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梦诗歌的悲慨之美

2017-02-28 13:43:25刘振英
关键词:黄粱梦邯郸美学

刘振英

(天津师范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387;邯郸学院 文史学院,邯郸 056005)

整理黄粱梦诗歌的最初版本是1979年陈光唐、杨青锋、梁辰编纂的《邯郸名胜古迹历代诗文选》,“仅是一份尝试性的草稿”[1]2,全书选录了历代诗文317篇,其中第三部分是有关黄粱梦的作品,收录了王安石、范成大、元好问、李东阳、查慎行等68人的122首诗歌,这是本文研究的内容,这些著录诗人游历的地域是邯郸黄粱梦,诗歌主题阐述了“向死而生”的生命体验,诗歌题材以“一枕黄粱”为主,衍及其它梦的题材,诸如南柯梦、蕉鹿梦、罗浮梦、华胥梦等,诗风以旷达、悲慨为主。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历史是生存着的此在所特有的发生在时间中的演历。”[2]429研究黄粱梦诗歌的美学意义,必须考察相关涉的诗人个体在生命时间中的演历,所有诗歌的文本都是诗人个体对自我在时间演历中的表现,文本是诗人留在世界上解释自我的唯一证据,文学史意义上的诗人群体大多都是共时的,而黄粱梦诗人群体却是历时的产物,是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群体,尽管诗人个体虽身处不同时代,但他们的诗歌具有趋同性,都对生命本身及其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共有一个相同的美学范畴。

一、悲慨的美学范畴

悲慨是中国诗学里较为古老的一个理论范畴,中国古代的杰出之士在遭遇人生困苦及生命毁灭、社会动荡及生灵涂炭时,积极思考,希望能够完成拯救自我和社会的重大事业,然又遭遇种种不测,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并郁积于胸的一种痛苦、愤恚的情感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情感。理性指的是救世的责任和使命。情感指的是面对个体生命之挫折和社会动荡之现实,志不得伸的心灵体验。黄粱梦诗歌中具有悲慨特质的作品恰恰是对这一理性情感的审美表现。

首次使用悲慨美学范畴进行诗歌评论的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司空图用一首四言48字的古体诗概括了中国古代诗歌呈现出的“悲慨”美学范畴。其诗如下: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3]38。 清代孙联奎在《诗品臆说》中用到了四个例子来解释悲慨这一美学范畴。荆轲刺秦王;汉武帝寻长生之药;楚霸王火烧阿房宫;孟子和学生充虞的问答。四例都充满了悲剧色彩,荆轲担负了燕国存亡绝续的重任,终殒命秦国;汉武帝派戴孟上武当山采长生之药,却难逃死亡的宿命;象征秦始皇丰功伟业的阿房宫被楚霸王烧得烟消云散;孟子自诩“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109,但最终老死户牖。悲慨的美学特色就是对生命悲剧的讴歌和赞颂,是有限的生命个体对无限人生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他们无法改变现实的状况,也无法改变生命的长短,只能在精神上寻求补偿,竭力追求超越悲剧现实的精神自由。张少康在《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一书中论及“悲慨”:“要能够看破红尘,寻求思想上精神上的解脱,岁月如流,人生如梦,荣华富贵也只是过眼云烟。宇宙的变化,世道的沉沦,即使你是雄杰之才又能怎么样呢?纵然有济世安民之志、力能扛鼎的超人武艺,也只能抚剑叹息,浩然弥哀。”[5]117张国庆在《〈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中评价“悲慨”时说:“‘大风卷水’二句提出了一个阔大宽广的否定性社会格局作背景;‘适苦欲死’四句所叙之个体悲苦是一种普遍的群体性中的个体悲苦;‘大道日丧’四句的视野与情怀也是阔大的。”[6]197

