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琼辉,李永,黄陈,杨海峰
基于工作过程的“兽药生产技术”课程项目教学设计
段琼辉,李永,黄陈,杨海峰
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企业行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兽药生产技术”是高职兽药类专业群的核心课程,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都有待探索和改进。通过课程定位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进行了“兽药生产技术”课程的项目化设计。通过项目化教学,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项目执行中,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从而有助于提高兽药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兽药生产技术;项目教学;教学设计;工作过程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了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本质特征,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能力培养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规模快速发展和模式转变的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加,课程内容的优劣将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情况,并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和素质提升。[1]
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是新生专业,“兽药生产技术”是高职兽药类专业群的核心课程,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都有待探索和改进。目前,在国内开设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其主要专业技术课程如“动物药物制剂”“兽药生产技术”“兽药GMP”等,还是偏重于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实训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因此,实践教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造成课堂教学与工作任务脱节,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流于形式,学生毕业后到企业适应岗位工作能力差,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略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需要,从而直接影响到兽药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实现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相应岗位的对接以及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近年来,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基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工作场景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细化教学内容,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尽量地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过程并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课题组结合我国兽药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对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主干课程“兽药生产技术”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从而实现学习过程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并行,并最终使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通过对近几届毕业生的持续跟踪调查和对企业的实地调研,确定了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对应的行动领域与岗位群;然后,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并结合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将“兽药生产技术”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兽药生产和兽药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适应企业行业兽药生产、兽药检验、兽药使用、兽药经营、兽药销售及兽药相关技术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需要,且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操作技能和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本着与上述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构建了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兽药专业群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兽药生产技术”是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在原“动物药品制剂”“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和“兽药GMP”三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着重培养各种兽用剂型生产能力、兽药生产常用设备的操作能力以及售后技术服务等能力,是一门更能体现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技能型项目课程。“兽药生产技术”的前导课程有药用化学基础、兽药药理等,后续课程有企业顶岗实习等。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服务于兽药生产技术等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则服务于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专业的设置基于企业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兽药生产技术教学应遵循“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和够用为度”的理论教学原则,以服务学生为本位,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具备兽药常见各种剂型的生产操作能力,适应兽药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从而让毕业生更好地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结合兽药生产岗位能力要求以及相应行业从业(执业)资格系列标准,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来构建课程的实际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典型兽药剂型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基础知识。
2.理解各兽用制剂生产工艺流程。
3.理解各种剂型生产过程中主要设备的应用原理及操作要点。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使用兽药生产中的设备,能够进行调节和控制。
2.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根据生产流程进行各种主要兽用剂型的生产。
4.能够适应兽药制剂工各岗位的工作。
(三)素质目标
1.严格遵守岗位操作流程。
2.分析、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3.团队合作能力。
4.生产中的安全意识。
5.沟通表达能力。
6.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敬业、创新精神。
(一)设计思路
该课程教学设计要严格遵循“满足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符合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教学规律,[2]将教育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两者有机结合,以真实工作过程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和实践技能训练。
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广泛深入一线对兽药行业、各兽药生产厂家进行相关岗位调研,获得关键岗位工作任务;邀请行业企业一线技术操作能手、专家共同分析岗位需求,确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工作过程,归纳总结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生产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并针对实际工作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操作技能,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工作项目,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
课程内容选取本着“少原理、多应用;减理论、重实践”这一指导原则,重点突出其职业性。课程内容的选取主要基于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岗位实际工作要求,将兽药生产、兽药经营、兽药管理与咨询、兽药生产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相关工作任务等,以项目化的形式按照知识的相关性组织课程教育教学,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构建新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内容体系。兽药生产技术课程由“学习任务”与“工作项目”构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职业成长规律。
根据工厂、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将课程内容分成若干项目,项目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任务驱动式开展工作。如表1所示,本课程的内容可分解为粉剂的生产、片剂的生产、溶液剂的生产、注射剂的生产和浸出制剂的生产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均包括知识内容、技能内容和素质内容,每个项目按照生产岗位的需要分解成若干个任务。通过模拟生产实训,完成岗位专业素质的培养。
表1 “兽药生产技术”课程项目分解
根据现代高职学生特点,结合专业特色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包括提出任务、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制定方案、实施任务、任务结束和总结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导航者。让学生在仿真、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3]本文以粉剂的生产为例,介绍整个教学过程。
(一)实施前准备
在提出任务“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的生产”之后,首先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教材、药典及相关辅助资料等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学习与粉剂生产项目相关的新知识,如粉剂的生产工艺流程,粉剂生产的GMP规范;查阅药品标准,了解粉剂的质量要求及相关质量的检查方法;学习万能粉碎机、振荡筛、三维混合机等相关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标准操作规程;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设计有关处方和工艺;最后仿照GMP的要求,做好人员、衣物、制备环境、器具等的实训准备。
(二)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将学生分组,推荐一名组长,由各组组长介绍经小组讨论后的设计处方及制备流程,再由教师对各组制备工艺进行可行性指导,确定生产方案。将项目分解为原辅料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和质量检查五个工序。组织学生观看粉剂生产流程工作录像;要求学生按照GMP洁净室要求,穿戴洁净工作衣、帽、鞋进入洁净室,介绍设备标准操作规程,同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三)实施任务
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在模拟生产实训中心进行,教师组织学生按照各岗位操作规程实施计划,由学生自行操作。每个岗位操作结束后都要及时进行清场,并正确规范地填写生产记录。对于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给予指导。
(四)结束任务
粉剂制备生产结束后需进行评价,该评价项目由操作过程评价(50%)、操作结果评价(40%)和创新能力评价(10%)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操作过程评价包括职业素养能力(20%)、知识学习能力(20%)和专业技能操作能力(60%)三方面。其中,操作结果的评价可按照行业标准进行(50%);也可以由学生(20%)、小组(20%)、教师(60%)共同评价。这样,既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也锻炼了学生对制剂产品质量控制、质量评价的能力。
图1 评价项目权重分布
(五)评价总结
总结粉剂制备关键技术,并讨论制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对学生方案设计与过程实施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
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化教学创造了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宽松环境,使学生置身于模拟的生产环境中,进行体验式教学。从而加深了学习效果,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同时,训练了其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但在“兽药生产技术”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班级学生数量过多,教学组织安排难度大,使小组协作学习的效果打了折扣;少部分学生对项目化教学还不够适应,较难进行角色转化;各种教学资源和客观条件(图书资源和机房数量不足,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不方便等)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这些问题都需要逐步地加以解决。当然,项目教学的实施也绝对离不开各种保障条件的配备,如:模拟生产实训中心的建设,GMP仿真软件的开发,“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总之,“兽药生产技术”课程项目教学设计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改进,我们要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活动结构,实现新的跨越。
[1]卜三平,马博,韩广卿.基于工作过程创建养牛与牛病防治精品课程的改革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24):140-141.
[2]胡英,夏晓静,崔山风.以项目为载体的高职高专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内容设计[J].药学教育,2009,25(4):17-18.
[3]孟丽,于广华.药物制剂技术项目化教学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0):89-90.
[责任编辑 盛艳]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十三五”科研课题“高职兽药类专业群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6-135-Y-147)
段琼辉,女,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制剂;本文其他作者单位均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G712
A
1674-7747(2017)03-0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