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病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2017-02-28 21:49冯佳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

冯佳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选择首次诊治的GIST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大体标本以后,采用HE常规染色法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进行检验。结果:肉眼观察标本大体结构,肿瘤位置位于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外及肠系膜上,肿瘤直径0.8~10.5 cm,极低度和低度侵袭危险性者在消化道内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有的无包膜或有假包膜,切面灰白、局部灰红、质韧;中、高度侵袭危险性者质软,呈息肉状,伴有出血、坏死、囊性变。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梭形细胞型60例(60.00%),呈上皮样细胞型占28例(28.00%)、混合型12例(12.00%);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CD117阳性的占92.00%、CD34阳性的占84.00%、两者同时表达占72.00%;S100阳性占36.00%、SMA阳性占28.00%。在高、中、低、极低度侵袭危险性的GIST中免疫标记Ki67阳性率分别占73.68%、40.00%、23.40%、11.11%,高、中度侵袭危险性组与低、极低侵袭危险性组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定GIST具有诊断价值的依据,免疫组化染色法能够有效地判断并证实GIST肿瘤细胞。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CD117; CD34; 免疫组化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047-02

胃肠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为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之一,起源于胃肠道起搏细胞,多由未分化或梭行或上皮样细胞构成,为临床研究中发现的与其他经典的肿瘤类型不同的消化系统的肿瘤,但由于过去科学技术及临床检测水平有限,导致GIST经常会被误诊为其他具有梭形细胞特征的肿瘤,比如平滑肌肿瘤或神经鞘肿瘤等[1],随着免疫组化、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诊断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本文通过分析笔者所在医院GIST患者常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并进行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诊治的100例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根据NIH危险性分为4级:高度危险19例(19.00%,19/100),中度危险性25例(25.00%,25/100),低度危险性47例(47.00%,47/100),極低度危险性9例(9.00%,9/100)。男56例,女44例,年龄27~83岁,平均(45.65±10.23)岁,体重47~89 kg,平均(63.58±8.43)kg;病程2周~3年,平均(1.25±0.44)年。肿瘤部位:食道6例、胃58例、小肠25例、结直肠11例,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腹部不适、胀痛、腹部肿块、便血、肠梗阻等;所有选取患者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治疗;B超、CT影像提示腹腔内有实质性占位。

1.2 方法

观察大体标本以后,将所采集标本行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利用石蜡进行包埋处理,之后对标本连续切片,再平均分为2份,一份采用HE染色法检验,另一份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验。利用免疫组化法对标本的阳性率进行检验,运用即用型试剂,分别对标本中含有的瘤细胞(CD117)、i型跨膜糖蛋白分子(CD34)、SMA、Ki67、S100蛋白分子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采用迈新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每次检测都将阳性与阴性进行对照。

1.3 结果判定

免疫表型CD117、CD34着色于瘤细胞胞浆和胞膜上为阳性(图1、图2);SMA以阳性表达面积>20%记为阳性,细胞呈棕黄色,为细胞浆着色(图3);S100阳性定位细胞核着色(图4);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表达情况,Ki67选择阳性区域,随机选取10个HPF,统计阳性细胞数>5%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图5)。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体标本肉眼特征

肿瘤组织可以位于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外以及肠系膜上,肿瘤直径为0.8~10.5 cm,肿瘤边界清,质地硬,切面呈编织状,分界尚清,切面红、白,部分灰白、灰黄相间,表面有糜烂及溃疡形成,有坏死及囊性变。极低度和低度侵袭危险性者在消化道内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有的无包膜或有假包膜,切面灰白、局部灰红、质韧;中、高度侵袭危险性者质软,呈息肉状,伴有出血、坏死、囊性变。

2.2 镜下观察

多原发于消化道固有肌层,可在肌层膨胀性生长,边缘与平滑肌相互交叉,局部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表现为梭形、圆形、上皮样或混合性形态,细胞界限不清,胞质轻度或中度嗜伊红,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核膜薄,染色质细腻,可见小核仁,部分见肿瘤内部局灶或大片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呈均质红染的细胞影及残留的核碎片。本组中梭形细胞型60例(60.00%,60/100),上皮样细胞型28例(28.00%,28/100),混合型12例(12.00%,12/100)。

2.3 免疫组化分析

CD117阳性92例(92.00%,92/100)、CD34阳性84例(84.00%,84/100)、两者同时表达72例(72.00%,72/100);S100阳性36例(36.00%,36/100)、SMA阳性28例(28.00%,28/100)。在高、中、低以及极低度侵袭危险性的GIST中Ki67阳性分别为14例(73.68%,14/19)、10例(40.00%,10/25)、11例(23.40%,11/47)、1例(11.11%,1/9);统计结果显示高、中度侵袭危险性组与低、极低侵袭危险性组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39,P<0.05)。

