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现状及思考

2017-02-27 09:15李劲峰
护理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护士中职职业

李劲峰,杨 颖,赵 敏

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现状及思考

李劲峰,杨 颖,赵 敏

中高职衔接是世界职业教育共同的发展趋势,我国现存护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有多种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也有相应的不足。护理专业中高职有机衔接应实现专业与岗位对接、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中高职衔接;职业标准;终身学习;职业生涯;护理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中提出加强中高职衔接。中高职衔接是世界职业教育共同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对于职业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这一潮流所做出的积极反应。因此,应积极探索中职毕业生再教育通道,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护理人才目前依然是我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将严重制约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路通镇等[2]调查显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很难符合临床实习岗位和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中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调查发现近几年中职毕业生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县级以上医疗单位准入标准是专科及专科以上层次,就业标准的提高是多数中职护理毕业生选择升学的主要原因。

1 我国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现状

1.1 五年一贯制模式[3]高职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在校连续学习5年,中高职的教学、课程体系5年连贯安排,前3年学籍按中职,后2年按高职,不进行选拔考试,避免了高考压力,但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1.2 对口招生模式[4]高职院校招收完成3年中职学习的中专、技校、职高生(简称“三校生”),学生通过参加由省、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单考单招考试,按照成绩由各高校录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来自中专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如英语)成绩普遍较差,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如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出现明显重复,且重复临床实习8个月以上,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而来自职高的学生则相反,文化课要强于中职生,而专业课学习得很少,几乎没有临床实践。这两种生源的学生入学后通常在培养方案上没有差别。

1.3 “3+2”分段模式[5]高职与中职学校联合分段式培养,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习3年,经对应的高职院校选拔考试,70%~80%甚至更多学生进入高职再学习2年。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许多学校为确保中职学生能拿到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在中职就开设了护士资格考试(CLEN)大纲所规定的课程,使升入高职的学生课程重复达到50%~70%且需要重复毕业实习。而有的学校虽然对5年课程体系作统一安排,避免了课程重复,但对于没有升入高职被分流的中职生因尚没有完成全部课程及毕业实习,又无法顺利的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从而影响正常的毕业。有的中职院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中职原来的“2+1”变为“1.5+1+0.5”,前期1.5年内在校学习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1年在医院顶岗实习,最后一学期准备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职升高职考试,也算是一种折中的办法。

1.4 “2+3”分段模式改革与创新[6]指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联合分段式培养。以衢州职院护理专业为例,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习2年,在高职学习3年。在第1学年结束时即由对应的高职院校组织选拔考试,学生第2学年开始分流培养。被分流的中职生在中职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毕业。选拔能进高职的学生在中职再继续学习1年,第3学年至第5学年在高职院校学习,完成学业毕业。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护理学基础4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在第1学年,从第2学年开始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案,被分流的中职生可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从而不影响就业。而对于高职生来说,由于4年的时间较长,可以在课程体系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充分设计,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真正实现高职培养目标。此改革模式与“3+2”模式的重要区别就是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教学重复问题,同时统筹兼顾中职与高职的执业要求,提升了中高职衔接质量。但此种模式现只处于试验阶段,效果尚需观察。而且选拔能进高职的学生学习动力在第一年尚足,保证了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但以后连续4年的课程安排和体系并没有明显的学习压力。而对于未能进高职的学生来说,第一学年某些课程,如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对于中职学生的就业标准来说并非必要或理论性太强。在实践中也加大了中职院校的办学难度。

2 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的思考

实现护理专业中高职有机衔接,应努力实现5个“对接”,即专业与岗位对接,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1 专业与岗位的对接 中职生源是初中毕业生,培养标准和规格应低于高职。出于职业教育的目的,中职护理职业教育应成为护理职业的入门教育,培养目标要明确为培养了解护理职业特点、热爱护理职业、掌握基本护理技能的初级人才。高职教育在保持与中职教育连续性的基础上,要体现自身的职业性和高层次性,使高职教学在知识、技能与素质3个主要方面都比中职上一个台阶。我国护士能级体系研究认为,医院护理人员能级可分为4级,1级即护理员和助理护士,2级即注册护士,3级即专业护士,4级即护理专家。周咏梅[7]认为:护士能级体系管理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能级护士教育可以按等级框架和岗位职责分4个阶段组织和实施,第一阶段教育内容为生活照护和基础护理;第二阶段教育内容侧重执行医嘱、危重病人护理、专科知识和技能训练;第三阶段教育内容侧重健康教育、临床教学;第四阶段教育内容为临床科研、病区管理。对接护理人员岗位的技术标准,中、高职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分别对接护理人员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教育,中职护理教育为临床培养1级护理人员,即护理员或养老护理员;高职教育阶段培养2级及以上护理人员。初级护理人员主要从事病人照顾等工作,不属于执业护士。经过高职教育后护理人员才可以成为注册护士,才可以对病人实施治疗、插管、导尿、鼻饲、灌肠等特定的护理工作。