总的说来:悲慨首先是一种以人的强烈内心情感为内核的美学结构,这种美学结构具有催人泪下,净化心灵的作用。其次,悲慨的美学结构是悲剧表现,即用诗歌的意象表现在社会人生中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重大矛盾,它的终极指向是生命的灭亡和事业的衰落。其三,这种事业的衰落和生命的灭亡不是一种悲观绝望而是一种值得赞美与讴歌的悲慨,因为他们有轰轰烈烈的奋斗过程和生命长久于人间的渴望,这种悲凉意绪,触动到人的肺腑,充满悲剧美的感染力。而黄粱梦诗歌继承了这一美学精神,黄粱梦诗人群在“悲慨”这一美学范畴上走得更远。

二、黄粱梦诗歌三重美学结构及其悲慨特质

任何诗学形式都是有意味的形式,黄粱梦的诗学艺术也不例外。从历时角度看,黄粱梦诗人群体有着这样的共性:形式上呈现为三重结构,包括梦境的勾勒、现实阐释和活体毁灭,美学意味表现为绝色、充实、悲壮,美学特质又呈现为相应的特点。

1.梦境的勾勒与绝色之美。黄粱梦诗歌的美学结构首先注重对心灵幻象即梦境的捕捉和渲染,依托人生经历进行虚幻式的营造,在这第一重结构中呈现为人生烂漫,生命艳丽的绝色之美。所谓绝色之美,就是从诸种梦境之中接受到的审美体验以及对美学意味的领悟:包括香喷喷的黄米饭、物我两忘的智慧、甘美的爱情、繁盛的事业、完美的婚姻、惬意的价值皈依。黄粱梦诗人群用他们的诗歌编织了一个梦的网络,这个网络的核心是一枕黄粱,沿着沈既济《枕中记》的情节内容,我们可以找到网络的其它结点,牵连出中国古代所有梦的典故。

黄粱梦诗歌涉及到的梦境有庄周之梦:“蝴蝶岂能知梦事,蘧蘧飞堕晚花前”[7]12“我从明日挂冠去,蝴蝶由他知不知”[7]34;有蕉鹿之梦:“蕉鹿辗转令人痴”[7]34;有临川四梦:“丝竹扬州,曾听汝临川数种”[7]63;有罗浮山下梅花之梦:“东园蝴蝶正飞忙,又见罗浮花气香”[7]44;有南柯太守梦:“檀槐共斗蝼蚁穴”[7]34;有孔子之周公梦:“巍哉鲁仲尼,志与周公期。寥廓几百年,梦寐如相知。名与天地长,奚犹黍一炊?吕翁不可求,斯人乃吾师!”[7]37;有傅岩之梦:“傅盐有梦托君王,醒酒和羹万古香”[7]53;有华胥之梦:“华胥蕉鹿梦方醒,蝴蝶南柯又复成”[7]71;有成仙之梦:“行逢吕翁为叹息,授之一枕同龟兹”[7]34“烦君更入游仙枕,据出当年富贵来”[7]46;有无梦之梦:“枕回炊黍止须臾,不似华山睡许时”[7]54“一枕羲皇睡不醒,更无婚宦梦中成”[7]58“推到愁山惟熟睡,至今还在黑甜乡”[7]96“如膜妄心应褪净,夜来无梦过邯郸”[7]101。

黄粱梦诗人群将这些梦境全部纳入到自己用诗歌创造的审美境界之中,在这些梦境中极大地满足了个体的愿想,黄粱梦诗人群创造了无数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绝色世界,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颤动和绝色绽放。这些人生失意的知识分子群体用文学的形式再现了生命历程中最现实、又最浪漫的绝色之美!

