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创新技法 引领学生改进化学实验

2017-03-02 19:25马逸群
关键词:组合法

马逸群

摘 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妙用创新技法引领学生发现实验不足、创新实验方案、再造实验装置、优化实验方法改进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组合法;逆向法;替换法

多年来,我们在化学教學中根据学校装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有关化学实验改进的科技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知道了实验创新的基本思路(先列出原实验的缺点或新实验的希望点,再通过替换、模仿、组合、逆向等方法,克服缺点、落实希望[1])。在不断的尝试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活,探究意识得到强化,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下面,以“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实验为例,谈谈如何基于创新技法引领学生开展实验改进活动。

一、发现缺点 改进实验不足

毋庸置疑,不少化学实验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操作烦琐、现象不明显、结论不流畅、污染环境、安全性不强等。针对某个化学实验,一一列出其缺点,然后逐一改进,这就是实验创新中的缺点列举法。

如按照科学或化学课本上的方法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时(方法见图1),虽然操作简单,但实验现象不够明显。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稍作分析,就知道实验存在如下的一些不足:

①在通常情况下,不具备使烧杯变冷的条件;烧杯内壁较薄,罩在火焰上热得快,这就导致水蒸气不易在杯壁上液化,因而难以观察到产物水的出现。

②燃烧生成的气体产物具有流动性,而烧杯是宽口的圆柱形仪器,即便罩在火焰上也不容易捕获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因而石灰水变浑浊不够明显。

③如果将石灰水涂到烧杯内壁上,石灰水在受热时也会变浑浊(因为温度升高,固体氢氧化钙会析出),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

明晰了上述缺点,如果能将其一一克服,就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师生经过一番交流讨论、思维发散、对比分析,拿出化解不足的方案:将捕获燃烧产物的烧杯更换为窄口、大肚、厚壁的集气瓶或广口瓶等(见图2)。

具体操作是:将干冷的集气瓶(或广口瓶)罩在火焰中上部[2],很快集气瓶的内壁就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进而说明石蜡中含有氢元素;稍后,再将集气瓶快速翻转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立刻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进而说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二、注意模仿 再造实验装置

模仿法就是通过借鉴已有实验中的某些有效因素(如操作方法、化学药品或实验仪器等)进行仿造。在发明创新时,模仿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和思路,但模仿不能生搬硬套。

像图2所示的改进实验,其成功的关键是使用了易于捕获燃烧产物的玻璃仪器。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还有哪些玻璃仪器可以替换集气瓶,又比集气瓶更容易捕获燃烧产物呢?同学们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比比划划,教师适时点拨、展示多种化学仪器。不少同学想到了分液漏斗、U形管、后具支试管等,于是又设计出图3所示的几个实验装置。

像图3A实验,U形管(18×180mm)具有抽气的作用,有利于燃烧产物在其中流动,从而促进水蒸气在管内降温、液化;当看到管壁上有明显的水珠后,再将U形管正立,快速向其中倒入适量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在图3B实验中,一开始分液漏斗的旋塞必须打开,以便于气体对流;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能得到有效的冷却,从而在漏斗内壁、颈管内壁大量液化。当观察到有水珠出现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并快速将其正立,然后向漏斗口内倒入少许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3]。

按图3C进行实验时,试管的后具支具有抽气的作用,使得燃烧产物在试管里较快地上升,有利于水蒸气液化;当看到试管内壁的水雾后,再将试管正立,并倒入适量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图3所示的三种改进方案,基于原型诱导,无论是操作方法还是实验现象,都比图2所示的改进方案更优化;虽然是仿造,但已渗透新的元素,显然是对原实验的升华。

三、提出希望 追求实验完美

针对某个化学实验,有目的地列出希望点,并刻意追求,从而实现美好愿望,这就是实验创新中常常使用的希望点列举法。

我们已了解检验蜡烛燃烧产物实验的缺点,根据这些缺点,师生对该实验不难列出如下的一些希望:①燃烧产物便于捕获;②燃烧产物可以直接观察到;③实验操作相对方便。

依据上述希望点,师生不断尝试、相互评价、反复修正,设计出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V形弯颈漏斗是用长颈漏斗加工而成的;漏斗口便于捕获燃烧的产物,V形长颈弯管有利于气体流动和水蒸气液化,石灰水可以直接检验出二氧化碳的存在。