2.2 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不应是按照从理论到应用的逻辑进行编排,而是按照从简单能力到复杂能力的顺序编排,类似于德国的螺旋衔接模式[8],将专业课程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培训3个层次,内容逐步加深,在较高层次进行技术提升和技能拓展,呈螺旋上升趋势。中职阶段对接护理员或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标准,学习必要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知识,掌握相应的以生活护理为主的基本护理技能,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协助护士工作的护理员[9]。高职阶段对接执业护士的职业标准,掌握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护理理论与技能,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独立工作的执业护士,在中职的基础上要增加深度和广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10]。据邵晋萍等[11]调查发现,中职生源年龄小(入学年龄15岁~16岁)、心理不成熟、学习能力较差(中考成绩均分不及格),入学时对护理专业有兴趣的中职学生只有25.44%,毕业时只有28.40%的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及就业方向,多数学生经过3年学习仍对所学专业不甚了解,加之学生毕业时才刚刚成年(18岁~19岁),并不适合进入临床从事相对复杂的护理工作。所以,中职护理职业教育的人文课程对保证中职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并为专业学习和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护理职业特点、培养学生对护理职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心智、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应偏废,而且应该增加授课时数。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有系统应用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这种分层培养、螺旋式上升的课程结构,更适合开展“项目教学”“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等典型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使这些逻辑思维能力略差、文化基础略差的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在知识和技能上启迪思维,实现中职向高职的层次递进与提升[12-15]。

2.4 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 努力推行“双证制”,在执业资格证要求上采取层次递进的形式,即中职教育要求的护理执业资格证书定位于初级,高职教育定位于中、高级,将执业资格要求的延续晋升作为课程衔接的引导依据[16-18]。

2.5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中职教育除了完成本身的就业目标外,还应作为高职教育的准备阶段,为学生继续学习提供知识储备;高职教育也不是“终结教育”,也要为下一步的本科教育打下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在笔者设想的高职教育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继续接受以专科护士培养为目标的本科教育,这样就形成了符合临床护士能级管理需求,符合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进步需求,符合终身学习和建立学习型社会需求的护理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系[19-20]。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6-01-16].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 路通镇,秦淑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情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107-108.

[3] 郑竹.5年制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J].职业教育研究,2012(9):18-19.

[4] 贾艳丽.对口单招模式的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2(35):42.

[5] 原路彤,姚宏.护理专业“3+2”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7):133-135.

[6] 崔戴飞.5年制中高职衔接“2+3”模式的研究——以衢职院护理专业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31-32.

[7] 周咏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能级体系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9):709-711.

[8] 李海宗,陈磊.德国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9):100-102.

[9] 程小萍.浅议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的制定[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122-123.

[10] 沈曙红,祝睿.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一体化改革研究——以护理专业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137-140.

[11] 邵晋萍,李志英.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中职阶段课程设置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8):135-137.

[12] 刘长灵,林七七.“中高职三二分段”对口自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优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33(4):112-113.

[13] 高俊文,邹心遥,夏晓东.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24):28-29.

[14] 管弦.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9):11-13.

[15] 郭英,马晓明.广东省护理专业三二分段及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及效果评价[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5):38-41.

[16] 谭耀华.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2):129-130.

[17] 郭茂华,冯晓敏,黄静堂.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护理学基础课程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97-98.

[18] 石静萍.关于高职护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J].卫生职业教育,2002,20(2):38-39.

[19] 包友枝.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安徽人口职业学院“3+3”护理专业为例[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2.

[20] 李晓松.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9):1075-1077.

(本文编辑 苏琳)

The status quo and thinking of connec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nursing

Li Jinfeng,Yang Ying,Zhao Min

(Shanxi Medical College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Shanxi 030619 China)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专项课题,编号:ZJ-12009。

李劲峰,讲师,硕士研究生,单位:030619,山西职工医学院;杨颖(通讯作者)单位:030619,山西职工医学院;赵敏单位:030001,山西省教育厅。

引用信息 李劲峰,杨颖,赵敏.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现状及思考[J].护理研究,2017,31(9):1031-1033.

R47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09.003

1009-6493(2017)09-1031-03

2016-10-08;

2017-02-28)

猜你喜欢
护士中职职业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