2.现实的阐释与充实之美。黄粱梦诗歌美学的第二重结构就是对现实的阐释,关注现实是每一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主体倾向,在这一结构当中,诗人对现实进行阐释,包括衣食住行、爱情婚姻、事业地位等等,并实现非现实人生对现实人生的美的补偿,物质富足,精神愉悦,表现为一种充实之美。所谓充实之美就是在诗歌中以文学审美的形式实现三个层次的人生满足和补偿。第一层次是衣食住行。为生存需要的满足,“相对黄粱欲熟时”[7]11“黄粱欲熟且留连”[7]12“到今三十年来事,回首真成黍一炊”[7]16“天为苍生谋粒食,岂应才熟一黄粱”[7]53“明月夜,黄粱一曲,绿醅千瓮”[7]63-64“笑君醒后仍饥饿,啖我黄粱饭似饴”[7]102,这些诗句表现的都是对生存的基本需求。生命的存亡绝续首先取决于“食”,小米是邯郸地区老百姓的主要食物,黄粱梦诗歌借助黄粱为邯郸梦文化开拓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境界,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创设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提供了诗意的栖居和心灵的慰藉,使梦文化成为邯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层次是为爱和婚姻需要的满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婚姻是人生的重要环节,男人的婚姻是男人的尊严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婚姻的成功就是人生价值的部分实现。“只机房唱罢酒都寒,梁尘动”虽然是陈维崧对卢生婚姻梦走向终结的描述,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卢生与清河望族崔氏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婚姻楷式。罗浮山下的邂逅,临川四梦中的男女缱绻,补充丰富了黄粱梦的婚姻内容,梦中诸种境界是古代知识分子对情感婚姻的真诚诉求,也是非现实界对现实人生的最朴素、最充实之补偿。

第三层次是为社会价值、社会地位需要的满足。在《枕中记》的世界里,主角是男人,男人生活在权力结构之中,得到了权力就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找到了社会地位,而权力的兑现主要表现在男人对功名事业的构建上。王安石的“邯郸四十余年梦,相对黄粱欲熟时”“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7]11就是其在内心世界对改造宋代社会、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最好表达。王世贞的“檀槐共斗蝼蚁穴,蕉鹿碾转令人痴”[7]34是对男人世界沉迷于权力争夺的当头棒喝。周亮工的“先生好梦何曾学,只学云阳市上游”[8]57是对功名事业的“生死以之”。由宋到清,创作黄粱梦诗歌的知识分子都走在建功立业的路上,并将其扛在肩上以为己任,死而后已,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从他们的逻辑上来讲,建功立业是最充实、最舒适的人生之梦。

3.活体毁灭与悲壮之美。黄粱梦诗歌美学既谈生又论死,它的第三重美学结构就是以活体毁灭为结穴。抑郁而终、囹圄而死、刀兵之祸等诸种生命毁灭的形式,对生命作出刻骨铭心的解释,黄粱梦诗歌美学实现着对死亡的超越,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生命体验,这是对黄粱梦悲壮之美的深度开掘和震颤体验。所谓悲壮之美我们将它概括为“向死而生”:面对挫折却精神昂扬,预知死亡而豪情不坠。黄粱梦诗人群清醒地认识到,活体成为标本、真实变为幻境的唯一根源就是时空的无情流走,因此,短暂的生命活体必须构建非现实的梦幻世界,这些梦是与现实界截然不同的虚拟的精神境界,它的特征一方面表现为华丽璀璨,另一方面表现为转瞬成空。袁宏道“人间惟有李长吉,解与神仙作挽歌”就是这两个特征的绝唱。正如《坛经》所讲:“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8]40黄粱美梦是唐代佛教思想的形象表达,黄粱美梦就是须弥诸山,是妙高山,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构成,这是生命华丽璀璨的特质,但终成梦幻,这与现代意义上的“熵”的概念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物质上的衰亡不可避免,相伴随的是精神上的消亡,人的鲜活生命及其有创造活力之思想的萎落,是人世间最悲壮的美,最酣畅淋漓的美,也是人类生命长河中最永恒之美。“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9]440。所有现实的憧憬和愿想,都是依托于空幻而生,这正是在唐代佛教思想影响下开出的奇葩。

