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医结合浅谈肥胖相关性肾病

2017-02-27 09:49王婷婷郭兆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蛋白尿肾小球硬化

王婷婷,郭兆安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中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从中西医结合浅谈肥胖相关性肾病

王婷婷1,郭兆安2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中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肥胖引起的先天之本-肾脏的损害称之为肥胖相关性肾病(ORG),ORG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涉及的方面相当广泛;临床以蛋白尿剧烈增加为主;单独西医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减慢ORG的进展。本文通过复习文献本着从ORG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作一综述。

中医;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病机制;防治

肥胖所引起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脂质沉积、胰岛素抵抗、全身RAS系统激活均会导致蛋白尿和水肿等肾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称之为肥胖相关性肾病(ORG)[1]。根据症状中医将其可归为“水肿”、“肥胖”、“关格”、“溺毒”、“精微下泄”范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我国人群低体质量的优势消失,肥胖人群不断增加,肥胖可导致五脏六腑的疾病[2],伴随肥胖而来的心、脑、肾疾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ORG的发病率近年来增长速度更是不断提升,对临床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单纯的西医治疗只能延缓ORG的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断该病的发生发展,临床效果并不显著,而中医治疗可以从根源上杜绝本病的进展,但是作用缓慢,西医的结合治疗可达到标本兼治,治病求本的作用,本文从ORG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作一综述。

1 发病机制

1.1中医病因病机ORG发病与脾肾密切相关,根本病机是脾肾两虚,痰瘀交阻。《景岳全书·杂证谟》云:“阴脏之病,皆能生痰,均由脾肾。盖脾主运化水湿,湿动为痰;肾主水,水泛为痰。故痰之化在脾,而痰之本在肾。饮食失节,过食油腻甘甜可伤及脾胃,脾胃运化职责失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散布,则痰湿由内而生,导致人体肥胖。阴阳失衡也会伤及脾脏,气为血之帅,气能行血,人体过于安逸,脾胃呆滞,运化无力,脾气不能散精,则化为痰浊[3]。故先哲有云:“脾为生痰之源”。所以脾胃虚损与本病相关。肾主为封藏之本,父母受之不足而肾虚,肾失于封藏则会导致脾胃失于运化,痰湿滋生,导致ORG。肾主水,肾为生痰之本,所以痰湿的产生不离脾肾。因此在治疗上可以从脾肾论治,通过补益脾肾,祛痰排浊,从根源上杜绝痰浊的生成,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2西医病机从西医而论ORG发病机制不明确,但主要与血流动力学障碍、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紊乱、炎症因子等有关,同时有研究表明[4]足细胞损伤在ORG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的作用。

1.2.1 血流动力学改变 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肾小球三高及肾血流量增加。肥胖和超重者心输出量加大且心率加快,前负荷加重,组织供血量增加,动脉压升高。可见肥胖导致肾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动脉压升高。肾血浆流量(RPF)增加,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滤过功能受损,对大分子蛋白失去敏感性,引起蛋白滤过明显增多,使蛋白排出增加,并最终导致肾脏功能及结构的损害[5]。

1.2.2 代谢综合征肾损害 肥胖相当于代谢综合征的发动机,胰岛素抵抗为其关键枢纽而引起代谢紊乱征候群,包括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等[6-7]。代谢综合征的中心性肥胖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压可引起肾损害毋庸置疑,其损伤机制是高血压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即高血压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肾损害。高脂血症导致肾损害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8],即肾小球脂质的沉积、肾小球硬化和上皮细胞的损伤。而且中心性肥胖患者由于体内脂肪压力对肾脏形成机械压力,导致肾组织局部缺氧,引起肾损伤。肥胖患者常伴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在ORG发病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胰岛素抵抗引起出球小动脉收缩,跨毛细血管压梯度增加,最终导致ORG的发生[9]。

