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阐述广西独立学院办学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广西独立学院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广西 独立学院 成效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02-04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产物,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已走过10余年的发展历程。该制度设计成功嫁接了社会资本与公办高校的双重优势,既引进了母体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使独立学院从办学伊始就具有较高起点,又引入了社会资本,扩大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广西独立学院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已成为广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全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扩大规模、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广西独立学院办学成效显著
近年来,广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发展,8所独立学院办学成效显著,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广西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截至2015年底,广西共有独立学院8所,北航北海学院也在恢复谈判之中。在校生接近9万人(最多的接近12000人,最少的8000多人),占普通本科院校在校生的8%。主要表现在:
(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办学,8所独立学院在办学规模上取得了很大进展,校均在校人数达10317人,其中在校生人数最多的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达11985人,最少的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也达8165人,8所独立学院中已有5所成为名副其实的万人大学。校均占地面积614.5亩,其中面积最大的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占地931亩(其中大校名下595亩),面积最小的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占地300亩。校均校舍面积21.24万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积最大的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达31.32万平方米,已达到《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的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和生均宿舍面积要求。最小的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也达5.68万平方米。校均教学行政用房12.8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达18.96万平方米,最小的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也达6.08万平方米。专任教师人数校均494人,其中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拥有专任教师650人,除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193人外,有6所学院专任教师人数达500人以上,基本达到《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人数要求。校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5100.74万元,其中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教学仪器设备值达6631.14万元。校均图书77.62万册,其中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拥有图书96.3万册。从办学条件上明显可以看出广西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详见表1)。
(二)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10多年来,各独立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学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思想,确立多元化的人才质量观,实施多样化的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多种成功成才的机会和途径,取得了良好的办学质量。
一是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各独立学院秉持优势与特色办学,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例如,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内涵式发展”包括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工程、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推进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学生素质提升工程等六项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人才培养质量主要表现在:招生报到率、就业率逐年攀升,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提高。2015年8所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一些学院通过对招聘单位电话、邮件等形式的回访以及单位二次进校招聘时的反馈,了解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都比较满意;学生在校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比赛,分别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FSC大赛)、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国际国内知名赛事中斩获佳绩;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连续多年进入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其中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的《挑大學 选专业—— 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独立学院版)》排名为第二十四名)。
二是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学科结构不断优化。8所独立学院办学之初一般仅有几个专业招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独立学院本科专业一般都在30个以上。2002年,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仅仅开设了5个专业,到2015年已经开设39个本科专业。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5年开设的本科专业就达到40个。各学院专业设置基本形成以特色专业为主导、与母体院校错位发展、“工、管、经、文、理、艺”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专业体系。
三是科研立项不断增多,注重成果转化和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近年来,8所独立学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等项目立项上不断突破,在学术专著、期刊论文发表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专利申请,尤其是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例如,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教改立项项目19项,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省部级奖项7个,专利4项,出版专著2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5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3项,自治区级课题74项(其中自治区教改项目52项),发表论文815篇(其中核心157篇)。