综上,黄粱梦诗歌第一重美学结构是指梦境,是对建立在心灵幻象(黄粱诸梦)基础之上的人生理想的刻画与雕琢,让人心生艳羡,性灵摇曳。诗人们用创设的虚拟梦境来摆脱生命肉体的凋残,用美仑美奂的心灵幻象来迷醉、掩饰空虚的灵魂,它的美学特质是艳丽、梦幻、热烈。第二重美学结构是现实,在这一结构中倾诉生命历程的体验,对人间烟火的歆享,对爱情、亲情、婚姻、事业的满足。人的生命之旅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吸收营养,需要物质和精神双重灌溉,这才是充实之美。它的美学特质是丰富、存在、舒适、慰藉。第三重结构是指活体毁灭,这是人生最闪光的部分,是一种对死亡的彻悟,悲剧的结穴和注定的命运历经抗争无法遁逃,这是一种面对鲜活生命和真实人生无法超越的超越,但是生命的活体应该做到:历经挫折而精神奋发,向死而生却豪情不减。这是一种情感和价值皈依,是生命与死亡决斗的悲壮色彩,是心灵浴火涅槃的华丽乐章。悲慨就是绝色之美与充实之美的毁灭和崩塌,从而呈现为悲凉、壮丽的场景,让人扼腕浩叹!其美学特质是未知、虚无、阔大、宁静。

三、黄粱梦诗歌悲慨之美形成的条件

黄粱梦诗歌是开在以邯郸为中心的中国北方诗学奇葩,它展示的是生命的绝色之美和悲壮之美,探索其形成的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朝代变革或更替的独特社会土壤,人生的重大挫折和失败,诗人超众拔群的才能和人生素养。

1.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成为孕育黄粱梦诗歌悲慨特质的土壤。黄粱梦诗歌悲慨美学特质根植于朝代变革或更替的独特社会土壤,人是朝代变革或更替的生力军,同时,朝代变革与更替又对人的思想和经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左右着人的思想。这种思想表现在诗歌里就形成诗歌的美学特质。

王安石是北宋的改革家,新法确立和旧法的废除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背后是新旧两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角逐,这种思想的碰撞与斗争催生了王安石对自我生命的重新关照。王安石在《听人叙黄粱梦》一诗中写道:“邯郸四十余年梦,相对黄粱欲熟时。万事只如空鸟迹。怪君强记尚能追。”首句“邯郸四十余年梦”是指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22岁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签书淮南判官到元丰八年(1085年),王安石65岁被罢相,宋哲宗罢新法,其间历时43年。此句是他43年政治生涯的反思,尤其是对轰轰烈烈的政治变法的追想。第二句引入黄粱梦境,给读者开拓出第二个审美空间来,这是一个情感体验的空间,这样,现实界与非现实界在思想上可以自由出入。三四句既有波澜壮阔的执政回味,又有新法失败的深切惋惜,既有万事皆空的佛境顿悟,又有对逝去时空的珍视和依恋。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与强烈而细腻的人的生命意识相互融合,客观真实的现实体验与黄粱美梦的境界虚拟使得这首诗不仅具备了对人类社会和生命本体的洞见烛照,而且更呈现为一种令人震颤的绝色之美和悲壮之美。

