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岚,叶育鑫,金京姬,欧阳丹彤
(1.吉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 吉林大学 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12)
计算机专业课程群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黄 岚1,2,叶育鑫1,2,金京姬1,欧阳丹彤1,2
(1.吉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 吉林大学 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12)
当前计算机专业的网络教学课程独立分散,缺乏有效整合,难以形成合力且不可持续性的建设。文章在剖析计算机专业课程整体化建设难点的基础上,针对课程群中不同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分批次原则建设课程群网络平台。同时,在归纳总结不同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计算机课程群网络平台建设评价标准,并采取滚动式验收策略评价课程群的课程资源。
计算机学科;网络教学;课程建设;课程群
网络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为现代化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化教育的理念、模式和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正逐步被大众认同[1]。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并节约教育成本,国内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具备开展网络教育的先决条件和自身优势。
从网络基础设施来看,截止到2012年9月,作为教育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的教育与科研网CERNET,已覆盖全国200多座城市、1 000多所高校,在本科院校层面实现了100%的覆盖率。另外,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3轮评估(每5年一个评估周期),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高等院校的网络终端人均占有率均已达标,并在不断提升,可见教育部对高等教育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足以支持高等院校开展网络教学。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来看,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要求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2]。多媒体授课促进了高等教育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维护,而将多媒体资源升级成为网络教学资源,具有易移植和低成本的特点。可见高等教育建设网络教学资源便捷高效。
早在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部前身)就协同国家广电总局积极筹划,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30余所院校试点推行电视广播远程教育。1998年11月,湖南大学多媒体信息教育学院开学,标志着国内由互联网开展的多媒体远程教育正式启动[3]。在长期的网络教学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网络教学管理经验和方法,有利于网络教学活动的执行和维护。另外,高校学生,特别是普通高校在校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和时间相对集中,完成网络学习的可执行力和意志力相对较高,并与授课教师近距离接触,这些都便于网络教学活动的管理[4]。
计算机课程群的网络学习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的复杂性具体体现在涉及的课程门类多(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开设专业课程108门)、每门课程需要建设的资源类型多(课程教学资源、网络教学活动资源、拓展资源等)、参与平台建设者多(每门课程至少一名授课教师参与建设)、参与建设部门多(涉及教学梯队、教务办公室、督学办公室、学生办公室等)。除此之外,众多课程的性质不同(有侧重理论还有侧重工程实验的)、课程开展成熟度不同(有传统课程和新兴课程)、参与建设者职能不同(组织策划、资料整理、维护管理等)等。在上述若干个“多个”和“不同”下,如何有序有效开展本科课程群的课程建设,达到网络学习平台的预期目标,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难点和关键点。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多角色全员协同建设的基础上,采用课程分批次建设和评级分批次验收的原则应对课程群建设,取得了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成功。
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领域知识更新快、拓展迅速。因此,计算机学科的本科课程必然要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增设相应门类课程或调整原有课程知识结构。在本科课程中,相对侧重理论基础的课程,如离散数学、编译原理、系统结构等,课程开设时间较长,资料积累较丰富,甚至部分课程已有网络课程的建设平台和建设经验,能够较快和较好地介入计算机学科群的整体建设。然而侧重当今热点应用的新兴课程,如物联网导论、云计算概论等,课程开设时间较短,资料积累较匮乏,几乎没有建设网络课程的经验,较难即刻介入计算机学科群平台的整体建设。相比其他学科,计算机类学科新兴课程的数量比例更多,因此计算机学科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采用分批次建设验收策略,对不同性质的课程区分对待。
首先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对学院所有课程进行系统梳理,按传统精品课程、主干课程和新兴课程3类进行课程归档。同时,依据课程内容知识点的关联程度,为主要课程找到相应的传统精品课程,为新兴课程找到相应的主要课程和传统精品课程,确定计算机课程体系关系图。其次,分3个阶段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第一阶段为精品课程建设阶段,该类课程开课时间长,且绝大部分有网络课程建设经验,课程资源介入课程群平台的可移植性强,建设周期短,能够为后两阶段的课程建设起到示范作用;第二阶段为主干课程建设阶段,该类课程开课时间较长,但不具有网络课程建设经验,在第一阶段精品课程示范下,根据课程关联度,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培训、指导和协助建设;第三阶段为新兴课程建设阶段,该类课程开课时间既短又无网络课程建设经验。在前两阶段课程建设的同时,第三阶段课程学习积累资源和建设经验,并在前两阶段课程完成时,有前两阶段相关课程负责人培训、指导和协助建设。
