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雨卫
[摘要] 目的 探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时选择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检测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分析两组PT、TT、FIB等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研究组PT(14.84±0.82)s、TT(18.83±2.11)s、FIB(4.35±1.90)g/L、D-二聚体(2.39±0.04)mg/L、APTT水平(18.8±4.21)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较高,对观察肿瘤患者高凝状态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凝血功能;D-二聚体;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a)-0035-03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D- dimer testing.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4 to January 2016 admitted 6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to the study group, while 60 cases healthy people as a control group, were detected in blood coagulation and D- dimer levels, more analysis of two PT , TT , FIB and other indicators, and D-dimer levels.Results PT team group (14.84±0.82) s, TT (18.83±2.11) s, FIB (4.35 ±1.90) g/L, D-dimer(2.39±0.04) mg/L, APTT level (18.8±4.21) s clear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High clinical valu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cies and D- dimer coagulation test, observed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a hypercoagulable state significance,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Advanced malignancies; Coagulation; D- dimer; Clinical Value
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患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目前,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血栓[1],相关研究显示[2],恶性肿瘤患者伴高凝状态是导致患者出现血栓或栓塞的根本因素,同时高凝状态和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等息息相关,因此,临床上如何预防高凝状态及出现高凝状态如何处理,值得关注[3]。为探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该文将2014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设为研究组,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50~80岁,平均(65.4±7.3)岁,其中明确诊断伴有血栓、栓塞者有6例(3例为静脉血栓,1例为肺栓塞,1例为脑梗塞),同时选择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性38名,女性22名,年齡50~78岁,平均(64.3±7.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收集血液标本,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查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凝血功能检验指标主要是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采取Thrombolyzer-XRM型全自凝血分析仪,并应用相匹配的试剂,严格根据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
研究组PT(14.84±0.82)s、TT(18.83±2.11)s、FIB(4.35±1.90)g/L、D-二聚体(2.39±0.04)mg/L、APTT水平(18.8±4.21)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发生栓塞、未发生栓塞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
研究组发生栓塞6例,未发生栓塞54例,恶性肿瘤患者未发生栓塞其PT(11.83±0.34)s、TT(18.90±2.41)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APTT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栓塞者与发生栓塞者PT、APTT、TT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栓塞者D-二聚体(2.24±0.47)mg/L高于对照组及未发生栓塞,(P<0.05);对照组及未发生栓塞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栓塞恶性肿瘤者及未发生栓塞恶性肿瘤者Fib水平(4.94±2.10)g/L、(4.57±1.09)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栓塞者与发生栓塞者Fi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正常的生理狀态下,机体内凝血及抗凝血机制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而血液成分改变,如凝血因子变化、血小板变化等均可以破坏这种平衡[4]。在上世纪,就有学者提出恶性肿瘤患者经常并发静脉血栓的情况,并也提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均不断上升,而肿瘤相关血栓事件的发生几率也不断升高,因此,临床上密切观察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状态,及时发展血栓或者栓塞,及时预防,具有重要价值[5]。
在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化疗药物的影响、深静脉置管、肿瘤本身释放的促凝活血因子及肿瘤细胞等和血细胞相关作用等因素,导致机体内的正常凝血状态被破坏,凝血、止血等功能出现异常,进而致使肿瘤患者易出现高凝状态[6]。该研究中,研究组PT(14.84±0.82)、TT(18.83±2.11)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单海霞等[7]的研究中,恶性肿瘤患者PT、TT指标(13.80±0.68)、(18.26±1.22)s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一致。PT属于外源性凝血系统,其可以反应血浆凝血因子水平。TT属于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共同途径,TT延长说明抗凝物质比较多。FIB水平变化和凝血功能息息相关,FIN含量升高,说明血液凝血功能增强。此外,FIB也是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条件,是因为FIB分解形成纤维蛋白,为癌细胞浸润和转移提供了支架。该研究中,研究组FIB水平(4.35±1.90)g/L,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这与张瑜等[8]的研究中,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4.55±1.31)g/L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的结果一致。D-二聚体属于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水平增高可直接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该研究中,研究组D-二聚体升高,且发生栓塞的恶性肿瘤患者 D-二聚体(2.24±0.47)mg/L高于对照组及未发生栓塞,P<0.05,此结果说明,发生栓塞的患者,存凝血及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异常活跃。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密切注意患者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由于高凝状态可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与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相关,因此,临床上应更加重视如何预防及治疗高凝状态、血栓栓塞。
[参考文献]
[1] 刘莉,丁昌利,张智勇,等.化疗对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4):338-340.
[2] 程少会,曹军丽,付占昭,等.不同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13,28(1):88-89.
[3] 李达,何静.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6):596-597.
[4] 王翔,张雨洁.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8):1325-1328.
[5] 宫辉,高玲娟,苏亚娟,等.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4):3307-3308.
[6] 甄福喜,钟健,赵晨,等.凝血功能与肺癌分期及病理分型的关系[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12):1135-1137.
[7] 单海霞,黄广清,朱正秋,等.凝血功能测定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4(36):78-79.
[8] 张瑜,杨宁蓉,王锋,等.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2):165-167.
(收稿日期: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