黄粱梦诗人群中,南宋范成大有一首题为《邯郸道》的诗:“薄晚霜侵使者车,邯郸阪峻且徐驱。困来也做黄粱梦,不梦封侯梦石湖。”[11]151初看好像平淡无奇,只是简单的叙事诗,但反复涵咏,就会发现这首诗背后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整首诗分为两个部分,一二句为第一层次是实写,1170年范成大作为祈请国信使出使金国,诗人直写途径邯郸所见之景:夕阳西下,征车凝霜,山路陡峻,行车缓慢,忧思绵绵。第二句中“阪峻”一词值得深思,邯郸地处平原,诗人走的又是官道,应该是坦途,何来“阪峻”一说?细究历史,1170年邯郸道为金国占领区,南宋半壁河山沦陷,作者出使的重任在肩,作者以道路“阪峻”隐喻世态不平,北方沦陷。宋金对峙的历史内容通过“阪峻”一词表现得如奇峰突起,平淡之中别有奇境。三四句为第二层次,是虚写,写自己的黄粱梦境。“梦石湖”一词又费思量,作者号石湖居士,应代指作者的故乡平江府(苏州),乍看写思乡之情,实则不尽然。周汝昌在《范石湖集》前言中写道:“范成大四岁时,金兵渡江南侵,将临安(杭州)、平江(苏州)焚掠一空,其故乡大火五日不息,居民死亡达五十万。”[10]2南宋濒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地处东南的苏州故乡也不安定,所以“梦石湖”应该是以思乡之情为底色的沉重的忧国之思,作者渴盼无论故乡与他乡,不管塞北和江南都能象黄粱梦境一样,饱暖富足,和平安定。这首诗平淡之中见奇崛,朴实之中蕴悲慨,不可多得。如果将这首诗与范成大72首使金纪行诗其他篇章联系起来读,这种家国之思的悲慨,变愈来愈浓烈了。这组纪行诗的最后一首《会同馆》是抵达金国燕山客馆时写的,“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沤浮!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否?”作为使金的信使,范成大怀抱赤诚,将个体生命比况为浮光泡影,以苏武牧羊为楷式,表现了他与国家使命共荣辱,壮怀赴死,敢于献身的爱国情怀,而这种拯救家国的愿想恐怕在邯郸道上就已酝酿成熟了。“困来也做黄粱梦,不梦封侯梦石湖”是一种将个人仕途得失抛却,惟愿天下大同的志向,悲慨磊落,金声玉振!

2.个体的挫折和失败是黄粱梦诗歌悲慨特质形成的外部刺激物。人生的重大挫折和失败是悲慨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往往一些特立独行而又才高于世的人在朝代更易之时,面对纷繁无常的人生,总会产生一种内心纠结的悲慨情怀,挫折与失败是一种外界刺激物,使诗人内心的情感急剧变化、冲撞、矛盾直致超越。

周亮工是黄粱梦诗人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在《题黄粱梦壁二首》中写道:“九度邯郸梦未休,刹那身世等浮沤。先生好梦何曾学?只学云阳世上游。”人生的挫折成为其文学创作的外界刺激物,郁积于胸的痛苦喷薄而出,情真意切,悲慨动人。首句中“九度”一词极言人生的执着,对仕途充满理想,九死不悔!次句“刹那”一词极言顿悟之速,人生执念在瞬间涣然冰释。个体生命的渺小柔弱如同水中浮沤,弹指间消散。周亮工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强烈的逆转?三四句回答了思想上的逆转。作者以“卢生黄粱梦羽化登仙”与“李斯云阳市上受刑”两个典故入诗,开创了两个审美空间,并且使这两个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比况仕途上的理想高扬,美梦中的慰藉和满足,后者委婉道出自己狱中的折磨和煎熬以及即将身首异处的惨烈和悲凉。用典之中有对比,对比之中含象征,诸种表现形式溶入一炉,如羚羊挂角,浑然无迹。他的《题黄粱梦壁》之二也写出了同样的悲慨情绪:“舟中载塔梦辽阳,不信征车返故乡。痛定自悲真自痛,何曾世上有黄粱。”据亮工年谱记载:1656年,亮工以失守漳州下狱,1660年,四月被判斩刑。1661年获释南还[11]100。其身陷囹圄达六年之久,囹圄之灾带来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刻骨伤痛,使得周亮工打破了功名利禄的执着迷梦,消弭了痛苦与欢乐的界线,二者浑一融通。这种顿悟与生命的老死飒然并至,增添和扩张了这首诗的悲慨之美。

