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登卓玛
摘 要:当前阶段,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教学工作。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受当地民族语言的影响,难免会对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人员要致力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并提升该地区中学生的汉语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
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语文教学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汉语言教学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藏族地区,其民族本身具有十分悠久的文化与历史,在语言上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立足于藏族地区文化,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以此提升藏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进而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运用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才能很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因为受当地民族语言的影响较深,在汉语言教学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从语文教材入手,结合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并结合相应的教学方式全面开展语文教学。教材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范围进行了规定,同时也指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教材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作为藏族地区的语文教师,虽然现如今教学条件十分有限,但是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地学习汉语言。以人教版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教学的目标,即让学生掌握这一课文中汉字的阅读,并体会在发生地震时,这对父子发挥了怎样的精神,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实质性作用,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进而体现语文学习的价值。
二、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语言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提升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尤其是藏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其教学对象主要为藏族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更要注重语言的运用,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言语中获得激励,体会到汉语言学习的乐趣,进行提升自己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语言也是师生进行交流的一个主要媒介,为了提升藏区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务必要使用汉语进行教学,尽量避免使用方言。例如教师进行人教版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时,教师要使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所描写的当时圆明园毁灭的场景,教师也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当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用“你的答案棒极了”等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能够充满信心,进而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将传统的灌输性教学全面剔除,全面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或者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以人教版五年级《小树与大树的对话》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小树与大树,结合教材,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深刻体会教材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的形式,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
三、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同时也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必须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与学生共同进行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并对学生进行引导,用和蔼、亲和的态度进行教学,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而言,因为在生活中運用本民族语言交流的情况比较多,所以一些学生的汉语水平比较差,甚至听不懂汉语,而教师便要运用和蔼的态度面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够体会到汉语的魅力,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语文学习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距离。例如,教师在进行古诗《渔船瓜洲》教学时,因为一些学生的汉语不好,会不了解古诗的含义,教师便可以耐心地为学生进行讲解,不要将自己视为教师,而是作为他们的朋友进行交流,这样便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梁春莲.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3).
[2]比布罗华.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学问题解决观念的解析[J].赤子(中旬),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