与单一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验收相比,计算机学科本科网络学习平台的验收工作涉及计算机学科的所有本科专业课程,即课程群的验收。单门课程的网络验收标准会根据该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具体制订,而课程群的验收工作不可能做到一门课程一个标准,这样不利于网络学习平台的整体一致性。如果能将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类似的课程归纳分类,尽可能制订统一标准,那么不但能够保证网络学习平台中所有课程群建设的相对一致性,还能够减轻验收的工作量。
3.1 课程群网络资源验收标准的制订
首先,由主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牵头,调研课程群资源建设的验收标准。具体调研内容包括已有课程网站(尤其是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资源类型、教学资源数量和质量、课程性质(理论基础或工程性质等)、运行实际效果、用户反馈等多个方面。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经论证后制订验收的具体标准,并面向所有课程资源建设负责人发布。本项目针对学院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分别制订A、B、C级验收标准。其中,C级标准要求课程网站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师信息、教学进度安排等课程基本信息,能够提供基本的课外学习资料和学习指导,有常见问题及解答、参考资料及课程相关资源链接;B级标准要求在C类的基础上,有完整的电子教案,教学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学生利用课程网站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A级标准要求在B类的基础上,有完整的教学视频并达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标准,课程网站建设完整并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根据该策略,按课程基本信息和课程拓展资源两大类课程建设内容,制订出阶梯式评级标准见图1。
3.2 课程群网络资源滚动式验收策略
图1 阶梯式课程群资源评价标准
验收工作还存在一次验收和多次验收的问题。若采用一次验收的原则进行验收,虽然减轻了工作量,但也降低了课程建设周期和建设质量。如果在制订验收分级标准的前提下,对每门课程采取多次验收的策略,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群的整个建设周期内,我们先后组织了3次验收工作,即在每一批次的课程建设完成后,立即进行该批次课程资源建设的验收。采取一批次一验收的策略而不是结项前一次性验收的优势在于:能够尽早发现课程资源建设问题,给初次评级不高的课程网站留出升级空间和时间,从而加快提升各门课程建设的质量。
依据分批次滚动式验收原则,第一批次截至2013年12月10日,完成高级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等28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验收检查,占所有课程的37%。第一批建设工作,对教学资源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效果。第二批次截至2014年3月21日,新增算法设计与分析等32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并通过学院组织的验收,累计完成建设课程占所有课程的80%。第三批次截至2014年7月14日,计算机安全工程等剩余15门课程完成网络资源建设,并通过学院验收。至此,累计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100%的网络资源建设与验收,整合成计算机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
通过探索与实践计算机课程群网络平台建设,我们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建设理论体系和管理办法。对建设网络学习课程,尤其是建设某一学科下的网络学习课程群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鲜明的特色理念。同时,通过该项目建成的计算机学科本科网络学习平台,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并取得了良好反馈。
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怎样进一步凝练网络课程质量,将课程适用人群从面向学院学生推广到面向社会,怎样在网络平台下进一步改善学生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等,都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的问题。
[1] 孙来祥, 张晓鹏. 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 中国高等教育, 2001(1): 36-38.
[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EB/OL]. [2016-05-31]. 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34/200507/8296.html.
[3] 李铁映.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N]. 中国教育报, 2014-03-20(07).
[4] 贡福海, 范守信. 基于教学管理视角的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J]. 中国大学教育, 2010(9): 57-59.
[5] 蒋宗礼, 吴建平, 徐明.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J]. 中国教育网络, 2008(7): 31-34.
[6] 李晓明, 蒋宗礼. 积极研究和推进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 计算机教育, 2012(5): 1-1.
(编辑:孙怡铭)
1672-5913(2017)02-0007-03
G642
黄岚,女,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huanglan@jlu.edu.cn;
叶育鑫(通信作者),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义Web,yeyx@jl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