测试失误的事,则表现了先生懂得教育艺术。选材可谓匠心独具。

4.语言质朴含情。本文语言质朴,不加藻饰,但却在质朴语言中饱含真情。因此,文章真正做到了,叙事的文字中蕴涵敬慕,描写的字句里倾注感激。这样,就使对韩老师的感激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5.首尾照应有致。文章从老师生日起笔,文末以写诗一首来祝贺先生的百年寿诞,前后呼应,照应有致,使文章结构紧凑,师生情谊更显深厚。

猜你喜欢
黄泉韩老师三角板
戴着“面具”的女博士命丧黄泉
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解题
这9个护肤常识害人不浅
三角板“牵手”直尺
黄金搭档
三角板的作用
剪裁三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