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勇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361000)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王子勇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36100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型现代化技术设施或构筑物不断增多,而大体积混凝土往往是构成其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讨论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含义和特点,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以期望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预防措施
1.1 含义
美国混凝土学会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水工建筑物里常见,如混凝土重力坝等。
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 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1.2 特点
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25℃),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大体积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应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深度的不同,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三种。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缝发展为深层裂缝,最终形成贯穿裂缝。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危害性是较严重。而深层裂缝部分地切断了结构断面,也有一定危害性。表面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
裂缝并不是绝对地影响结构安全,它有一个最大允许值。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的一般构件最大裂缝宽度≤0.3 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0.2 mm。
对于地下或半地下结构,混凝土的裂缝主要影响其防水性能。一般当裂缝宽度在0.1~0.2 mm时,虽然早期有轻微渗水,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裂缝可以自愈。如超过0.2 mm,则渗漏水量将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而迅速加大。所以,在地下工程中应尽量避免超过0.3 mm贯穿全断面的裂缝。如出现这种裂缝,将大大影响结构的使用,必须进行灌浆加固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所产生的温度裂缝,一方面是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产生的。温度裂缝的宽度在允许限值内,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的强度,但对结构的耐久性有所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和加以控制。
3.1 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这样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至于越来越高,使内外温差增大。单位时间混凝土释放的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混凝土的龄期而增长。由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可以自然散热,实际上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最初3~5 d。
3.2 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它的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气温骤降会大大增加内外层混凝土温差,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是极为不利的。温度应力是由于温差引起温度变形造成的。温差愈大,温度应力也愈大。在高温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不易散热,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一般可达65℃,并且有较长的延续时间。因此,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
3.3 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中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须的,而约80℅的水分要蒸发。多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水蒸发引起混凝土收缩。如果混凝土收缩后,处于水饱和状态,还可以膨胀并达到原来的体积。干湿交替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交替变化,这对混凝土是很不利的。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是水泥品种、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品种以及施工工艺(特别是养护条件)等。
大体积混凝土很难完全防止裂缝的产生,只能控制裂缝,避免裂缝发展为有害裂缝。裂缝不仅是混凝土的缺陷,而且是混凝土结构的一种物理力学性质,如果重视温控设计以及各种影响因素,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裂缝的。
4.1 设计措施
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度、高韧性、中弹性、低热值和高抗拉性的抗裂混凝土。
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
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
4.2 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可采取分层分块的浇筑方式,降低浇筑速度和浇筑层的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
施工现场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及坍落度,保证振捣质量,不应在雨中浇灌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根据施工的季节,采取不同的温控措施。在夏季施工,尽可能在早、晚或夜间浇筑。根据浇筑温度的要求,可加冰拌和,冷却骨料,布置水管通冷水冷却。国外也有用液氮冷却混凝土的实例,但成本过高,一般不采用。若在冬季施工,尽量避开冬季最低温度时施工,可采用蓄热法和暖棚法浇筑。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温保湿,采取蓄水法和覆盖法来减小内外温差。夏季注重蓄水养护,蓄水时间要长。因为夏季温度较高,如果突然脱离蓄水状态,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更为严重的裂缝。冬季则应注重保温养护,一般采用保温模板,也可以利用砂层保温、积水保温和隔热材料保温。砂层厚度要在0.5 m以上才能起到较好保温作用。积水保温作为浇后临时保温措施,必须保证积水深度大于可能结冰的厚度。
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升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在承台内埋没若干个测温点,采用L形布置,每个测温点埋设温管2根。一根置于承台混凝土的中心位置,测量混凝土中心的最高温升。另一根距承台上表面100 mm,测量混凝土的表面温度。用红色水银温度计测温,以方便读数。第l~5 d每2 h测温1次,第6 d后每4 h测温1次,测至温度稳定为止。从已有施工经验的测温情况看,混凝土内部温升的高峰值一般在3.5 d内产生,3 d内温度可上升到或接近最大温升,内外温差值在20℃左右。
施工时加强插筋位置的振捣、抹压、养护。加强初凝前的抹压,以消除初期裂缝。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
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定时检查并作好详细记录,认真对待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缝,并采取措施加以杜绝。施工前,一定要加强预测,并保证预测的科学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切实落实施工方案。
[1]林梦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甘肃科技,2009(3):125-126.
施工两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设计过程中要精心组织,采用最佳设计方案,确保系统在高效、经济的状况下运行。在施工时必须控制施工工艺,加强监管,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暖通空调系统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满足现代建筑对人们高质量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