(三)办学模式不断创新。近年来,各独立学院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新型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一是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一些独立学院纷纷与国内企业合作实施“3+1”培养模式(即在学校学习3年、合作企业实践培养1年),从而提升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通过与区域社会的标杆企业搭建产学融合的实践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全职实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在编辑出版学、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等5个专业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二是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不断探索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在教师交流与培训、学生交换培养等方面与国外知名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实施“3+1”联合培养模式(即国内培养3年、合作的国外院校培养1年)、攻读国外高校研究生等。办学模式上的创新举措对于拓展学校的办学视野、改善自身办学条件、提升学生素质有很大帮助。
三是实施“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足量实践实习”,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专业理论基础、专业知识结构、教学环节上坚持“本科”教学要求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和强化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实施“专业教学中强化外语学习+国外专业实习实践”,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培养适合广西与东盟经济合作人才需求的跨国人才培养模式。
(四)办学特色不断凸显。具体如下:
一是地域特色。一方面各学院在坚持公益性办学理念的同时,将办学的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结合所在区域的产业特点,走出了一条既依靠产业又服务当地产业的特色化路子。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坚持“立足柳州、服务广西、转型发展、创造特色”的办学思路,确立把学校建设成为与广西产业特别是与柳州汽车、机械支柱产业深度融合,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就是将柳州的地域特点、产业特点融入办学中的体现。另一方面各学院依托广西面向东盟的地缘优势,充分挖掘办学潜力,开设一些语言类专业,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二是专业特色。各学院充分抓住中国—东盟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历史机遇,结合广西“14+10”(14个千亿元产业及10个新兴产业)规划来优化专业设置。8所独立学院在设立之初基本上只有几个与母体院校错位发展的特色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上每个学院的专业设置都在30个左右,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各学院往往以自己的特色专业为龙头,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在以电子信息学科等龙头专业的带动下,实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的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为广西民办高校重点专业,药学专业为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专业特色非常明显。
三是人才培养特色。与研究型大学不同之处在于,独立学院更多的是将办学定位在为社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8所独立学院基本上都是在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坚持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广泛开展与区内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在专业设置上对接社会和企业需求,坚持走独立学院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知识结构方面,既重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作用,又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交叉学科和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形成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复合性知识结构。在能力结构上,坚持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打好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开拓跨国培养渠道,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和适应国际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能力,形成具有“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四是国际化特色。为了不断提升办学水平,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各学院近年来都重视走出一条国际化的特色发展路径,在师资培养、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探索合作模式。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与7个国家和地区的18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语言类专业等14个专业中实行国际化教育,每年有近500名学生到国外高校学习。办学13年来,累计输送3000名学生出国学习与深造。
(五)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具体如下:
一是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截至2015年底,各学院校均专任教师494人,在教师配置总量上基本达到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要求。
二是师资队伍结构渐趋优化。作为学院发展的关键,一直以来,各学院注重对师资队伍的培养。采取“低职高聘”、“中青年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拔尖人才培養”等人才计划,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培养教师的科研、教学与实践能力,注重“校企合作”“政校合作”,增强教师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素质。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活动,参加横向课题研究,提高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重视培养和稳定骨干教师队伍,促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的形成。关心教职员工生活与工作,真正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二、广西独立学院办学问题透析
(一)政策“缺位”,发展前景不明朗。具体如下:
一是缺乏对独立学院性质的界定。2008年,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决定用5年时间在全国推进独立学院的规范设置。目前,全国共有266所独立学院,先后已有60所通过转设成为独立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实现规范设置,但尚未启动国家级规范验收工作,使得广西独立学院规范设置工作进度放缓,政府各项支持政策不能及时跟进。对独立学院来说,一方面学校性质不够清晰,“既公又民”的混合所有制体制,使独立学院陷入公办民办“两不靠”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办学主体地位落实不够,由于性质不清晰、管理体制不明确,独立学院无法真正享有与普通民办本科高校同等的办学主体地位。也就是说,独立学院发展前景不是很明朗,五年过渡期已过去,但教育部目前还没有下文明确。据了解,浙江省两所独立学院已验收并上报材料,但两年过去了,至今还没有下文。
二是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由于政府在应用技术型大学招收专本衔接的高职高专优秀毕业生时缺乏专项扶持政策,加上学费过高等原因,导致很多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优秀毕业生放弃就读独立学院,这导致职业教育直通车的实施比较困难。