具体操作是:按图4连好实验用品(夹持装置略),点燃蜡烛,待其充分燃烧后,将漏斗口罩在火焰中上部;然后将挤瘪的洗耳球插入V形管口抽气,燃烧产物就被吸入漏斗的弯颈中;很快漏斗的弯颈内壁上有大量的水雾出现,同时V形管里的石灰水中冒气泡,且石灰水变浑浊。

四、巧妙组合 创新实验方案

创新归根结底是两条路,一是全新的发现,二是针对已有物品的组合。组合创新一般有异类组合、同类组合、主体附加、延伸组合等方式。

如果我们把捕获燃烧产物、检验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用品巧妙组合起来,那么实验操作将更简便、实验现象更直观,于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组合法继续改进实验。通过思想交流、思维碰撞、取长补短、不断完善,研制出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

具体操作是:对于图5A实验,按图连好实验用品;点燃蜡烛,待其充分燃烧后,轻轻后拉注射器活塞,燃烧产物依次进入玻璃管、注射器;一会儿,白色硫酸铜变蓝色,石灰水变浑浊,从而直观显示燃烧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对于图5B实验,按图连好实验用品,待蜡烛充分燃烧后,将挤瘪的洗耳球插入V形管口抽气,燃烧产物就被吸入长柄V形玻璃管;一会儿,白色硫酸铜变蓝色,石灰水变浑浊,从而直观显示燃烧产物有水、二氧化碳。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改进实验装置属于异类组合,并且达到了1+1>2的效果。

五、等值替换 优化实验方法

替换法就是通过更换不同性能或不同类别的仪器或药品,对原有的实验方法、实验装置进行创新,从而产生更好的实验效果。

像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经很完美了,但实验用品有点多,能否压缩简化呢?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师生想到了石蕊试纸。利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替换白色硫酸铜和石灰水,于是又有了图6所示的改进实验。

具体操作是:按图连好实验用品,待蜡烛充分燃烧后,轻轻挤压橡胶负压球抽气,一会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说明试纸接触到了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六、逆向思维 突破实验弊端

逆向思维法是指为实现某一创新时不循常规思路,而采取反向思维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

像上面的实验改进方案,都是将仪器罩在蜡烛火焰上捕获燃烧产物。此时,教师提醒学生逆向思考:若将燃烧的蜡烛置于容器内,燃烧产物不就自动储存在容器里了吗?据此,师生设计出图7所示的实验方案。

具体操作是:在图7A所示的实验中,将长3~4cm的短蜡烛粘在燃烧匙上,点燃后,小心伸入干冷的250mL平底烧瓶中;7~8s后,取出燃烧匙,可以看到烧瓶内壁有水珠;再将少许澄清石灰水倒入烧瓶中,振荡,石灰水明显变浑。在图7B所示的实验中,用双面胶将一张干燥的石蕊滤纸(提前在石蕊试液中浸泡,然后晾干)粘到250mL烧杯内底上;点燃长3~4cm的短蜡烛,然后将该烧杯罩在蜡烛上[4];大约15s后,取走烧杯,可以看到烧杯内底上的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学生参与的实验创新是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活动,教师要注意通过专题讲座、示范引导、小组合作等形式,向学生渗透创新技法、提供创新模型,从而引领学生有效地改进和设计化学实验。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要鼓励创新,善于指导,着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从而为未来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总之,引导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创新,不仅丰富了实验课程资源,也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化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在实验创新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享受了成功的快乐,点燃了创造的激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将不断生长。

参考文献:

[1] 李德前.例谈初中化学实验创新的思维方法[J].化学教学,2013(3):65-68.

[2]甘磊,李德前.《化石燃料》教学实录与评价[J].中小學教学研究,2013(9):50-53.

[3]刘桂军,荆啸海.探究蜡烛燃烧产物实验的改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3):122-124.

[4]熊言林,李晓龙,金海莲,等.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非常规灭火原因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育,2011(8):48-50.

猜你喜欢
组合法
奇妙的组合法
奇妙的组合法
变式分残基 重组异构体
数列前n项和的一种求法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规律总结
浅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拼”出来的精彩
——记叙文选材组材创新方法之三
一衣多穿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类
运用组合法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探研
高速铁路车站抗震计算的多维反应谱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