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丽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用药经验菁华

2017-02-27 09:49占方敏罗秀丽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肿瘤临床患者

占方敏,罗秀丽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罗秀丽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用药经验菁华

占方敏1,罗秀丽2*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介绍罗秀丽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用药经验,其临证时强调以扶正为主,兼以驱邪、中西医结合治疗、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具体用药根据患者病情、时令气候及病邪特点随症加减、灵活化裁。

恶性肿瘤;中医药;经验总结;罗秀丽

罗秀丽教授是湖北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罗老师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受到中医文化的熏陶,有着深厚的中医知识底蕴,求学期间又打下了扎实的西医基础,从医3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临床效果颇佳。笔者有幸跟师2年余,现将罗老师治疗恶性肿瘤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1 以扶正为主,兼以驱邪

罗老师认为肿瘤的发生基于正虚邪实,“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基础,正气亏虚不外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肿瘤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常常因虚致瘀,因虚生痰而形成虚实错杂证。如气虚的患者无力推动血行,血液瘀滞进一步阻碍气机的运行,使机体正气无力送达全身以抵抗外邪的入侵;阳气虚的患者温煦功能不足,痰湿、水饮蓄积,留于体内,日久难去,形成实邪肿块。正气亏虚时外感六淫之邪更易入侵,外邪的侵犯进一步损伤机体的正气,且与内在的病理产物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最终导致痰、瘀、湿、热、毒互相胶缠,积聚于脏腑经络、皮里膜外,形成肿瘤。罗老师认为肿瘤患者大多存在免疫缺陷,中药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扶助正气,固本培元,增强机体自身抵抗外邪入侵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近年来,免疫治疗在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里异军突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异成绩,它同样是通过刺激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即激活患者体内的T细胞,使其有效识别并杀灭肿瘤细胞[1],来达到抗肿瘤的目的。而且免疫治疗药物PD-1抗体是FDA首次批准不以肿瘤部位为参考,仅依靠生物标志物进行治疗选择的药物,这与中医数千年来倡导的异病同治理念不谋而合。因此,罗老师认为,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扶正尤为重要,它贯穿于整个疾病治疗的始终。在疾病的初期或发展的某一阶段,邪实偏盛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合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清热利湿、以毒攻毒之品可适当控制肿瘤的发展。

临床上罗老师常用的扶正类药物如下,患者老年体弱或术后、放化疗后气虚自汗、盗汗者,常用玉屏风散加味以益气固表止汗,具体药物如下:黄芪、炒白术、防风、五味子、浮小麦等。术后气血两虚或患者体质虚弱者,常以补中益气汤加味,药物组成如下:黄芪、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甘草、当归、枸杞子、首乌、生熟地、陈皮、柴胡、升麻等。放化疗后骨髓抑制严重者,常加用红参、红芪、花生衣等补气益血摄血。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者,多用淫羊藿、巴戟天、续断、杜仲、菟丝子等补肾助阳,益肝肾强筋骨,肾虚尿频或脾虚便溏泄泻时常加用山药、山茱萸等补益脾肾,收敛固涩。肝肾阴虚,多用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以滋补肝肾,乌须明目。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扶正类中药不仅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其对癌细胞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杀伤力,可以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肿瘤血管的生成等多途径发挥治疗作用[2]。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罗老师认为,对于肿瘤的治疗,西医和中医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早中期患者,结合其年龄、体质及具体病情,争取行根治性手术,再根据具体情况配合放化疗,可使部分患者获得根治。中晚期患者,大部分丧失了行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部分可行姑息性手术。临床上根据肿瘤的具体部位、侵犯范围、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分子分型等,选择放疗、化疗、介入、靶向或免疫治疗等。此时配合中药治疗,不仅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还可通过扶助正气,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加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的疗效,且可帮助术后患者加速恢复,提高对后续治疗的耐受性,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治疗目的也在发生转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被重视。目前,越来越多的西医学者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系统性疾病,与中医一贯强调肿瘤是一种局部属实,全身属虚的全身性疾病观点相一致[3]。对于晚期患者,临床治疗不再一味地追求杀灭体内所有的肿瘤细胞,而是力求让肿瘤与机体正常组织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提倡带瘤生存。罗老师认为中药对于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有独特的优势,不管在微观还是宏观上,对于控制肿瘤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大大延长带瘤生存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临床上对于术后气血亏虚的患者,罗师常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可固本培元,促进患者机体恢复。放化疗后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纳食差,常用炒白术、砂仁、木香、鸡内金、焦楂等健脾化湿、消食和胃。对于行腹部或盆腔手术后引起的肠粘连、肠梗阻,罗老师常用防风、炒白术、陈皮、白芍、五味子加味,对于消除患者的腹胀、腹痛或大便不调每有良效。乳腺癌、肺癌、食管癌的患者行放疗后部分会出现放射性肺损伤,罗师善用芦根、桃仁、薏苡仁、冬瓜仁等清肺化痰、逐瘀排脓。大部分化疗药物都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且淋巴瘤和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易引起乙肝病毒的再激活,临床上常在抗乙肝病毒的基础上加用云芝、姜黄,可起到保护肝脏和抗病毒的作用。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后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大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后续生存质量,罗师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善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止渴,取银翘散之义[4]。癌性疼痛是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西医常用的三阶段止痛药物只能控制部分患者的疼痛,且不良反应常见,临床上配合中药止痛,不仅可缓解患者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还可减少患者的心理及经济负担。罗师常用蜈蚣、全蝎、水蛭等虫类药通络止痛[5],对于气滞引起的疼痛,常配以草药八月札、徐长卿等行气止痛。八月札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软件散结之功,临床上不仅可起到止痛功效,对于结肠癌、肝癌、胃癌也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6]。