(二)土地问题难解决,规范验收难达标。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五款“(举办独立学院)不少于500亩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或国有土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独立学院规范验收工作的通知》精神,独立学院名下至少要有500亩土地(目前广西仅有鹿山学院、信息科技学院、博文管理学院3所独立学院达标),但生均都不达标。其他学院校园占地面积小,新增土地指标难度大,生均占地面积差距较大。此外,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也不足;征地难度大。如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目前学院生均占地40.62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9.36平方米,离教育部规定的生均占地59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6平方米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学院二期建设用地约300亩虽然已取得用地批文,学院也积极推进征地工作,并于2013年7月向当地政府预付2000余万元征地款,但由于种种原因,拿地仍无时间表。
(三)资产过户陷困境,学院产权不独立。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规定,独立学院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资产,土地规模应在500亩以上。如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目前使用的300亩土地是广西民族大学2006年底校长办公会决定交由相思湖学院使用的,土地证属广西民族大学,曾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办理土地过户,因为土地政策、国有资产转移等复杂问题一直无法过户,资产也没办法过户。此外,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占地面积不到300亩,且属广西大学,学院资产同样不能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
(四)办学经费来源单一,学院转型发展遇瓶颈。由于独立学院发展较快,校园扩建和规模扩张所需要经费投入越来越大,再加上独立学院面临转型发展、规范验收以及转设等诸多工作,对办学资金的需求较大。例如,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原规划在南宁市仙葫经济开发区购置336亩土地,已取得建设规划许可证。目前,已完成近60亩土地的征地工作,但剩下270多亩土地现在的购置价格为92万元/亩。独立学院办学自收自支,完全依靠学费办学,医学类独立学院办学成本已经较高,过高的土地购置费,使学院办学遭遇瓶颈。国家财政扶持力度较弱,加上自治区财力有限,对独立学院投入也较少,各学院所有办学资金包含日常运作、科研经费、实验室建设、学科发展等,基本来自学院自筹资金,来源比较单一,有些大校抽调资金较多,导致学院发展经费严重缺乏。
(五)身份“缺失”,师资队伍不稳定。由于独立学院性质不明晰,独立学院的教职工没有事业编制,除了工资收入,无法享受住房等其他福利政策。目前,独立学院的工资待遇距离公办高校还有较大差距,教职工没有归属感,人才流失率较高,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师资少、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欠合理。辅导员队伍存在“三低一乏”现象,容易受薪资水平、考核制度、晋升机制等因素影响,稳定性差,缺乏主人翁意识,给独立学院的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例如,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由于教职工市民待遇未能落实,住房、子女入学等各类优惠政策在院编教职工身上得不到体现,给学院发展带来隐患。
三、促进广西独立学院发展的建议
(一)国家层面。具体如下:
1.建议教育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独立学院的性质,确定独立学院的责权利以及独立主体地位。落实独立学院和公办学校同等的政策和地位,在教学、科研、培训、住房、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民办高校同等待遇。特别对处于西部经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独立学院教师的工资待遇给予适当补贴。
2.建议教育部尽快出台独立学院规范验收的相关政策,让独立学院明晰未来的发展方向,合理引导、科学规范独立学院的发展。在办学条件如生均土地、生师比、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等指标方面,出台有别于公办学校的标准。
3.建议教育部出台相关规定,允许独立学院多样化发展。按市场规律运行,鼓励优胜劣汰,不应设定一套同样的标准进行限制。院校评估应该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办学质量、效果、效益为评价核心,而不是以办学基础设施为核心。加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放宽专业设置审批条件,准许兴办与产业对接紧密、市场需求旺盛的特色专业。鼓励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
(二)自治区层面。具体如下:
1.建议在教师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独立学院更多的政策倾斜。
2.建议加大对独立学院的财政支持和保障力度。一是财政补助。享受同级政府对民办教育的财政补助政策,享受与公办高校一样的自治区财政补助政策。二是自主收费。在公开办学成本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学费和住宿费收费标准。三是税收优惠。在校园用地、房产以及提供学历教育取得的收入等方面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政策,在建设规划、用水、用电、用气、排污等方面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收费优惠政策。四是项目开放。教育行政等部门安排的学科专业等竞争性项目对独立学院实行完全开放,支持鼓励申报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支持申报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五是队伍建设。自主聘任教职员工,自主评聘教师专业技術职务,落实社保待遇,同等享受当地人才引进政策。
3.建议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独立学院办学土地问题,多方解决学校土地指标和土地使用、校舍产权等证照。在土地购置方面,希望自治区政府能够出台政策规定,给予独立学院与公办高校同样的土地购买优惠政策,支持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缩小独立学院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图书拥有量等方面与《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的差距。尽快出台文件确立独立学院主体地位,理顺独立学院体制机制,完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征地工作进行督察问效,或在下达用地批文同时下达土地交付时间,促进用地指标的落实。
(三)学校层面。具体如下:
1.建议各学院加强教职工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要求,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组建、优化教学团队。完善人才培训提升机制,多渠道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2.建议各学院在条件成熟时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国内外短期培训等多层次教育形式,拓展学费收入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鼓励捐资助学,扩大办学经费来源;积极争取公共财政支持;加强管理,勤俭办学,缓解办学经费不足的压力。
3.建议各学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各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实施质量工程提升计划,以优势、新兴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引导独立学院明晰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强化学科专业特色,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提高独立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独立学院要明确自身发展的整体思路,优化专业结构,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来体现办学特色,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
【作者简介】蒋国平(1967— ),男,广西全州人,研究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展规划处调研员、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