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水利局局长 郭进平
落实责任 高位推动邯郸市落实河长制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邯郸市水利局局长 郭进平
在省水利厅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邯郸市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工作体系,各级河长上岗履职,在水污染治理、河道清违和沿边整治、“一河一策”精准施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水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邯郸市境内有22条河流,总长1202km,特别是主城区5河绕城,在北方城市非常难得,这些河流是我市的宝贵财富,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势。市、县党委政府及各部门高度重视,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清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大意义,全力以赴做好河湖管理保护工作。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市有关部署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湖管理保护发表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推进绿色发展尤其是水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中央实施意见和省实施方案出台后,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了《邯郸市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贯彻落实好总书记讲话精神和省有关要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保护好水生态。
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崛起的现实选择。当前,水生态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污染问题。水污染,表面上问题在河里,实际源头在岸上,本质上是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问题。岸上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河中就有什么样的水体水质。落实“河长制”,就是要明确党政“一把手”河湖保护管理的第一责任,坚持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控制和减少污染,以源头治水保障“源头活水”。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改善民生的客观需要。邯郸市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城市,通过河流输送的地表水承载了绝大部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功能。虽然经过多年的水系整治,水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河湖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河流资源过度开发,侵占河道、超标排污、乱采乱挖乱建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村镇、社区垃圾污水随意入河排放倾倒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推进河长制为抓手,保护好河流湖泊,用实际行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2016年初,我市在实施滏阳河、洺河退污还清治理中,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在这两条河流建立河长制,对落实管理责任、建立治理机制、强化两岸管理等进行了有益探索。今年以来,邯郸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落实河长制工作部署,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组织力量调查梳理了全市20条河流、85条骨干排渠、82座大中小型水库及沿线湖泊的基础情况,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思路、夯实责任、强化措施,有力推动工作落实。
落实责任,奠定河长制组织保障基础。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听取河长制工作汇报,多次到主要河流调研情况,亲自统筹工作谋划、研究工作方案,并亲自担任市级总河长,履行党政“一把手”保护管理河湖的第一责任。市政府主管负责同志,亲自参与方案制定,及时掌握工作情况,多次指导、调度、协调工作,有力促进工作落实。截至6月底,全市20个县(市、区)和233个乡镇(街道)全部出台了本级工作方案,共设立市级河长16人、县级河长212人、乡级河长1306人,全部上岗履责。各级河长亲自部署工作、谋划方案、协调关键环节、督导落实情况,真正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为强化责任推进工作落实,8月2日又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落实河长制工作动员部署会,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安排部署工作,为全市河长制工作提供了遵循。
结合实际,确立了河长制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把加强河湖管理保护摆到建设富强邯郸、美丽邯郸的重要位置,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全面建立和实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坚持绿色发展、精准治理、党政领导、激励问责等原则,突出抓好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6大任务。
建立机制,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参照省水利厅临时河长制办公室架构模式,及时成立了临时市级河长制办公室,安排6名精干人员专职履行办公室职责,横向上协调各条河流和各县(市、区)工作。建立了信息报送、工作督导等机制,有力促进工作落实。建立了河长总负责,技术参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纵向协调、督导每条河流从市到乡各项工作的落实,为“一河一策”精准施治奠定基础。特别是每条河流的市级河长将本河河长制办公室设在了分管的市级机关,加大协调力度、督导力度。
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及时制定三级河长制工作方案,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滏阳河水污染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全市河道清违和沿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一河一策”治理有序推进。
以滏阳河水污染集中整治为关键,树立河长制工作标杆。滏阳河是邯郸的“母亲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其水污染集中整治作为检验河长制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两办联合印发了《滏阳河水体污染集中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在滏阳河全辖区、全方位、拉网式摸排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河段、不同区域、不同污染源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治理。通过近两个月的集中攻坚,完成河道清障132km,清运垃圾9万m3,污水管网改造41个村,建村级污水处理站4个,滏阳河各河段均达到了水功能区标准。滏阳河水污染集中整治为其他河流整治提供了借鉴,为全市河长制工作树立了标杆。
以河道清违为抓手,推动河长制工作率先局部突破。制定出台了河道清违和沿边整治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并建立了评分细则和标准。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齐上阵,各位河长更是定目标、定方案、定措施,奔赴一线抓落实,切实做到“一清晰,四清理”,即:河渠划界清晰,清理垃圾、清理污水、清理阻水障碍、清理违章占地违章建筑等,为下一步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水环境打下良好基础。市级建立了综合整治指导组和督导考核组,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做到每两周调度一次、排名一次、通报一次,并由市领导对后3名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同时,结合全市河道沿边综合整治现场观摩进行对标,开展互查互评,先进的县区领导介绍经验,落后的要在大会上作表态发言,有力地促进河道清违整治工作优质提速。截至目前,全市共治理河渠长度1760km,清理各类垃圾、矿渣125万m3,拆除违章建筑764栋,整治排污口367个,完成绿化河道246km,在全省率先掀起了河道边环境综合整治高潮。
以“一河一策”治理为纽带,实现河长制工作落实精准化。坚持“四到位”,积极构建河长牵头总负责、技术参谋协调谋划、专业队伍技术把关、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一河一策”工作推进机制。一是河长牵头总到位。市、县级河长,先后深入到负责河流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安排部署“一河一策”技术方案编制工作。二是技术参谋协调到位。水利、环保技术参谋上联河长、下联专业技术队伍、沟通相关部门,全力推进方案编制。三是专业技术把关到位。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发挥技术优势,组建了30多人的技术班子,对每一条河流进行实地踏勘,把好“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编制技术关。四是多部门参与到位。各级城管、国土、农工委等部门积极参与方案编制,明确工作职能、制定工作计划,夯牢“一河一策”工作基础。目前,滏阳河、支漳河分洪道、留垒河、卫河、卫运河“一河一策”方案已编制完成,其他河流也在9月底前完成编制。
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建立完善制度、落实工作责任,才能凝聚强大合力,才能确保河长制工作真正落地见效,并不断引向深入。
抓好相关制度建设。全面加快建立“六项制度、两大机制”,在出台河长名单公告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河湖管理会议制度、河湖信息共享制度、工作督查制度、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和河湖管理奖惩制度,并建立市级统一管理、县乡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和公平公正激励问责的奖惩机制。同时,采取督导、考核、问责等措施,狠抓制度落实,促进各项工作推进。
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综合运用法治手段,做到依法治理。市、县各级河长统筹河湖保护管理行政执法职能,探索开展河湖保护管理综合执法试点,建立水生态污染综合执法平台,变“多头治水”为联合执法,坚决做到依法行政、严厉查处。不断完善河湖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制定巡查方案、明确巡查责任,利用先进科技技术手段,对重点河湖、水域岸线进行动态监控。
加强监督考核。通过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告河长名单,在河湖岸边显著位置竖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湖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聘请社会监督员,对河湖管理保护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抓紧建立落实河长制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落实河长制工作不力,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2017年8月2日邯郸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河长制工作动员会 李建文 摄
2017-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