1.2.3 脂肪因子 抵抗素属于脂肪因子,是非常关键的纽带,连接了代谢信号、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起重要作用。对ORG的发生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脂联素也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蛋白,是蛋白尿的关键调节因素,脂联素通过激活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对足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激活AMPK可调节足细胞氧化应激状态降低蛋白尿[10]。但是肥胖患者血中的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不能发挥激活AMPK的作用,从而起不到降低蛋白尿的作用。最后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加重肾脏损伤。

1.2.4 炎症因子 从代谢角度讲肥胖属于代谢性疾病,但它也属于一种炎症性疾病,表现为时间长且具有持续性的低度炎症状态。肥胖患者体内炎症、免疫基因上调。白介素-6(IL-6)通过可诱导肿瘤坏死因子(TGF),增强局部炎症反应,活化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加重肾组织的损伤[11]。 TGF-β1可促进纤维细胞合成胶原成分,促进细胞凋亡,对肥大细胞具有强大的趋化作用[12],是极其重要的致纤维化细胞因子,在ORG引起的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5 足细胞病变 肾小球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是足细胞及足突间裂孔隔膜(slit diaphragm,SD),所以足细胞受损,滤过膜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就会被破坏,因此就会形成蛋白尿。Podocin是足细胞的生物学标记物,是一种与滤过屏障有关的跨膜蛋白,也是肾小球SD的主要成分之一。杜鹃等[13]研究发现Podocin蛋白表达减少会导致肥胖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受损,因而形成蛋白尿。足细胞对机械压力相当敏感,高于机体其他系统的血管床,肾小球的高灌注状态,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区扩大,足细胞不能适应其改变,可直接造成足细胞的机械损伤。实验观察发现[14]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越低则尿蛋白量就越高,两者呈负相关,所以足细胞改变是蛋白尿形成的基础,足细胞脱落导致蛋白尿产生,蛋白尿进一步加重足细胞的损伤,加重肾小球硬化,因此指出肾小球足细胞与活动性ORG的严重性相关。

2 诊断及临床表现

ORG起病不明显,多见于体质量指数大于40 kg/m2的超重肥胖者。ORG发病率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ORG早期可出现微量白蛋白,随病情进展蛋白量逐渐增加,通常无明显低蛋白血症和水肿。且尿蛋白以中分子居多,部分患者可见镜下血尿。诊断标准:①超重或肥胖(BMI≥28 kg/m2,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②尿常规检查有微量白蛋白尿或大量蛋白尿;③血清胱抑素(Cys C)升高也是反映早期 ORG 肾损害的较灵敏的指标[15];④患者常伴有高血红蛋白血症和网织红细胞增高。

3 治疗进展

3.1中医治疗ORG中医的发病机制是脾肾双亏,痰浊瘀阻,治疗上要重视补益脾肾,杜绝痰浊生成之源。同时,辅以化痰祛浊治病之标。临床研究发现[16]健脾安肾方配合针刺在治疗ORG方面,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郭文岗等[17]研究发现健脾益肾、理气活血化瘀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ORG临床疗效好,能降低24 h尿蛋白,在保护肾功能,降脂、降低体重指数、腰围方面疗效显著。“微炎症状态”属于中医学的“毒损肾络”等范畴,宁志春等[18]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发现加味升降散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拮抗炎性细胞因子、免疫调节来改善ORG患者微炎症状态,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抑制微炎症反应,达到延缓ORG患者进展的目的。

3.2西医治疗

3.2.1 健康教育 有关研究表明[19]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改善ORG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营养师会因人而异,帮助寻找个体肥胖的原因,并制定属于自己体质量的控制方案,定期进行监督、营养咨询和指导,让患者真正认识到疾病,了解疾病的可防可控性。饮食调整的目的是维持机体本身对能量需求,而且同时又不会增加肾脏负担、并且体质量逐渐减低。[19]

3.2.2 减少尿蛋白 尿蛋白加重的同时也会损伤肾脏,所以减轻尿蛋白也是治疗的重中之重。高血压肾损害导致尿蛋白增加,应用ACEI/ARB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减少蛋白尿,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