北宋的王安石推行新法,历经波折,自熙宁二年(1069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因阻挠新法被贬官外放的朝廷官员达44人之多,其中包括身居要职的欧阳修、司马光、苏辙、富弼、苏轼、文彦博等人[12]210-212,元丰八年,哲宗立,宣仁太后临朝以司马光为门下侍郎,尽废新法,且窜神宗朝旧臣。王安石有一首题名为《梦》的诗,写出了罢相后的的万千愁绪。“黄粱欲熟且留连,漫道春归莫怅然。蝴蝶岂能知梦事,蘧蘧飞堕晚花前。”首句“黄粱欲熟”指的是自己政治改革事业即将成功,所以倍感珍视,此句是对其任相期间坚持理想,鼎故革新之经历的情感回味和依恋,后句言“春归”,隐喻新法将废,旧党临朝,心中平添无限惆怅。三句反弹琵琶,反用庄周物我相通的典故,指出自己的心事无人知晓,末句“蘧蘧”二字写出蝴蝶的活泼动感,以乐境写哀情,将自己的罢相之悲与自然美景融合为一,初读使人不觉悲情,细细品味,悲慨之思,绵绵不断。

3.诗人超众拔群的才能和人生素养是悲慨美学特质产生的重要条件。宋代的王安石、范成大、明代的王世贞、清代的周亮工,都是黄粱梦诗人群体中杰出的代表。关于王安石的超众才能和不凡的个人素养,梁启超已做过评价:“以余所见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其见废者,又大率皆有合于政治之原理,至今东西诸国行之而有效者也。”[12]3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文学才能与个人素养前文已述,正是这些基本因素,使其在变法失败后,能深刻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并将其表现在黄粱梦诗歌中,呈现出一种悲慨的美学特质。

王世贞,字元美,号弇州山人。胡应麟推崇其乐府诗成就不凡:“乐府自晋失传,寥寥千载,拟者弥多,合者弥寡。至于嘉、隆,剽夺斯极。而元美诸作,不袭陈言,独挈心印,皆可超越唐人,追踪两汉,未可以时代论。元美乐府随代遣词,随题命意,词与代变,意逐题新,从心不逾,当世独步。”[13]10《过邯郸吕仙祠》是王世贞乐府诗的代表之作,其诗曰:昔时卢生道邯郸,干谒不止恒苦饥。行逢吕翁为叹息,授之一枕同龟兹。出入将相五十载,觉来黄粱犹在炊。檀槐共斗蝼蚁穴,蕉鹿碾转令人痴,我方梦醒出尘镜,胡为复逐东风迷?汗颜强拜此翁像,拂藓自读唐人碑。误传兹事属剑叟,不识开元年为谁?石炉灰冷燕遗矢,粉面龟坼垂蛛丝。儿童戏偷铁屈戍,鸟鼠争穴青琉璃。呼茶一啜槐影净,黄冠三四前致词。乃闻庙貌出妖竖,彼竖轩帝称天师。鼓唇立嘘寒暑变,弹指能令河岳移,渔阳石媚琢赑屭,上方金软镌罘罳。北门学士促草敕,南省尚书称奉祠。天开电掣妖倏灭,香火岂复前朝时!此公亦作邯郸梦,若遇卢生翻自悲。我从明日挂冠去,蝴蝶由他知不知。这是一篇“随代遣词,随题命意”的乐府诗,全诗意象与典故瑰奇光怪、境界层现叠出,令人耳热目迷。第一部分追述梦境,以一枕黄粱为中心,穿插了南柯梦与蕉鹿梦,词意绵密,诗人主体在现实界与非现实界自由出入。第二部分写实,写吕仙祠荒废景象,其中“燕遗矢”“粉面龟坼”“铁屈戍”等意象怪奇晦涩,语含夸张。第三部分借黄冠道士之口叠出妖竖之丑境,由实入虚,手法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之梦境一节。第四部分跳出纷繁芜杂的思维世界,志向决绝,挂冠归田。耐人寻味的是王世贞在此诗中建立了数个象征体系,并充分发挥象征意象的托义功能,扩张了语义场,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其以诸梦体系象征红尘中的执念,以吕仙祠荒凉实景象征明代现实生存方式的晦暗、怪诞,以妖竖之境象征严嵩父子独霸朝纲、指鹿为马的熏天气焰,以蝴蝶、挂冠之境象征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风标。诗中还隐含了王世贞现实之形象,其父王忬被严嵩父子诬陷致死,他与胞弟世懋誓死抗争并多方奔走,坚守气节,不依附严嵩,傲骨嶙峋。“我从明日挂冠去,蝴蝶由他知不知”正是这种特立独行之精神品格的写照。“乃闻庙貌出妖竖,彼竖轩帝称天师。”嬉笑怒骂,刺世疾邪,酣畅淋漓。他驾驭乐府诗的卓越才能和不阿谀权贵的气节,在黄粱梦诗歌《过邯郸吕仙祠》中呈现为一种激昂慷慨,悲凉超迈的美学个性,使黄粱梦诗歌更为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他:“才学富赡,规模终大。譬诸五都列肆,百货俱陈,真伪骈罗,良楛淆杂。而名材瑰宝,亦未尝不错出其中。”[14]2325的确切中肯綮。

