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萍
“词”和“语”浩如烟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南帆先生有本书,书名叫《沉入词语》,“沉入词语”就是告诉我们要抓住语言这一最小的意义单位,在阅读教学中字斟句酌,进行语言训练。如何让词语教学充满灵动和智慧,成为阅读课堂中的抓手,起到“画龙点睛”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呢?笔者认为要创设“语用”情境,把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说和写的训练中,将“消极词汇”有效地转化为“积极词汇”。
一、词文相联,一词多得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各种不同文体的特征,正确解读文本,准确捕捉关键词语,组织学生学习。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组织学生一遍遍地读词语,读准字音、辨析字形、了解字义,花费很多时间,让学生读得口干舌燥,兴趣全无,而对词语的了解只是一种机械的记忆而已。教师必须根据不同文章、不同文体的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文章的脉络,理清文章的思路,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如笔者教学《钓鱼的启示》时,在学生初读感知后,有意识地出示分别描写父亲、大鱼、詹姆斯的三组词语。
第一组:一声不响?摇欣赏?摇赞许
第二组:露出?摇筋疲力尽?摇沉甸甸?摇扇动?摇嗖地一摆
第三组:压抑?摇紧张?摇激动?摇抗议?摇小心翼翼?摇悲哀?摇骄傲
通过自由读、检查读、个人展示读这三组词语,在学生读得顺溜之后,让他们根据课前的预习,选择这三组词语中的一些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几句话。这样的词语教学层层推进,一方面让学生更有兴趣学好生字生词,另一方面又进一步了解故事发展的脉络。
二、词不离境,体验感悟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教授曾说过:“语言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没有不具有形式和内容的语言。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学习是一种系统性学习。”识字、解词都应该放在语境中,在阅读中完成。每个字词的意思要根据它在文本中出现的位置去揣摩、猜测它的意思,而不能孤立地学习。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凡卡》里有这样一段话:“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在这段话中共出现了四个“啦”,如果查字典得到的解释是“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显然,这样的解释是不符合文本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是没有用的。要想真正理解“啦”的意思,就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境来体会。这段话表现的是凡卡想象乡下时的心情。乡下生活与城里的学徒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啦”的使用,表现的是凡卡对乡下生活的喜爱,说明他在乡下心情轻松。再如,《晏子使楚》一文,在双方舌战的过程中,多次写到人物的“笑”。楚王的笑是他向晏子进攻的武器,也是他狂妄无知、骄横无理的性格体现;而晏子的笑,是对楚王“冷笑”的回敬,也是他对自己的胜利充满自信的表现,更是他处变不惊、胸有成竹形象的体现;而群臣之笑是既谄媚又恶毒的笑,是与楚王一起为即将开始的舌战渲染紧张激烈的气氛。一个简简单单的“笑”字,竟然表现了如此生动而丰厚的内涵和意蕴。教学中,抓住这个“笑”字,引导学生潜心玩味、专心咀嚼,让学生体会楚王的狂妄、群臣的恶毒以及晏子的智者风范……而这一切都必须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细读文本,才能体悟得到!
三、紧扣细节,细心揣摩
叶圣陶先生谈到读书曾强调“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读写实际出发,重视细节,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仔细敲打,引导学生去感知、品味,吸收其中的新鲜养分,把“語用”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例如,《老人与海鸥》中有一个“老人喂海鸥”的场景:“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这段话,找出自己心有所动的细节,细细品味。有学生抓住“很小心、饼干丁”,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呵护是多么的精心。有的学生抓住“立刻、顺、依”,感悟到老人与海鸥配合的默契无间,以至于给人以“节奏感”。有的学生抓住“有声有色的乐谱”体会到这是从总体上写出了老人喂食时与海鸥达到的和谐默契的美妙情景。因为从表面上看,“有声有色”是在说老人的呼唤声、海鸥的鸣叫声、海鸥的白色,形成了有声有色的画面,实际上是在形容老人与海鸥的和谐情景充满乐趣。而那声音和海鸥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谱出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乐谱”。
四、抓住关键,潜心涵泳
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提出的问题要尽量是关键所在。对于词语教学来说,就更要抓准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可以是在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维果茨基说:“在一本书中或一首诗中不断重现的一个词有时吸收了书或诗中所包含的各种意思,并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著作本身。”如《安塞腰鼓》一课,“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这个“好”字就是关键词,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安塞腰鼓的“好”在于声音的气吞山河、撼人心魄,在于舞姿的质朴剽悍、阳刚豪迈,在于场面的壮观庞大、气势恢宏。这也正是作者的写作目的。除了重复出现,作品的标题如果是一个词语的话,也往往成为关键词语。例如《穷人》,这一课题原先指的是桑娜和渔夫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社会身份地位低,但是从这个词与整个作品的密切关系上看,“穷人”一词获得了新的意义,桑娜和渔夫出于对邻居西蒙及家人的关心、同情,在西蒙死后毅然决然地收养了两个孤儿的故事,这种宁肯自己一家受苦受累也要帮助邻居的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富有的精神世界。
每个词语的选择,必然浸润着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首先要能敏锐地感知到它们的存在,更要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斟酌那个最值得斟酌的,定格于此,放大于此,体验于此,这样的词语教学,才能点就文本之穴、思维之穴、应用之穴。于平凡处领略不平凡的风景,悟得文章的真谛之所在,如此方能使语文课堂教学酿成一堂真善美的“智慧琼浆”。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安海养正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