3.2.3 改善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患者采取降脂治疗,食用低脂食品:如各种瘦肉、牛奶、蔬菜等,尤其是多摄入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运动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提高体内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于甘油三酯的运输和分解,从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口服降脂药,例如他汀类:如洛伐他汀等,这类药物主要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中度降低甘油三脂,并有抗动脉硬化效应。适用于治疗以胆固醇升高为主及混合型高脂血症。贝特类:例如吉非罗齐,主要降低甘油三脂、兼降胆固醇,适于高甘油三脂血症。

4 展望

目前,对ORG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在肥胖患者中,肾脏既是一个排泄器官,还是肥胖相关性疾病发生的重要靶器官,在此基础上发生的蛋白尿,可加速肾脏病的进一步恶化,单独的西医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迄今ORG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亦缺乏特异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期延缓肾功能恶化,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然而从中医角度辩证即是“脾肾亏虚,痰浊滋生”。痰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于ORG发生发展的始终。研究发现[ 14 ]中医之痰与肾小球硬化有密切关系,痰是肾小球硬化进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肾小球硬化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应深入研究ORG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痰浊致病病机理论的相关性,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ORG的作用机制,可丰富中医药防治ORG病机理论学说的内涵,旨在以中医治疗为主,西医治疗为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ORG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1] 王沛,陆晓青,王源春.代谢综合征合并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19(30):2 749.

[2] Xu H.Obesity and metabolic inflammation[J].Drug Diseov Today Dis Mech,2013,10(1/2):21.

[3] 刘成福,王小琴,范为民,等.从脾肾论治肥胖相关性肾病[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2,4 (5):268.

[4] Darouich S,Goucha R,Jaafoura MH,et al.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besity-associated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J].Ultrastruct Pathol,2011,35(4):176-182.

[5] Chagnac A,Weinstein T,HermanM,et al.The effectsofweight losson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with severe obesity[J].J Am Soc Nephrol,2003,14(6):1 480-1 486.

[6] 金雪梅,陈灏珠.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概述[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54- 56.

[7] 于杨,刘兆平,王新华,等.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6):1 262-1 265.

[8] Wang ZW,Jiang T,Li JP,et al.Relation of renal lipid metabolism,Lipid accumulation and glomer ulscle rosis in FVBdb/db mice with 2-type diabetes [J].Diabetes,2005,54(8):2 328-2 335.

[9] 尹懿,王明.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4,35(22):3 596.

[10] 方明珠,徐艳秋.AMPK与肥胖相关性肾病[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6,38(6):72.

[11] Antuna-Puente B,Feve B,Fellahi S,et al.Adipokines:The missing link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besi-ty [J].Diabetes Metab,2008,34(1):2-11.

[12] Li Mo,Wan YY,Sanjabi S,et a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g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J].Annu RevImmunol,2006,24(1):99-146.

[13] 杜鹃,朱安峰,宋东明.Podocin在肥胖相关性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4,8(11):2 112.

[14] 谭会斌,淑霞,杨林,等.足细胞损伤在预测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生中的价值[J].临床荟萃,2008,23(8):564.

[15] 周艳,张田,王春艳,等.早期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C水平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2):39.

[16] 田力铭,王兴,郝玉杰,等.健脾安肾方联合针刺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34 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14):1 218.

[17] 郭文岗,王映林.健脾益肾理气活血化痰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30例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5,12(3):85.

[18] 宁志春,张淑红.加味升降散联合针灸对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7,35(1):84-85.

[19] 杨燕,蒋琦,张凤,等.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4):39.

王婷婷,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医防治肾系疾病。*

郭兆安,男,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防治肾系疾病等方面的研究。

R692

A

1008-8164(2017)03-0059-03

2017-05-31

责任编辑:牟冬生

猜你喜欢
蛋白尿肾小球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