3 辨病与辩证共举

辩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而辨病论治是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进行相应的诊断或特异的治疗。同一疾病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证型,辩证论治是解决该疾病在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而一种疾病的发生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辨病论治能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有利于从整体性上考虑其治疗的方法。因此,临床上罗老师主张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正虚邪实,机体正气虚弱,日久不仅自身易形成痰浊、瘀血、湿毒等病理产物蓄积体内,外邪也易趁虚入侵,进一步损伤人体正气,与内生之邪互相胶缠,形成积证。但不同部位的肿瘤因脏器的功能属性不同,常见的证型及用药特点亦不相同。例如大肠癌患者湿热蕴结证多见,多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常用大血藤、败酱草、土茯苓等。罗老师认为胃癌、乳腺癌、肝癌的发生与情志的关系密切,肝郁气滞证常见,常治以疏肝解郁,柴胡、枳壳、白芍、香附、郁金、薄荷等多用。头面部为诸阳之会,故头面部肿瘤常见热毒壅盛证,多用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连翘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脑部虽位于头面部,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一般的外邪很难入侵,普通药物也难以抵达颅内。罗师认为脑瘤的发生主要与“痰、瘀、热毒、虚”有关,病邪位于脑络,临床上常用虫类药如蜈蚣、全蝎、僵蚕等,虫类药味辛通络,善剔络邪,且有解毒散结之效。配以草药丝瓜络、路路通加强祛风通络之功,临床效果颇佳。对于常见抗肿瘤药物的选择,罗老师亦有独到的见解,例如肺癌常用抗肿瘤药:石上柏、仙鹤草、藤梨根、猫爪草、树舌。乳腺癌常用藤梨根、金刚藤、天葵子、白英、猪殃殃、仙鹤草。胃癌常用藤梨根、石见穿、山慈姑、蜈蚣、水蛭、鳖甲。结直肠癌常用土茯苓、龙葵、蛇莓、山慈姑、半枝莲、蛇舌草。肝癌常用鳖甲、全蝎、蜈蚣、昆布、海藻等。脑瘤常用藤梨根、蛇六谷、蚤休、蜈蚣、全蝎等。