清代周亮工艺术才华卓绝,世人瞩目。他在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其文学创作极其丰富,有《赖古堂诗集》四卷,诗文力矫晚明浮靡轻佻之风,苍凉悲慨,深刻表现了明清易代的真实现状。诗文之外,还擅长书法、绘画、篆刻,并且收藏甚富,著有《读画录》四卷,《印人传》三卷,《书影》十卷,内容翔实,史料价值很大;编纂能力超凡,作品丰富,著有《尺牍新钞》十二卷,《结邻集》十六卷,除了文学之外,还表现出杰出的政治才能,所到之处有政声,受民众喜爱。虽然两陷囹圄,两次被弹劾拟斩,但丝毫没有悲观绝望,积极著述,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卓尔不凡的个人素质。这些优秀艺术素养和个人悲慨的人生经历都通过《题黄粱梦壁》这首诗淋漓地表现出来:“九度邯郸梦未休,刹那身世等浮沤。先生好梦何曾学?只学云阳市上游。”信手拈来的句子,展示了作者丰厚的的史学和佛学底蕴,他将自己身陷囹圄、命悬一线与秦代的李斯相比,用浮沤泡影的佛教术语来诠释人生虚幻,道尽了个体生命的苍凉与悲壮。

黄粱梦诗歌体现了一种悲慨美学风格,它关注个体的生命历程,尤其是对时空有限性的诠释,突出了悲剧色彩,空无、毁灭是诗歌的终极指向,但是,在悲剧之中黄粱梦诗人群将讴歌人的本质力量作为审美的核心,呈现美好的生命过程,推崇向死而生的理想精神,再现生与死、理想与现实、灾难与人性之间的抗争过程,打通了生与死、物与我、理想与彼岸、痛苦与快乐之间的界限与障碍,具有普遍的意义。在中国诗歌美学理论中,没有悲剧范畴,但是悲慨最接近西方的悲剧理论,黄粱梦诗歌的悲慨美学范畴研究,对进一步探索黄粱梦诗人群的生存状况及相关社会内容,对讨论独特历史时空中诗人的精神特征与悲剧意义,有着指引作用。

[1] 陈光唐,杨青峰,梁辰.邯郸名胜古迹历代诗文选[M].邯郸:河北省邯郸市文物保管所,1979.

[2]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3] 孙联奎,杨廷芝.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M].孙昌熙,刘淦,校点.济南:齐鲁书社,1980.

[4]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 张少康. 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6] 张国庆.《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7] 梁辰,张志东.黄粱梦诗词精选[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8] 赖永海 .坛经[M]. 北京:中华书局,2010.

[9] 阮阅.诗话总龟[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0] 范成大.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 孟晗.周亮工年谱[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 梁启超.王安石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13] 郦波.王世贞文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4] 纪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猜你喜欢
黄粱梦邯郸美学
仝仺美学馆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盘中的意式美学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黄粱梦里
黄粱梦里
邯郸在哪里?
村霸画像
杂文选刊(2018年5期)2018-05-09 06:01:18
纯白美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
黄粱梦:邯郸市黄粱梦镇吕仙祠及庙会的命名
“妆”饰美学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6:36
清代邯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