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成长性均衡”发展的三个阶段

2017-03-01 11:37刘云郑永林
绿色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发展阶段西部地区义务教育

刘云++郑永林

摘要:指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义务教育得到缓慢的恢复并开始了艰难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历程。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作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部分,与全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农村教育和民族教育既有重叠之处,也有特殊的地方,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潜伏式发展期、探索式发展期和攻坚式发展期。

关键词:成长性均衡;义务教育;西部地区;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17303

1引言

“成长性均衡”第一次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小薇教授提出。杨小薇教授认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是不一样的,这体现出了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部差异。西部地区相比中东部地区的教育发展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应该针对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提出一种针对性的发展思路。“成长性均衡”概念的提出给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

2潜伏式发展期(1949~1978年)

1949年以后我国开始整顿和恢复基础教育,并积极地改造之前落后的教育形式。国家为了加强基础教育建设,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国家的规章制度要求下西部地區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教育普及,并实现“1952~1957年争取全国平均有80%的学龄儿童入学”的目标要求。在这个时期没有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忽略了基本国情,盲目发展基础教育,导致义务教育发展失衡。

此后,我国又开始了“大跃进”运动,开始了一场扫除文盲的运动,并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在“大跃进”运动过程当中,国家积极鼓励私人办学,大力普及小学教育。经过“大跃进”运动之后我国的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西部的基础教育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西部地区的经济现状并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工作的长期开展。另外,为了实现全国“大跃进”的教育目的,西部地区大量扩建学校,增加了学校的数量,但是教育资源却被分散开来,因此学校教学质量大大下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势必会造成校际之间的矛盾,给其后的教育均衡发展造成了阻碍。

“文化大革命”的10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遇一场巨大的浩劫,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几乎停滞不前。期间,西部地区的中小学校被迫撤销,失去了地方的民族特色。在某些专家看来撤点并校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校的资源配置,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但是违背了我国国情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可见,我国西部义务教育发展的这个阶段视为潜伏发展期,在这个发展时期我国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共同经历了复苏、探索和发展三个时期。在此期间,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遭受重大挫折,民族教育体系被破坏殆尽,呈现出非均衡的状态。

3探索式发展期(1978~2000年)

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发展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明确了党在思想路线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为我国东、中、西部义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1982年,推广并普及义务教育成为一项指令性政策写入我国的宪法,产生了法律效力。《宪法》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共有九年,国家对积极接受教育的学生不再收取学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存在学生上学困难,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自治法》的通过,为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条件,积极地促进了该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升学率的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从法律上规定了每个地区应该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西部地区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和推动教育的素质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育资源比较贫乏,而全国正处于教育发展的大浪潮当中,推动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阶梯状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东部义务教育发展水平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地区,导致西部地区在自我探索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1998年国家将普及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扫除全国范围内的文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列入政策性条例法规中。以此为重要的发展基础,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注,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义务教育得到了逐步发展。但是,西部地区长时间处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阶段,经费的投入和教育的产出不能形成正比,无法解决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现状,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得不到满足。为进一步解决这种情况,政府开始征收一定的教育税,以此增加教育上的经费。1995年,西部地区收取教育费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1997年教育委员会表示允许少数公立学校招收“择校学生”的规定,这便承认了收取相应费用的正当性。若想进入较好的义务教育学校,必须承担高昂学费,违反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办学质量不均,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一些教育政策的出台,不利于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导致了西部地区一些学生接受不到良好的义务教育,导致了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资源存在分配不均的情况,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公平。

这一时期,西部地区在教育办学,教育的发展上按照国家办学的大方针,从基层政府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渠道获得教育经费的投入,能够促进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办学的质量和层次上有所提高。但是因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和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情况,仍然存在着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这一阶段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情况是,在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帮助下,西部地区积极地探索着自身义务教育发展的道路,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困难。

4攻坚式发展期(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义务教育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2001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该文件不仅从高层次上做出了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的决定,更提出了基础教育要“均衡发展”的新的思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促进了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平衡发展。2002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西部地区在教育上存在着明显的落后的现状,与东中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要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和基础义务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西部地区存在着基础入学率低,基本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2003年,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帮助和支持西部地区基础义务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的措施,即“进得来”、“留得住”和“学得好”。“进得来”主要指建设西部地区能够提供寄宿设施的工程,以帮助家庭偏远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留得住”指国家提供相应的资金,主要指免除学杂费,并进行生活费用补贴的政策,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专心上学;“学得好”指大力支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设施的帮助。在国家相应政策的支持下,西部地区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寻求一条自身均衡发展的道路,并起到了积极效果。

2005年,國家以财政收入作为重要基础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并建立了教育经费保障的制度,财政的投入为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2006年,国家颁布了免除学杂费的通知,该通知的颁布,不仅为西部地区的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减轻了家庭负担,为学生的学习解决了后顾之忧,还能够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

2006年《义务教育法》制定并颁布,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在该法律的实施下逐步走向了规范化、正规化的发展道路。

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布。教育均衡化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并引起国家的重视,该计划的发布把教育均衡发展具体化,指出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帮助和支持,推动基础义务教育的发展,从而促进西部基础教育的繁荣。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该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基石,应该积极建立起符合我国特色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在该纲要的指导下,西部地区一直在加快自身义务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加强自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校区内建设图书资源的投入和校舍的建设;缩小校与校之间的差距;对于落后学校,应该积极提高教师水平,对教师进行培训,吸引东中部地区的老师去西部地区任教,吸引毕业大学生到西部积极就业;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推动城市化进程,建立起城乡联动的义务教育发展的新局面。西部地区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起符合自身特色和实际的政策法规,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吸引东部地区的社会力量到西部办学,因地制宜,从而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5结语

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内部差异,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和中东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成长性均衡”概念的提出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发展参考意见,它要求西部地区在教育的发展中坚持因地制宜,依靠社会上的各种力量,采取合法正当的手段,发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积极促进本地区基础义务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成长性均衡”概念的提出为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不仅能够促进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更能够促进我国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兰.中国教育发展与政策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杨东平.2020:中国教育改革方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徐辉.国际视野—本土行动[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发展阶段西部地区义务教育
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转换探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社会工作视角下贵州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