4 临床用药举隅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其发生不仅与患者自身的体质有关,也与其所处的环境、时节及气候有关。例如,江南地区多湿热,北方多燥寒,春季及长夏季节雨水多,湿邪盛,秋季燥邪偏盛,冬季寒邪偏盛。故罗师临床上用药根据三因制宜的原则,雨季湿邪偏盛时重用芳香化湿之品,如藿香、厚朴、苍术、佩兰、薏苡仁、砂仁等。湿易困脾,影响脾胃的运行,且脾虚亦是肿瘤发病的一个重要内因,脾为生痰之源,脾虚运化失常,导致水湿痰饮内生,内外湿邪相互胶着,形成痰湿证。痰湿停于不同的部位,临床表现也有差异,例如痰湿阻肺,患者常感胸闷、咳嗽、喘气不适;痰湿停于脾胃,则引起食欲欠佳,恶心欲呕,胃脘痞闷;位于皮下,则常引起脂肪瘤或皮下结节;痰湿位于头面四肢,常见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痛。罗老师临床上多用法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等燥湿化痰、行气除满。湿邪留滞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故常配伍理气行滞之品,如陈皮、枳壳、木香等。痰湿均为阴邪,易伤阳气,常加用辛热之干姜温中散寒,既散脾胃之寒,又温脾胃之阳,且能温肺化饮。秋冬季节,气候由凉转寒,阴盛阳衰,故常配伍鹿角霜、淫羊藿、巴戟天温阳散寒,寒甚者可酌加附子、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同一病邪在不同部位临床用药也不尽相同。如热邪在肺,罗师常用黄连、黄芩、知母、杏仁等,痰热壅肺、咳喘甚者,常加用鱼腥草、枇杷叶、浙贝。咳喘痰多,无论寒热,可用紫菀、冬花、白前等润肺化痰止咳,寒热并兼。热盛伤阴者,可用玄参、麦冬等清热养阴生津。热邪在脾胃、肠道等消化道时,常用黄连、黄芩、干姜、法半夏,取半夏泻心汤之义,寒热并调,辛开苦降。因“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为阴脏,脾虚易湿盛;胃为阳腑,胃病多热盛”故脾胃为病,多见寒热错杂之证。治以寒热并用,每得良效。热邪在下位于肾脏、膀胱时,常用黄连、黄柏、黄芩、知母、淡竹叶等清热利湿,泻火养阴。罗师指出清热利湿之品苦寒易伤胃气,临床不宜久用,中病即止。

5 病例简介

患者江某某,男,75岁,2014年12月23日初诊,患者2014年7月份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带血,未在意,因症状仍未缓解,8月至医院行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新生物,病检高度怀疑乙状结肠腺癌,未予处理,9月7日出现鲜血便遂至协和医院就诊,9月9日腹部+盆腔CT示:乙状结肠管壁不均性稍显增厚并走行僵硬,周围肠系膜淋巴结增多增大,无手术禁忌症,于9月11日腹腔镜辅助下乙状结肠根治术,术后病检示:乙状结肠(距肛门18-21 cm)中分化腺癌侵及肠壁全层,肿块大小4 cm×3 cm,肠系膜淋巴结15/32枚癌转移。乙状结肠及直肠端未见癌累及。癌组织K-RAS基因检测未见突变,术后行希罗达化疗过敏,遂未继续行放化疗,至我院门诊寻求中医药治疗。术后常感下腹胀痛不适,时有肛门坠胀,大便(2-3)次/d,偶有大便带血,小便正常。精神睡眠可,饮食一般。舌淡,苔薄黄,脉弦。西医诊断: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术后pT3N2M0。中医诊断:肠积。证属肝郁脾虚,治以抑肝扶脾配以清热解毒利湿。处方:防风15 g,炒白术15 g,白芍20 g,五味子15 g,败酱草30 g,大血藤30 g,金刚藤30 g,天葵子10 g,仙鹤草30 g,半枝莲15 g,蛇舌草15 g,八月扎10 g,制香附15 g,云芝20 g,生地榆20 g,蛇莓30 g。1付/d,水煎服。患者服7付药后,腹胀痛、肛门坠胀缓解,大便每日3-4次,舌淡,苔白,脉弦,在原方基础上加用苍术15 g,薏苡仁30 g,升麻10 g,加强健脾燥湿,祛湿止泻之功,患者服用14付后,大便恢复正常,腹胀痛、肛门坠胀明显好转,后定期门诊复诊。罗师以扶正祛邪为大法,根据具体的兼证辩证加减,并酌加加味西黄丸中成药治疗。患者随诊至今,定期复查,病情稳定。

[1] 谭佳妮,沈卫星,程海波.PD-1/PD-L1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2):174-175.

[2] 樊慧婷,林洪生.扶正中药治疗肿瘤的基础研究现状[J].世界中医药,2014,9(7):825-827.

[3] 程海波,姚志华.中医肿瘤“带瘤生存”学术思想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6):1 436-1 437.

[4] 刘倩,罗秀丽.银翘散加减方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腔黏膜损伤29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2):43-44.

[5] 曾鹏,罗秀丽.罗秀丽运用虫类药治疗癌性疼痛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7,39(2):28-29.

[6] 陈龙全,田卯凤,高博,等.土家名药八月札的应用现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32(1):61-62.

占方敏,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

罗秀丽,女,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

R273

A

1008-8164(2017)04-0056-03

2017-06-18

责任编辑:牟冬生

猜你喜欢
肿瘤临床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ceRNA与肿瘤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年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