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江玲
廊坊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探析
□夏江玲
2016年,廊坊被河北省列入第三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县级领导小组建立、实施方案编制、改革公告发布、用水户协会成立、建立用水台账、考核评价和落实奖补等7方面改革工作。廊坊市2017年度需完成146.4万亩耕地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其中,三河市、大厂县和香河县为整县推进,完成改革面积85.24万亩;其他县(市、区)各选择1~2个乡镇进行试点推进,完成改革面积61.16万亩,截至2017年7月底,我市10个县(市、区)均已完成县级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实施方案审查批复、水价改革公告发布和县级用水户协会建立等阶段改革任务。
廊坊市水资源严重匮乏,长期以来,农业用水基本依赖深层地下水,全市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价格水平总体偏低,不能有效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环境成本,价格杠杆对促进节水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不仅造成农业用水方式粗放,而且难以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势在必行。廊坊市结合实际,科学规划,采用“超用加价”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即在水权额度内用水按现行农业水价计收,在水权额度外征收20%以上水资源税,这种模式便于管理,更有助于改革效益的发挥。
廊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制定了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了督查通报制度,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廊坊市委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列入市委深化改革重要内容,市委深改办定期对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进行督导,并将进展情况通报各县(市、区)。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深入一线亲自调度农业水价改革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力度,高标准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各项工作。为确保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水务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力调度各县(市、区),明确时限、优化举措,有力督导各县(市、区)按时完成阶段性步骤。
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权分配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为做到水权分配的合理化、科学化,市县两级水务部门抽调精干技术力量,对项目区用水量进行了先期规划,组织人员对水量进行精准测算,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节约”的原则分配水权,此项工作已于2016年底完成。在完成水权分配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水价改革,为充分发挥民主性,本着改革利民的原则,各县(市、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水价改革,在县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用水户协会,同时成立用水户分会,进一步增强民众参与水价改革积极性,提高民众参与度、话语权。
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信息化是重要基石,通过构建农业用水县、乡、村三级管理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更好地适应当前及未来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需求,对水价改革推行意义重大。永清县作为全市典型推动县,经过多次论证,确定了“三级软件平台+协会采集电量+以电折水”改革新模式。即水价综合改革管理平台建设,结合平台自身具备的“以电折水”功能,完成水价改革的各项信息采集、录入、存储、统计、分析和管理,形成具备真实性、实时性的使用台账。用水信息全部纳入农业用水管理系统,并实施动态监控和监督管理。永清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为我市树立了典型,也为今后全面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奠定坚实可靠基础。
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水利农惠民是终极目标,农业水价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围绕节水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综合效益明显。首先农民的节水意识显著增强,项目区农民将切身感受到少用水就能少花钱,且通过节水还可获得奖励,日常的节水意识将明显提高;其次节水效益将会更加充分显现,据测算,亩次节约用水50m3左右,亩节省用电10度,水价改革成效明显;第三生态环境也将不断改善,农田灌溉用肥、用电减少,生态效益随之增加,特别是项目区作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可减少其地下水取用量,地下水源得到涵养,水资源的可持续可得到有效保护。□
2017-09-06
夏江玲,女,汉族,廊坊市水务局,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