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的边际品性及其超越

2017-02-27 14:47翟贤亮葛鲁嘉
关键词:品性边际本土化

翟贤亮 葛鲁嘉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的边际品性及其超越

翟贤亮 葛鲁嘉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本文认为,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既模仿、跟随西方科学心理学而具移植特性,又依赖本土经验、思想而深怀民族情结。二者的融合与冲突致使其形成了边际品性,导致其相当一部分研究处于被两不认可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学术优势及其在心理学发展中的支配性地位是其外因,而内因主要有本土心理学界较低的自觉反省、批判的意愿与能力,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在学术活动中的边际人格特质,缺少反思与批判性的留学活动以及急于求成的学术评价制度等。在更深层次上,这与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制度化权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的科学观、对待西方文化与知识的态度的混淆有关。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超越当前困境以建构中国特色的本土心理学。

本土化; 本土心理学; 边际品性

一、引言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与科学化是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一个跨世纪主题。所谓心理学本土化,即寻求、确立心理学的本土文化根基,建立本土心理学①。本土学者一方面改造西方科学心理学以符合中国经验,一方面重塑传统心理学思想以建构本土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为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的本土心理学包含着诸多本土化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方法、工具、理论概念、理论建构等方面的本土化程度是不一样的。部分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虽以本土人群为研究被试、以本土心理与行为为研究内容,但却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直接借用西方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理论概念来建构本土心理学。这种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一方面受制于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学术优势,有着很强的模仿、跟随倾向而形成移植特性;一方面受本土文化、本土传统思想的影响而深怀民族情结。二者的矛盾、冲突与融合致使该层面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产生了一种边际品性,并处于一种不为本土所充分信赖又不为西方所充分认可的尴尬境地。如何超越这种边际品性的尴尬境遇以构建中国特色的本土心理学,有赖于对这一现象进行充分的描述、分析。

二、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的边际品性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边际品性概念由人格心理学中的边际人格概念延伸而来。边际人格是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与新兴、本土与外来文化碰撞下产生的。拥有边际人格的人是文化的“混血儿”,是精神的“流浪者”②。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Robert Ezra Park)曾提出边际人格理论。他认为,边际人格的人是指其因受两种不同文化影响而矛盾、冲突,并陷于两难境地的人。可以说,边际人不忠于其中任何一种文化价值体系,也因而不为它所认同的任何一种文化所充分认可③。在中国,在心理学本土化过程中,部分研究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一方面受其目前的学术优势影响而盲目复制、模仿、跟随,产生移植性;一方面受自身的民族自尊、文化自尊、责任意识等影响而深怀民族情结。这导致该层面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既倾向于模仿西方科学心理学研究范式又不愿放弃自身的心理历史积淀,既要深挖传统心理学的思想意蕴又不愿意放弃跟随西方科学心理学的便捷方式。这部分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既不为主流心理学界所充分认同,沦为西方科学心理学的附属品或再加工者;又不为本土学者所充分信赖,而沦为“无根的浮萍”。对西方科学心理学文化与本土传统心理文化既不忠于任何一方又不为其任何一方所充分接受的现象,即是这部分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之边际品性的体现。

