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依
基于大专业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架构与实施
——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为例
李可依
为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质量,结合高职生目标迷茫、行动力弱等特点,在教学中尝试架构“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三维课堂”来实现:“大课堂”教学拓宽“基础能力”,“专业课堂”教学盘活任务模块,“咨询课堂”教学提升个性化自助能力。通过教学实现课程目标,即学生能制订适合自己的具有个性化的职业目标,并为之积极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宽基础活模块”;三维课堂
从美国的“STC理念”、德国的“动态性职业生涯辅导”、加拿大的“职业顾问指导”、日本的“职业生涯指导计划”等一系列教育计划的出台可见,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1]中国近年来也一直很重视本土化的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各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然而课程质量却颇受争议。本文试从“高职生”这一特殊教学群体入手,探讨如何在高职生涯教学中植入“宽基础活模块”理念,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高职生不愿上职业生涯规划课,而且目标迷茫、行动力弱。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错误的课堂价值观导致学生缺少学课的内在动机
一提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多数学生都觉得这是一门“教学生找工作”的规划课程。经验和元认知告诉他们,未来是不可能规划的,教师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帮助那么多学生找到工作,所以,这门课的教学也就失去了任何的意义。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纠正“规划课=找好工作”的错误观念。课堂价值观一定不等同定职业,更不等于找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课是教会人们如何面向未来、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它的重心在“促进生涯发展”而不是“谋份工作”。
(二)专业录取的主观匹配度低,导致学生职业目标迷茫
在与学生访谈交流中发现,学生能够被录取到自己喜欢专业的比率很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只听从父母亲戚意愿,只考虑专业是否热门,服从调剂录取的等。那些到了大学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或不喜欢被录取专业的学生,就业信心低,目标迷茫,甚至因将专业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无限夸大而消极应对学业。
所以,课程改革要在教学中立足于“大专业”(大专业就是按照就业目标设置的专业群)来制订职业目标,缓解学生对就业时专业口径过窄而产生的担忧。
(三)单一的大课堂合班教学导致学生个性化构建能力弱
每一个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都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及网络语境的冲击下,学生多元化、多样性的心理诉求得到了激发,[2]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个性化构建能力的培养就特别重要。而当前单一的大课堂合班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内容架构,使得教学很难突出“个性化”特点。
课程改革要在教学中融入“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不仅在职业目标确定上以大专业为基础,而且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组织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不同个性化特点。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特点是在课程开发中,采用了面向职业群集的方式,在课程内容上,采用了模块化的组合方式,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宽基础”和“活模块”。“宽基础”是指所学内容并不针对某一工种,而是一个职业群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后劲”,为学生继续学习和在某一职业范围内转岗打下基础,强调通用技能的训练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活模块”是指所学内容针对某一特定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强化从业能力,并能够“多取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活模块”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选择。[3]
为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质量,使得课程对学生有用,受学生喜欢,我们结合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尝试架构“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这种教学模式通过“三维课堂”来实现。
图1 “三维课堂”结构
(一)“大课堂”教学拓宽“基础能力”
大课堂合班教学由生涯规划专职教师、学生工作队伍兼职教师共同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理论、方法及咨询技术。
教学内容确定了与生涯发展紧密相关的五个基础能力,进行模块化设计,包括探索目标的能力、角色平衡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和行动能力,如图2所示。课堂教学教给学生获得这些基础能力的方法、技术及工具。
方法语步常用词汇:scope,field,domain,contain,cover,include,outline,test study,investigate,examine,experiment,discuss,consider,analyze,analysis,use,apply,application等
大课堂中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会学生如何认识自己(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以更好地匹配职业目标,如何平衡角色,如何适应环境,如何选择决策,如何进行强有力行动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拓宽学生基础能力,为盘活模块做准备。
(二)“专业课堂”教学盘活“任务模块”
专业课堂(对应的领域是专业群而不是细分的单一专业)教学由分院院长、专业主任、核心课程专业教师、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有工作经验的专家企业家,通过“任务模块”开展专业职业生涯教育。
教学的任务模块包括行业发展趋势、专业及专业相关职业群的认知、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深入环境调研和实习经验分享等。
专业课堂中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大课堂教学中认知获得的)和专业特点(专业课堂中认知获得的),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任务模块的选择和设计,在复杂而真实的职业环境探索中,完成实践任务。
图2 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
(三)“咨询课堂”教学提升个性化自助能力
咨询课堂由教师、学长、同伴、自己根据前面两个课堂学习到的工具、技术、任务情境,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互助咨询,从而切实提升个性化规划能力和生涯发展问题的解决能力。
随着课堂价值观、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团队、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也随之发生改变。
(一)教学团队
需要构建三维课堂融通的新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由专职教师、专业教师和在校训练过的学长组成。
(二)教学内容
应开发三维课堂融合的新的校本教材。
(三)评价体系
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评价设计为拓宽基础能力,盘活任务模块服务,并进一步提升课程实效性,促进良性循环。
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和学生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象的复杂性。因此,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效,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充分结合专业、就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力争让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教有所指,学有所用。
[1]朱炎军,李爽.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兼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J].教育发展研究,2012(Z1):109-114.
[2]苏文明,吴薇莉.生涯教学的误区及走出误区的思考——生涯教学应以唤醒生命意义与促进幸福为着力点与归宿[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110-113.
[3]蒋乃平.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再论之十五[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56-63.
[责任编辑 盛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课堂、小项目、微咨询’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ktjg201428)
李可依,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教育学、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G712
A
1674-7747(2017)03-00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