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副教授 周忠信
68岁的李大爷常觉腿凉、腿麻,每走一段路就腿痛。最近两个月,他甚至不走路也痛。
起初,李大爷以为是“老寒腿”,但泡热水、贴膏药、吃止痛片,也一直不见好转。前些天实在熬不住了,他才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后,医生发现李大爷的下肢血管堵了,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外科医生用细针穿刺李大爷大腿根部的血管,用支架撑开堵塞的血管,李大爷发凉的腿瞬间回暖,困扰他数月的“老寒腿”神奇地消失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四个常见的阶段:早期患肢发凉、发麻;中期出现“间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后会觉得小腿部痛,休息片刻又能继续行走,以致常被误以为是衰老所致,延误病情;晚期即“静息痛期”,即使不行走也会出现肢体远端疼痛,夜不能寐;终末期,肢体溃疡甚至坏死,只能截肢保命。
其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脑梗死、心肌梗死一样,同属血管硬化性疾病,只是发生的部位在下肢。其发生也与“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曾发生过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的人,发生该病的概率要比常人高很多。
众所周知,发生脑梗死或心肌梗死时,如不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而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若不及时处理,患者虽不至丧命,但也面临截肢的风险。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所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坚持定期体检,以便尽早发现疾病。一旦出现了明显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积极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应综合治疗,可采取药物、生活方式调整、运动、血管腔内治疗和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
轻者,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常通过药物(如血管扩张药、抗血小板药、降脂药物等)和生活方式调整来治疗。目的在于降低血脂和血压,控制血糖,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鉴于患者常藏身于“三高”人群以及吸烟人士中,而且精神紧张、脾气暴躁等也是高危因素,因此,防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低脂、低糖、低盐饮食为主,戒烟限酒,以及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此外,每日宜适当运动。
重者,手术治疗对于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坏疽的患者,则需考虑手术治疗。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合并支架植入,是目前首选的一线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微创,风险低,恢复快。
术后,患者日常也要注意健康饮食,平时适当锻炼,避免久坐不动,最好每天能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散步,保持下肢血管血流畅通,以免血管再次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