(一)移植性格

在心理学本土化的过程中,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这部分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具有移植性格,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本土化一词本身便意味着将外来的心理学转化为符合本土心理需求的过程,是本土心理学移植、依赖西方科学心理学的最佳写照。其次,本土化过程中的研究理路直接决定了其移植性格。杨国枢将心理学本土化分为“外衍性本土化”和“内衍性本土化”。“外衍性本土化”是以他国的社会、文化及历史作为思想的活水源头④,把衍生于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化”为契合于中国人心理、符合中国文化的心理学。在这种研究理路中,很多研究者倾向于通过置换研究被试、研究情境等方式再现西方研究,以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验证西方科学心理学的普遍适用性。其实质仍是西方的心理学,不是真正的本土心理学。“内衍性本土化”是以本国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为思想的活水源头⑤,将中国的心理学思想、心理学传统、心理学经验转化为科学。然而,在该研究理路层面,当前研究者多以西方的科学心理学知识体系为参照标准,其方法选用、理论建构甚或对象选择,多是以西方科学心理学的模型作为基准来进行的。可以说,相当一部分的所谓本土特色是以西方科学心理学视角来界定并营造出来的,是向西方科学心理学倾斜的、受其限定的。无论是“外衍性本土化”还是“内衍性本土化”,在实际的本土化过程中,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更倾向于跟随西方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更倾向于以西方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论、认识论为研究基准去审视中国的民众心理、文化经验,更倾向于套用、模仿或移植西方现成的研究成果。再次,当前本土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直接彰显了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移植性格。查阅当前中国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分析中国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审视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动向或研究趋势等,无不是对处于优势地位的西方科学心理学的热点、焦点、趋势等亦步亦趋。虽有关注本土社会、本土文化、本土心理现状的,但大多倾向于以西方科学心理学的某一研究热点为视角去审视、分析,且力求西方科学心理学的承认。此外,这种移植性格还体现在中国心理学的教育与传播方面。中国高校心理学教育中的知识选择、课程编排、系所设置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或模仿西方科学心理学教育的,而在知识内容、方法、理论等层面弱化本土传统心理学的思想或内容等。总之,在研究理论、研究内容、知识教育与传播等方面对西方科学心理学的跟随、模仿,不仅决定而且体现了当前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移植性。究其深层含义,这种移植的性格,可能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的边陲思维与追赶焦虑在作祟⑥。

(二)民族情结

心理学本土化的基本心理色调在于民族与文化情结。叶启政认为,本土化是一个具特定空间蕴含之关系性的激活式活动,指向的是一个地区之自主性的追求和肯定,也是主体性的形塑和展现⑦。因此,本土化必然承载着研究者浓厚的自主意识、民族与文化情结。也因此,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有着浓厚的文化意识、历史情结在推动,而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也深怀民族情结。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心理学本土化的源起具有浓厚的民族自我意识、文化自尊觉醒背景。心理学本土化是世界人文社会科学本土化潮流中的一支,可以看成是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力图摆脱西方科学心理学霸权的努力。进一步而言,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独立与强大唤醒了民众、学术团体等的民族自我意识、文化自尊和学术自尊,促使心理学研究者意图运用本土的心理文化、心理历史传统去改造甚或超越西方科学心理学,进而建构起独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心理研究范式。其次,心理学本土化的目的与意义追求蕴含着对民族文化自尊的追求。心理学本土化的目的与意义,以杨国枢的论述较为学者们所认同。他认为,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可以使研究成果有效反映与契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及社会特征;可系统研究本土的独特问题,并有效解决;可恢复本土学者的独立性与批判力,形成自尊、自信的专业自我意识;消除过分西化的附属地位⑧。可见,对心理学本土化的追求是具有浓厚的民族情结、文化情结的。再次,部分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或研究取向充斥着非理性的民族情结。一方面,心理学本土化伊始,部分研究者采取彻底的本土化立场,认为本土化的内涵就是抛弃一切外来文化的干扰。他们一味搜罗传统思想,寻访古籍经典,盲目认为只有运用本土的、传统的诠释方式才能实现彻底的本土化,才能建立真正属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另一方面,部分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以独具中国特色的心理现象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诠释,力图拓展、扩充以使其具普世性、通用性,进而构建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世界心理学。且不论这种研究理路的适用价值,单就这种学术努力而言,便蕴含着研究者深沉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此外,研究者的研究动机也是深具民族情结、责任意识的。例如,杨国枢曾明确表述,其之所以能锲而不舍的推动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就是受到历史意识感的推动⑨。总之,心理学本土化既是不断发展符合各地区自身文化的心理学研究与理论视角的过程,也是消解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学术霸权的过程⑩。可以认为,无论是本土化的目的与意义追求,抑或是研究内容与取向,抑或是研究者个人情感层面,均蕴含着浓厚的民族与文化情结。

