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如何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2017-03-02 18:14王彩莲
考试周刊 2017年105期
关键词:启发式数学课堂小学

摘 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促使数学课堂一改往日低沉,焕发生命活力。教师能够巧用启发式的教学法,更加容易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式思维发展。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课堂

一、 引言

在传统的数学知识课堂学习中,学生往往存在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状况,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具有活力的数学教学,启发学生的智力以及创造力。另外,从启发式教学方法中,我们能够探究出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学习特性,以此推动教师合理化开展教学,不断打造小学数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下面就如何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构建高校数学课堂进行简单分析。

二、 转变传统数学教学观,提升综合素质

构建“小学数学课堂”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课堂活动组织过程中,不仅是引导者更是参与者,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也应当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学生对于活跃、生机勃勃的数学课堂有着新的要求,所以传统的教学形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在丰富自我知识库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进行授课讲解。要想让启发式教学发挥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平等看待,教师可以进行合理分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工作中始终保持以学生为本,转变角色特点,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变为知识引导,用课余时间多多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调整教学计划,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出新的教学计划和目标,适应不同的教学对象,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顺利开展,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启发学生的智力以及创新思维。

三、 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在数学课堂中,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善于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一味地讲解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看法,不利于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同时在记忆上,这种教学方法产生机械背诵教师所讲的数学知识,学生是不能做到心领神会。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不断启发思维,就要求教师善于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小学学习的直接动力。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知识的推动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所讲到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可以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三角形多用来支撑事物,通过启发式问题的导入,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以及我们所学几何图形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数学知识,获得一定的知识积累。只有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学生学习保持着好奇心,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 创建良好互动关系,营造平等氛围

通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打开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一旦教师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关系,就会给予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更敢于表述自己。为此,教师可以走进学生的日常,从学生出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启发教学,让学生能够快速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情景交融,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理解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以及解答都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师要想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促进启发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提出趣味问题,营造一个问题式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展现学生的自我能力。还可以通过划分小组,让学生敢于在小组中发表见解,讨论问题,以此推动学生不断进步,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提升。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气氛融洽了,课堂学习才会更加轻松愉悦,才能打造小学数学课堂。

五、 加强知识性数学教学,提升学习能力

新课标在“前言”中便说明“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知识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知识,促进综合发展”。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伴随着一些生活知识的应用,学生提升对自我的认识,就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开设课堂之前,一定要注重启发性知识的传授,通过学生的思考以及活动,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断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可以由浅及深,由近及远的开展思维引导,活跃课堂氛围,传授数学知识。例如在统计表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随着学生对数据的统计的学习内容的不断推进,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互动形式。还可以通过一种思考的模式,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统计在生活中的有效应用。当然,教师可以灵活变通,一方面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打好数学理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将问题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两种方式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巩固、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不断探索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学习能力,从而能够促进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六、 结语

数学教师要善于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思维能力,在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下,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同时要深入挖掘数学潜在力,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创新式思维的发展,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杨波.浅析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1(8).

[2]陈文娟.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6(4x).

作者简介:王彩莲,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镇小学。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数学课堂小学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启发式教学在《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