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山区二级公路线形与路域生态景观协调设计

2017-03-01 20:38:07沈大江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路域线形行车

沈大江

(贵州智恒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

研究山区二级公路线形与路域生态景观协调设计

沈大江

(贵州智恒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

针对山区二级公路路线和生态景观,结合二级公路实例,对具体的设计原则、要点和方法进行重点分析。

山区二级公路;线形设计;生态景观协调设计

1 工程概况

二级公路路基宽8.5 m,长约51 km,公路地质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为保障工程质量,需注重公路线形设计,并切实做好路域的生态景观协调设计。

2 二级公路线形设计

2.1 坚持地质与地形的选线原则,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本二级公路所在地形是山岭,地貌为剥蚀、侵蚀切割中低山河谷、沟谷与槽谷。根据现场勘察结果,一部分地段的地形较为高陡,并且岩层当中板岩容易被风化,存在稳定性差的边坡。

2.2 明确最佳设计速度,设计遵从实用原则

根据公路中的实际交通量,确定适宜的设计速度。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路段,为有效防止环境破坏,减少高填深挖,需将本段的设计速度确定为30 km/h。在合理确定不同路段设计速度的基础上,还要在存在安全隐患的位置采用慢行减速、严禁超车等措施进一步保障路段的行车安全。

2.3 保证行车安全,坚持不破坏即为最好的保护

在本二级公路当中,存在多个转弯处,若要直接取消其中最大的转弯处,则需额外增设2处桥梁,桥梁建设势必会对自然生态造成严重破坏,且所需成本较大。因此,当前使用小半径平曲线,充分使用旧路对路基进行拓宽处理,改善公路视距,确保行车安全。

2.4 注重环保,不过分注重高指标

为有效保护环境,减少高填深挖,需对一部分路段对应的技术指标进行降低处理。比如公路中的各个弯道,应在不影响行车的基础上,降低弯道超高与加宽缓和段的实际长度。

2.5 优化公路纵坡设计,减少高填深挖

对于公路的纵面设计,针对沿河线上的路段,除使用老路路段的纵坡在8%左右之外,其他所有路段的纵坡都在7%以内;此外,由于此段实际交通量相对较小,可将此段的纵坡最大值确定在8%,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旧路使用率,减少高填深挖,还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

2.6 合理应用圆曲线加宽值,有效保护公路沿线中的珍稀植物

旅游是山区二级公路的重要产业之一,所以必须重视原生态景观保护,以此创造良好的观光环境。在公路的整体路线中,为有效保护两侧古树,路线的线形需要使用曲线设计,改1类加宽1.0 m为2类加宽1.2 m,同时强化安全设施建设,在保护两侧古树基础上,保障行车安全。

3 山区二级公路路域生态景观协调设计

3.1 设计原则

(1)尊重自然。公路建设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旨在有效提升人们和外界环境间交流的流畅性,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后续发展。然而,人类与其他生物相同,环境为生存重要载体,环境孕育了所有物种。作为人工设施,公路嵌于环境之中,从设计、施工到最后的运行,均需充分体现自然环境重要地位,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降低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对于无法避免的破坏,要及时恢复,进而达到环保目的。

(2)尊重文化。新公路设计理念的提出,扩充了公路这一基础设施的基本功能和内涵,公路建设不能“独行其道”,必须和环境融为一体。在公路沿线上,蕴含着千百年的地方文化,这也赋予公路更多内涵,借助科学合理的表述,可使公路更加具备特征,由于公路的存在,才使文化更为灿烂。因此,必须尊重公路当地文化,禁止公路建设对文化造成影响。

(3)动态设计。公路环境会在建设的影响下而产生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所以要确定出正确的设计路线,具体的景观设计应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对新产生的问题要进行动态分析,力争将多个层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4)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对于公路上的景观平台,需要将大自然作为背景,遵循就地取材原则,设计方法需要粗细兼备,模糊设计痕迹,确保景观更具自然性,进而体现出全新的现代化公路设计理念。

3.2 公路自然景观的段落划分

(1)公路路段需要具备人文特征,使其和其他的景观有所区别,成为此公路的特色代表。

(2)不同景观段落主题与构思需要和整个公路的基本理念保持一致,并服从于全公路的景观设计主题。

3.3 生态景观

(1)露。在路外景观较好的区段,充分运用沿途风光,减少高大乔木,避免对公路的绿化造成阻隔,在公路中引入路外景色,以此提升路域整体表现力。

(2)透。在公路两侧有条件的区段,应使用缆索式的公路护栏,使行驶在公路上的人能够轻松透过围挡欣赏路外的景色。

(3)封。在整个路段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良景观。因此,应基于这些不良景观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封闭,同时在封闭结构后种植一些植物。

(4)诱。其一,长直线段,由于视野较为开阔,车速相对较快,所有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此,需按照500~1 000 m间隔设置行道树,以此形成一个较为狭窄的空间,收缩视线,降低行车速度,消除长直段安全隐患。其二,在公路的急转弯外侧,需要种植成排的乔木,加强曲线线型,进而对行车施加向心方向上的诱导,以此给车辆形成一定向心力,确保行车安全。

4 总结

(1)严格遵循安全与环保的基本原则,整个设计过程都需体现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2)在线形组合设计过程中,应综合分析当地经济状况与发展、技术水平、自然景观、安全,坚持将通畅、安全、舒适等贯穿于设计始末。

(3)针对自然破坏与投资相对较大的地段,应对公路的平纵指标进行适当的降低,从而减少投资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4)根据不同路段实际交通量确定最佳设计速度,合理使用相关技术指标,以此体现出经济与实用的基本原则。

(5)关注曲线段的连续性和流畅性,对路线的线形进行优化,保证公路行车安全。

(6)强化公路的动态设计,降低环境破坏和不必要的投资。

(7)科学合理的公路路线优化,能有效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1]胡圣能,许金良,杨宏志,柳孟松.高速公路景观视觉协调性的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4,11(6):1260-1264.

[2]张秀丽,王选仓,赵可.公路景观的规划设计研究[J].公路,2015,12(7):205-213.

[3]张亚.分析二级公路线形与路域生态景观的联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0(7):30-32.

U412

C

1008-3383(2017)04-0041-02

2016-12-10

沈大江(1985-),男,贵州凯里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工程设计。

猜你喜欢
路域线形行车
高速公路路域资产管理数字化系统构建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短线法预制节段梁线形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为路域环境“整容”——探讨公路路产保护与路权维护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29
龙乘春风好远航——黑龙江省公路系统强化路域环境治理侧记
中国公路(2017年13期)2017-02-06 03:16:33
夜间行车技巧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2:12
加成固化型烯丙基线形酚醛树脂研究
中国塑料(2015年1期)2015-10-14 00:58:43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