(三)移植性格与民族情结的汇聚:边际品性

移植性格与民族情结在本土化发展的初期是单独存在的,而发展至今,二者有相互融合、渗透的趋势,使得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展现出新的特点:边际品性。一方面是因为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学术优势、学术支配地位,使得本土心理学的发展较难绕开西方科学心理学体系,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对其模仿、移植;另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尊意识进一步加强,急于构建独立的本土心理学体系,急于赋予本土特色以普世价值,急于求得世界心理学的认可。在此背景下,当前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在开展如“西方原理+本土实例”、“西方方法+本土思想”等汇聚式研究。遗憾的是,多数研究与“外衍性本土化”研究并无实质性差别,只是在移植西方的方法、理论、体系时,相当一部分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研究者更习惯也更愿意接受了,形成了一种“习得性无助”似的研究“典范”。可以说,这种以边际品性为特点的所谓汇聚式研究并未真正把中西方心理学思想置于开放、平等对话的地位。出于对自身不被认可与接受的恐惧,这类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盲目跟随、复制或模仿西方科学心理学的新进展而不断转换自身的研究取向、研究内容。

三、边际品性的成因

“本土化”一词本身就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情结,也意味着将外来的心理学改造为符合中国实际经验或是将中国本土心理学转化为科学心理学的过程。因此,本土化这一提法本身就有着双重文化意味,本身就蕴含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移植模仿与民族情结等的矛盾、冲突,本就有不忠于任何一方也不为任何一方所充分接受、认可的危险。本土化这一提法在其被提出之时就天然的具有边际品性的可能。这可以被认为是心理学本土化具有边际品性的最为直接的原因。然而,天然的边际品性可能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其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就一定会生成边际品性。而其之所以生成为具有边际品性的本土心理学,还在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有赖于对民族情结与移植性格之成因的探讨。由于民族情结是本土化的基本心理色调,内在的推动着心理学本土化进程。因而,民族情结是使本土化具有边际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或者说,言本土化,必是在民族情结这一不言自明的心理基调之下进行的。本土化过程虽是深怀民族情结的,但不必然具有移植性格。因此,在探讨心理学本土化之边际品性的成因时,更多的是在探讨其移植性格形成的原因。

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这部分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具有边际品性的外在因素是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学术优势,以及其在心理学学科发展中的支配地位。一方面,西方科学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展现出的学术优势令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更倾向于接受、认同甚而移植、复制。相较于非西方心理学而言,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学术优势主要体现为:(1)在研究方法上,追求价值中立、可验证或证伪、可量化的实证、实验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使得心理学研究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性。(2)在知识内容上,其已形成成熟的研究范式、研究理路,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教育与传播方式,成熟的评价标准等,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体系化。(3)在揭示、描述、解释人类心理的趋势性特征、心理规律等层面已取得长足进步,其心理学研究成果得到广泛认可。较客观的研究方法、明确而具体的操作程序、成熟的研究范式以及系统的知识体系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被学习、复制、模仿的成本,更易于为部分急于求成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所接受。另一方面,西方科学心理学在心理学学科发展中的支配地位使得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较难另辟蹊径并形成独特的研究范式。上述西方科学心理学的诸多学术优势使得其能在心理学学术用语、学术理念、学术规范、研究范式、评价机制与标准等层面拥有一种支配地位,且具备保证其自身独立生存、优先发展、控制或干涉其他心理学研究的能力。例如,心理学研究成果发表的学术要求与写作规范,多是由西方科学心理学制定的,非西方心理学在发表研究成果时需遵守这些标准。中国心理学专业学术期刊在刊发学术成果时,大多要求其文章写作规范、文献标注格式等遵守美国的APA格式,这是西方科学心理学影响并支配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体现之一。这也从某个侧面表明,受西方科学心理学学术优势、支配地位影响,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这部分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既倾向于主动选择成熟、系统的西方科学心理学研究范式以更便捷地开展研究,也暂时较难绕开其方法、理念、学术规范等。简言之,当前西方科学心理学控制或决定着当前心理学之所以成为心理学的关键因素,这是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之边际品性形成的外部因素。

