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能够升华他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策略
一、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责任,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然后总结出有效的培养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而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是课堂。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能力,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本文也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传授学生阅读技巧、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和对教材进行拓展这三条策略。
二、 传授学生英语阅读技巧
当前的初中英语教材中,已经增加了阅读材料和阅读技巧模块。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发展,及基于理性认知的社会化,还可以显性地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从而实现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在每一个单元都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并对其进行归纳,具体如下:预测文章下段的大致内容;学会使用字典工具辅助阅读;将注意力集中在文章标题和每个段落的句首;先泛读后精读;针对想要了解的内容进行详读;找出中心句来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概括总结;对阅读过的文章进行反思。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适当使用这些技巧,并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一般来说,问题可以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抛出,阅读前提出问题是为了导入课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阅读中的问题要把握好难度,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增强阅读学习的针对性;阅读后提出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大预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当然,问题设计不一定完全交由教师,教师也可以把设计权分配给学生,让他们竞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 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
现代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核心不在于教材内容的本身,而在内容背后的价值,在于读者通过明白道理而接受道理,从而实现社会化发展,成为文化传承者。所以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么做”,还要教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根据不同的阅读要求和目的,应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阅读,抓住生成实现升华。常用的阅读方法有:(1)略读: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体内容,为第二遍的细读打好基础,找出中心句和每一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某個中心点展开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然后挖掘中心句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如果找不到中心句,就要依靠段落衔接来推断段落大意,从而达到了解整篇文章的目的,获取大致的文章信息。(2)跳读:寻找与人名、数字、年代和地名等关键词,并通过转折词、时态和过渡词来理清文章脉络,这对于学生理解全文大有帮助。(3)细读:按照段落结构进行细读,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和事实揭示文章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整篇文章。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段落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每段的内容也和主题环环相扣,所以分析文章结构对于把握文章大意非常关键。(4)推读:推测文中没有写明的意思和因果关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推断能力,对于英语阅读学习来说非常重要。(5)概读:让学生对每一篇文章的标题和段落进行概读,并归纳出关键信息,即文章的主旨、观点和态度等,这样就可以把握整篇文章的概要。另外,概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 对教材进行拓展开展教学
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材料,课文教学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三个方面:(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预习学生就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去分析教材,找出教材中的疑难问题,然后带着疑问听讲,这样可以提升学习的针对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预习环节,教师也可以适当布置一些任务,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首先要让学生找出生词和词组,排除阅读障碍;其次要找出各段落的主题句,让他们概括段落大意;接着是划出语言难点,全班师生对其进行剖析;最后是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来。如,七下Unit 6,Topic 2,Sc的阅读材料中:There are many old people living here.Many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live here,too. They are kind to each other——可以培养学生人心向善的品格。 There is a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in our area. We can call it for help.——让学生了解社区服务中心,发展学生的责任感。(2)围绕中心进行整体教学。教师应该先把文章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预习环节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再通过完成练习题检验预习成果。对于故事体裁的文章,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和大体内容,然后提出问题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一阅读就找文章主旨的习惯,锻炼学生依据关键词猜测文章大意的能力。在这个层面上促进语言能力、社会认知力、意义建构、品格培养,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3)提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可以从这三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①阅读材料:应尽量选择题材广泛和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而且生词量不能太高,最好在3%左右;②阅读速度:让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每篇文章都要在十分钟内看完;③阅读习惯: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说要默读,阅读时不能出声,不要逐字逐句地读,不要看到生词就停下来查字典,要养成猜词的习惯,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不要一直斟酌,以免浪费阅读时间。
五、 结语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除了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文字信息处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来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文章预测能力、推断能力和概括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带领学生领略文本深意,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的主体结构。只有这样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才能激发出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焕发出课堂教学活力,实现很多价值的建构,包括对社会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李明远,彭华清.基于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10(04):18-19.
[2]陈胜.从思维品质培养视角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7,40(04):26-27.
作者简介:吴小红,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金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