3 讨论

GIST是临床常见肿瘤疾病,属间叶源型肿瘤,患者由食道至直肠都可以成为肿瘤的多发部位,约占胃肠道肿瘤的0.1%~3%[2],而其中发生肿瘤最频繁的部位应为胃部和小肠,发生于胃部的概率在60%左右,发生在小肠的概率在30%左右,有10%左右的概率会发生在食道至直肠其他部位[3],本文GIST位于胃的为58例(58.00%,58/100),其次是肠道,小肠多于大肠,与文献报道相似;GIST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本组患者年龄位于27~83岁,平均(45.65±10.23)岁,发病率无性别和年龄差异。

GIST临床表现各异,无特异性,术前确诊较为困难,尤其是小肠间质瘤,确诊必须依赖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结果[4],GIST大体形态上表现为大小不等,差异明显,多数界限清晰,但肿瘤纤维包膜不明显,表面光滑,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可有出血、坏死、黏液变和囊性变,而如果GIST是呈现恶性肿瘤且程度比较高,则界限多不清晰,质软,呈鱼肉样外观,可与周围组织发生炎性粘连或直接浸润。

镜下观察GIST的组织学形态各异,种类繁多,主要是由上皮样细胞亦或梭形细胞构成,本组中梭形细胞型60.00%、上皮样细胞型28.00%、混合型12.00%,肿瘤细胞的排列方式各异,通常有鱼骨状、编织状以及束状,少量肿瘤细胞的排列呈现栅栏状,由于GIST的胞浆呈现为红色,且肿瘤核的两端呈圆形,所以在HE染色法的检测下,经常会误诊为神经源型或平滑肌型肿瘤,GIST在病理形态上主要由梭形或上皮样细胞构成,梭形细胞的形态与其他梭形细胞类的肿瘤相似,因此仅凭常规染色很难区别[5]。

借助于免疫组化检测是国际上对GIST确诊共识水平,GIST干细胞的特征性表达很高,CD117和CD34可呈弥漫性表达,CD34是临床应用较早的应用于胃肠道间质肿瘤鉴别诊断的细胞标记物,它在GIST中有较高的阳性率,达60%~70%[6],且特异性较好,而真正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不表达CD34,CD117较CD34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化学本质为酪氨酸激酶跨膜受体蛋白,它在胃肠道间质肿瘤中的阳性率达80%~90%,因而在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断中可能更有效,是鉴别GIST与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的重要标记物[7],本组CD117陽性92.00%、CD34阳性84.00%、两者同时表达有72.00%。GIST除表达CD117、CD34外,尚可分别或同时表达S100(阳性率36.00%)、SMA(阳性率28.00%),提示GIST是一种不定向分化的间质肿瘤。Ki67是与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其表达水平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被广泛用于判定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8],本研究显示在高、中、低、极低度危险性的GIST中,Ki67阳性率分别为73.68%,40.00%,23.40%,11.11%,统计结果显示高、中度侵袭危险性组与低、极低侵袭危险性组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39,P<0.05),这些结果提示GIST随着间质瘤危险性增高,增殖性越强,因此可以认为Ki67是判断GIST良恶性的一个重要指标[9]。

综上所述,GIST是一种多向分化的间质性肿瘤,与HE染色法相比,免疫组化染色法能够更加有效地诊断GIST[10],免疫组化对于CD117以及CD34都有着良好的表达性,是诊断GIST的主要参照,从而有别于胃肠道间质其他肿瘤,GIST个别病例肿瘤细胞不表达CD117,只表达CD34时也可诊断为GIST,但当肿瘤细胞均不表达时诊断GIST要慎重。

参考文献

[1]聂瑜,付耒,吕国庆.4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18):89-90.

[2]徐宏伟,刘庆猛,朱秀益,等.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免疫组化分型的关系[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6):440-445.

[3]侯建芳,王元奎,高亮,等.胃肠间质瘤86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6,7(3):7-9.

[4] 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11):1025-1032.

[5]胡小玉,钦丹萍.胃肠间质瘤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治疗[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4):708-710.

[6]罗明.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131-132.

[7]耿振宏,孙希,魏超,等.24例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1):1368-1373.

[8]宋彬,杜娟.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2):117-119.

[9]杨显金,陈佳慧,杜江,等.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现状与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8):1040-1045.

[10]牛庆慧,张翠萍,江月萍.7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6):728-730.

(收稿日期:2016-06-21)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病理科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细胞增殖指数TK1、Ki67对大肠癌的临床价值比较
bFGF和Endostat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膀胱癌组织中c—Met的表达及意义
Livin和Survivi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