与西方科学心理学学术优势、支配地位相关的是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这部分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自觉反省、批判的意愿及能力的缺乏,这构成了其具有边际品性的首要内在因素。反省和批判的意愿与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缺乏的。在很大程度上,心理学本土化的兴起本就是心理学研究者反思、批判西方科学心理学的结果。然而,这种反省和批判意愿与能力并没有在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逐步壮大。一方面,西方科学心理学所宣扬的价值中立立场、所追求的实证主义方法促使其心理学知识普遍被视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客观的知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移植、复制而出错的可能,减少了类似是否适用于本土这样的心理焦虑,从而弱化了本土化研究的自觉反思、批判的意愿。同时,本土心理学长期学习西方科学心理学,不但熟悉其研究范式、操作程序,而且易于不自觉地认同其研究理念、价值立场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本土化研究的自觉反省、批判的意愿。另一方面,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工具理性与本土化研究中的实用倾向削减了研究者的批判能力。西方科学心理学是以方法为中心的,重视的是方法的正确性和可用性,体现的是一种工具理性。同时,受传统的实用理性、实用主义倾向影响,心理学被视为发现、分析、解决个体以及社会心理问题的利器,其“用”的层面受到重视。这二者使得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本土化研究者在向西方科学心理学学习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心理学方法、技术的本土适用性,而较少关注其背后的学理基础。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本土心理学有发展为技术知识、技术科学的倾向,而减少了思辨性的反思与批判。另外,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长期以来对其亦步亦趋,使得研究者疲于追赶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难以形成能够促进研究者自觉反思、批判能力的学术条件。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边际品性之成因还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关照推动学术发展之学术团体、个体的学术活动来加以探索。具体地,这涉及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在学术活动中的边际人格特质,缺少反思与批判的留学活动,以及急于求成的学术评价制度等问题。

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之边际品性与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边际人格特质有关。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在学术活动中表现出的边际人格特质主要指其受学术文化与生活世界文化的双重影响而又不忠于任何一方,且不为任何一方所充分认可而言的。一方面,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是本土,其在行为、心理、认知等层面均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深怀民族情结、历史文化情结等。另一方面,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所受的心理学教育、所接触到的心理学思想、所参与的心理学研究等大多是西化了的教育、思想、研究,大多深受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影响而具西方特色。因此,他们不仅熟悉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认同、践行西方科学心理学背后的研究理念。本土环境与西化思想、理念在心理学研究者个体身上的汇聚、冲突致使其在生活中倾向于“本土”、在学术中倾向于“西化”。研究者个体这种边际人格特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学术研究,也自然就增加了研究本身具有边际品性的可能。

在中国,与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之边际人格特质紧密相关的是缺少反思与批判性的留学活动,这也是促使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这部分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形成边际品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心理学领域的留学,是学习西方科学心理学、构建自身心理学体系的快捷途径之一。然而,在其不具备充分的自觉反省、批判的意愿和能力,而本土心理学界又暂时未能形成激发原创性本土研究的学术氛围条件下,留学活动就可能催化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边际品性。在中西方心理学发展尚有差距,且部分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缺少自觉反省、自觉批判能力的情况下,无须赘言留学对于留学者个体的文化认知模式、价值观念倾向等的影响,单就留学对本土心理学所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而言,参照叶启政的论述,可以概括为:本土心理学传统一定面临挑战且往往沦为边陲,而外来科学心理学研究成为中心;原有本土心理思想特色为新来心理研究的某些特色所侵蚀、消退;本土心理学研究可能产生边陲自卑心态,而外来心理学研究则具有一定慑服力。于此,缺少反思、批判的留学活动对于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之边际品性的催化作用可见一斑。另外,如若主要依托于留学人才发展本土心理学,可能也难以孕育出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本土特色的中国心理学学术传统。

学术政策、制度对学术发展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关乎学术研究的走向、内容、方法、应用、传播等等。当前,为求快速实现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大发展、大进步,与心理学相关的职称晋升制度、科研资助制度、评奖制度中,论文的发表或科研成果占据很大比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部分学者、研究机构因科研压力而更倾向于选择模仿、跟随西方科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例如,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本土心理学研究内容更多的是短期而易出成果的实证研究;研究方法也更倾向于选择套用、模仿西方现成的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的选择也更倾向于紧跟西方思潮而弱化本土实情。在科研基金的支持上,在学术地位上,在学术评价中等,均是西化的心理学占尽优势,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本土心理学移植西方方法、理念,模仿西方研究理路等学术懒惰行为。

