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彬,张艳娜,王若冰,王光辉
(1.西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西平463900;2.西平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3.西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一例温和型猪瘟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郑彬1,张艳娜2,王若冰3,王光辉1
(1.西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西平463900;2.西平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3.西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016年11月20日,西平县某猪场发生了一种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皮肤发绀、呼吸困难、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温和型猪瘟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经采取有效措施很快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2016年11月份,西平县某猪场猪群发病。发病猪有30多头,体质量在15 kg左右。这些猪都是最近在外购买的,购入后疫苗还没有注射猪群就开始发病。病猪主要表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咳嗽、张口喘气,生长发育不良,肌肉注射柴胡、头孢类、安乃近等,连用3 d,效果不明显,病情加重,并且死亡3头。
病猪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减少,身体日益消瘦,皮毛粗乱,关节肿大,个别猪皮肤发绀,走路时弓背,步伐缓慢,喜卧怕冷,咳嗽,腹式呼吸,严重的张口喘气,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低。个别严重的后肢麻痹、共济失调。
解剖3头病猪,可见病猪扁桃体、大肠、回盲肠、胆囊、胃、脾充血、水肿,脾脏边缘有黑色梗死,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膀胱黏膜出血,肺脏表面有纤维性渗出物,严重的肺和胸腔粘连,胸腔有大量黄色液体,肝脏表面有雨雾状坏死,关节腔内有黄色液体。
取病猪的腹腔积液,关节腔积液,肝、肾、淋巴结等病料染色镜检,显微镜下发现有单个细长的球杆菌,无鞭毛,无芽孢,美蓝染色呈两极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对病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每头4 ml,离心提取血清,用猪瘟间接血凝试验,试验结果,测出的抗体水平不整齐,80%以上样品抗体在1∶2以下,10%的样品抗体在1∶1 024以上。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可诊断为温和型猪瘟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
对全场假定健康猪紧急预防接种猪瘟疫苗,剂量为5头份,同时用维生素饮水,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对患病猪群进行药物防治。采取饮水投药措施,应用小苏打+电解多维+VC混饮。连用7 d;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粉剂拌料连用7 d(重症和首次用药加倍)。
对患猪进行个体治疗,用头孢噻呋钠、清开灵肌肉注射,连用3~5 d。
1 w后回访,除3头病情特别严重的病猪医治无效死亡外,其余症状明显好转,猪群基本恢复正常。
应激反应致使仔猪免疫力下降,该猪场猪群未注射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气候突变、转群、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都可导致该病发生,尽量减少对猪群不必要的应激。建议在应激因素较大时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电解多维、VC等抗应激药物,以降低该病发生的概率。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群饲养环境,提高饲料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水平,避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同时对猪群进行定期驱虫,有利于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并缓解症状。适时加大剂量做猪瘟疫苗,尽可能减少猪群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控制该病。
S858.28
B
1004-5090(2017)04-0043-02
2017-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