四、心理学本土化及其边际品性再反思

本土心理学为何深怀民族情结、深具移植性格,又为何会发展出边际品性?仅仅是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学术优势、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缺乏自觉反省、批判之意愿与能力,或者以论文为核心指标之一的学术评价制度、缺少反思与批判性的留学活动等表层因素,还不至于使心理学本土化发展至此尴尬境地。这些因素之外,还存在更深一层的原因。这就有赖于对心理学本土化及促成本土心理学的边际品性之表层原因进行再反思。也即,为何要进行心理学的“本土化”?西方科学心理学之学术优势、支配地位为何如堡垒一般难以攻破?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为何较少有自觉反省、批判之意愿与能力,又为何也有着学术层面的边际人格?如何改善以论文或科研成果为核心指标的心理学学术评价制度?中西方文化汇聚、混搭等新文化形势下,心理学本土化的未来走向又该如何?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均或多或少的涉及下述几个层面:

第一,这可能是由于西方科学心理学在其获得学术优势之时,促成了其权威正当性、合法化、制度化。在世界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科学心理学以其方法优势、学理优势等优势及其支配地位逐步树立其权威。而非西方心理学研究则长期对其复制、模仿、跟随,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西方、非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不平衡、不对等关系。这种关系越长久,西方科学心理学越容易被视为是合理的、正当的,进而形成一种制度化权威。这种制度化权威给人一种正当性、合法化的表象,又反过来进一步保证了其学术优势、学术支配地位得以延续。而对于非西方心理学而言,其整个学术典范便会向外依赖而逐步减弱其自立自主的品格。

第二,这可能涉及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的科学观问题。有学者曾明确表述,本土化运动看似学界对盲目移植西方学术的不满,其根本缘由,却是在于华人学术界对西方科学哲学的演绎缺乏相应的理解,没有真正掌握西方近代文明中独特的精神意蕴。该表述揭露了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对于支撑西方科学心理学的科学哲学的理解、把握之不足,也从侧面暗示了本土心理学者对于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心理学等问题的把握是不够深切的。另外,本土心理学界还存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在科学观上隔离、脱节的现象。实证研究者往往多关注实验理论、范式、方法,而对其背后的学理、哲学基础等不作了解或只作自己认为的意义理解而不顾其原意。而理论研究者过于注重理路探索而不重实证可行性。这就容易造成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对科学观、科学哲学的理解的不一致、不对等。面对外来的心理学体系,如果不能准确地掌握其内涵,不能彻底地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哲学原理、科学观,那么,何以奢望研究者能具备自觉反省、批判的意愿与能力呢?

第三,这可能还因为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对待西方科学心理学知识与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的混淆。知识并非全然的内涵于文化之中。对知识的把握、理解虽受其背景文化的影响,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对知识的接纳或排斥就一定要受限于文化。相比于文化,知识更具有世界范围的意义,更倾向于是无国界、跨民族的。心理学知识亦然。西方科学心理学的知识、方法并不必然只适用于西方,其本身并不单独属于某一文化或地域,中西方是可以共享同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知识的。虽然心理学研究是关涉文化的,但不必然就只隶属于某一文化。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可以排斥或接纳西方文化,但不一定就要排斥或接纳西方科学心理学及其知识体系。对待二者态度之混淆不仅往往会加剧民族情结或依赖倾向,以至于不能正确把握心理学的全部意蕴;还会进一步产生非理性反应——不是全部接受就是一味抗拒。

第四,这可能还涉及心理学研究者的个人心理、精神魄力问题。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长期居于心理学的边陲,使得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往往具有一种学术上的边陲思维、自卑心理。但在文化或历史层面上,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又往往心怀文化大国、思想大国的高姿态或集体无意识似的自信。这种自卑与自信的交错往往会消磨研究者的精神、学术魄力,不敢自立自主,不敢挑战西方科学心理学,不敢进行原创性的理论建构等。

第五,这可能还应涉及中西方社会结构趋同、文化混搭与汇聚新常态下,心理学是否还有必要“本土化”,或者说,新常态下,本土心理学该如何定位的问题。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兴起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中西方社会结构差异、文化差异等。然而,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到来,中西方之间的这种差异大大缩小,且呈现出社会结构趋同、文化混搭与汇聚的新常态。这意味着个体、社群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不仅仅受本土文化影响,更多的是受中西方文化混搭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本土心理之独特性地逐步减少,而相似性逐步增长。这不仅意味着一味关注本土心理文化传统的本土化或本土心理学并不能全面探究本土社会的心理现状,还意味着西方科学心理学在“本土”的更大适用性。当此之时,需重新审视西方与本土、科学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重新思考心理学本土化运动是否还有必要?如果有必要,那么,本土化与本土心理学又该如何定位呢?

五、结语:如何超越以建构中国特色本土心理学

面对当前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标准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边际品性及其尴尬境遇,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需要对本土化进行再反思。对于上述这些问题的探究,也许就能探索出本土心理学的超越之路,也许还适用于“有尊严的中国特色本土心理学何以可能又该如何建构”这一问题。就当前本土心理学的发展现状而言,本土心理学的超越之路可能在于:植根于本土文化,探索本土心理学的理论范式;追踪本土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进程,确定其历史传统、资源;回归本土的日常生活,使本土心理学发展为生活的心理学;开展原始性的学术创新,将本土心理学确立为创新心理学。这需要着重注意下述四个方面:(1)应该承认传统的本土资源,承认传统的文化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描述、解释与干预心理的体系或思想。在这一前提下,更有可能去谈论建构中国特色的本土心理学。换言之,本土的资源应是本土特色的起点。例如,葛鲁嘉追踪本土文化中的心理传统,立足于传统的心性学说而进行原创性的理论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新心性心理学理论体系。这可以被认为是纯粹生长于本土文化的系统性、原创性的理论建构,也是从“现实解释力、价值引导力”层面对西方科学心理学霸权的超越。(2)应重塑或者再认识心理学的科学哲学基础。对于西方科学心理学背后的科学哲学原理的正确把握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黄光国从西方的科学哲学视角反思本土的华人心理学研究,结合批判实在论和多重哲学典范建立华人心理研究的科学哲学基础。其领导的儒家关系主义研究不仅建构出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还开展、整合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以图呈现人类互动的普遍心智或某一社会的特殊心态等。这一研究虽仍有西方印痕,但他以西方科学哲学为切入点探究本土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仍是破除西方普世心理学的迷思、超越本土心理学边际品性的典范研究之一。(3)构建中国特色本土心理学,不仅要有智慧,更需要研究者的胆识与勇气。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者应着力排除边陲思维、追赶焦虑,应该培养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反省意愿、批判能力,敢于走原创性研究之路。例如,彭凯平等人从独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朴素辩证思维出发,开创性地探究中西方认知思维差异,为超越本土心理学的边际品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范例。(4)应该施行鼓励原创性理论建构与研究的学术制度,以在制度层面保证本土特色心理学的可行性。于此之外,当下最首要的问题,也许是解决好社会结构趋同、文化混搭与汇聚的新常态下,心理学本土化该如何定位这一问题。

注释

①葛鲁嘉:《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主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②陈若莉、葛鲁嘉:《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盲区与边际人》,《世纪论评》1998年第4期。

③梁拴荣:《农民工子女“边际人格”形成初探》,《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④⑤杨国枢:《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研究》1993年第1期。

⑧杨国枢、文崇一:《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1982年,第v页。

⑨杨国枢:《三论本土契合性: 进一步的澄清》,《本土心理学研究》1997年第8期。

⑩解庆福、葛鲁嘉:《历史视域下的心理学本土化进程研究》,《学术探索》2013年第3期。

责任编辑 曾新

The Marginal Disposition of Chinese Indigenous Psychology and Self-Transcendence

Zhai Xianliang Ge Lujia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In the process of the localization of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Chinese indigenous psychology is imitating and following the western psychology,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lantation. The study of Chinese indigenous psychology also depends on the local experience and thought leading to its national complex. The fusion and conflict of the two causes the study of Chinese indigenous psychology to produce the “marginal disposition”. As to the reasons of the “marginal disposition”, the academic advantage of western psychology is the external cause. The internal reasons are: lack of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of introspection and criticism, marginal personality tendency of native scholars, the overseas study activities without introspection and criticism,and utilitarian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m. On a deeper level, this is related to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indigenous psychology, the confusion between the attitude towards culture and the attitude towards knowledge, and so on. The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 is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ve psych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digenization; indigenous psychology; marginal disposition

2016-10-24

猜你喜欢
品性边际本土化
论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
浅议导数和边际在量本利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品性证据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原则探究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关于监狱学的学术品性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能源投资基本功之正确认识能源的边际成本
“不同地域学生融和品性培育”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