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民生
(河南大学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0051;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
宋史研究 ◎教育部名栏◎
影戏在汴京的发祥与流传
程民生
(河南大学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0051;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
影戏以及皮影,有确切记载的史料表明,诞生于花灯最繁盛、夜生活最丰富的北宋都城开封。新发现的史料显示,宋初开封影戏已在元宵节的坊市中演出,并引来宋太祖的观赏,将有确切记载的影戏历史提前了50余年。最早开封的影戏道具是用白纸雕制人物形象,很快升级到羊皮彩色道具。同时,影戏在开封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作为面目一新的市民文艺,开创了古典影视艺术的新时代,是京师综合文化和综合功能的又一成果。有众多专业的影戏班子活跃在开封舞台,并产生了戏迷。北宋灭亡后,汴京皮影传播到南北各地,得到普及与大发展。蒙、元时期影戏流传到波斯等地,18世纪传到欧洲,及至近代遂发展成电影。影戏是汴京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影戏;皮影;宋代;汴京
在中国传统文艺的百花园中,有一朵奇葩绽放了千余年,这就是皮影戏,又名“影子戏”或“灯影戏”。本文论述的影戏主要指纸影和皮影,即以纸张、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白色幕布后边操纵人物边唱述故事,同时配乐表演故事的戏剧。由于用人不多、携带方便,且生动活泼、经济实惠,千余年来活跃于城乡街村,深受群众尤其是儿童的欢迎。究其源流,颇有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于影戏起源的时代、地点,学术界有多种说法,国内说如周代说、春秋战国说、汉代说、唐五代说、宋代说、观音说等等,地点则有西安说、滦州说、开封说等等;还有外国传入说,如起源于印度、印度尼西亚、中亚等。中国民间尤其是影戏艺人更是各有传说*李跃忠:《中国皮影》,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年版第3-31页;齐江:《中国影戏的诞生时间考》,《大众文艺》2012年第22期。参见郑劭荣:《中国影戏研究述评》,《民族艺术》2006年1期。。就国内说而言,历来相传始于汉代的京师长安。有关史料,最早见于宋人高承的记载:“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它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历代无所见。”[1]卷九《影戏》,485此后,影戏始于汉武帝时长安说一直流传至今,但究其实,这不过是道家术士惯于故弄玄虚的一种魔术而已。民国时期就有学者指出:“此近于想象之辞,殊非事实。”[2]第一七册《风俗志》第一节第二目《娱乐·电影》,36当代学术界也多不认可,最多算是理论上的远源。因为一个显著的事实是,此后并没有引起影戏的发生,宋以前的历史上并无任何影戏的确切记载,甚至连“影戏”这个说法也没有,都是类似的民间传说。另有探讨影戏起源的现代学者,有关于佛教“以影说法”的近缘,以及剪纸、走马灯之类的近似艺术渊源一类的说法,蛛丝马迹很多,但迄今并无确证,对于它们和影戏的关系也只是人为的推测。
作为艺术形式的影戏之名,最早见诸记载的时代是宋代。通常引用的高承记载是:“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这就是说,一直到宋仁宗朝,由于表演三国故事的需要,经过改变修饰,才在开封市井,确切地讲是在瓦子勾栏中诞生了影戏。高承是宋神宗朝的开封人,生活的时代距离宋仁宗朝不过20年左右,作为追寻事物起源的专家,其结论似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是,这并非最早的记载。笔者发现,其实早在宋太祖末期,就有关于影戏的记载,地点仍是汴京,时间是开宝七年(974年)正月十四日元宵节期间,主角是宋太祖:
幸大相国寺焚香,还御东华门,召从臣观灯。先是,帝自左掖门出,乘逍遥辇,至明德门外灯山前驻辇,阅百戏,遂召从官升楼宴饮。是岁,始自左掖门出,由御桥至开封桥观坊市影戏,遂至相国寺。过酒户孙守彬楼,少驻辇,又至白矾楼观杂戏,遂御东华门。[3]一○之三, 232
可见,宋初开封的影戏已在坊市中演出,并引来皇帝的观赏。值得注意的是:宋太祖原来元宵节的巡游路线是从左掖门出宫,至皇宫正门明德门外灯山前欣赏百戏;开宝七年(974年)忽然改变路线和节目,不再去灯山主会场观看百戏,而是沿汴河御桥至开封桥(即州桥)*(宋)孟元老著,伊永文笺注:《 东京梦华录笺注》卷一《河道》,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页:“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 …… 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州桥之北岸御路,东西两阙,楼观对耸。”宋太祖当沿此路巡视。州桥全称“汴州桥”,唐代建中年间所建,位于汴州衙门前,因名汴州桥,后简称州桥。入宋沿袭,因汴州改为开封府,故也称开封桥。宋皇宫是在原汴州衙城基础上扩建的,故州桥位于皇宫门前。观赏光影艺术民间影戏等民间文艺。这一重大变化,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影戏吸引皇帝前来,应当属于新生事物,诞生不久;二是坊市影戏已有一定的规模和社会基础。如此,似乎可以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影戏记载,一出场就迎来皇帝的喝彩。这条史料的新发现,将有确切记载的影戏历史提前了50余年。此后的元宵节等皇帝与民同乐的节目,也不再有类似记载。
那么,为什么高承不知或忽略了宋初的影戏呢?原因大约有二:一,很可能是他所记载的真实意图,只是强调三国故事最初是在宋仁宗时用影戏表演而已。有学者认为:“影戏形成之后,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仁宗时期,迎来了中国影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4]将其理解为一个高潮形态,稍显牵强。二,现存《事物纪原》成书于明代,大量的记载并非高承本人所撰,而是宋以后李果等人补入的,该书《点校说明》及李果《〈事物纪原〉序》可以证明,例如高承记载当时事不会用“宋朝仁宗”,只能用“国朝”或“皇朝”。故而这条《影戏》记载很可能为明人续入,如此则不足为据。
史籍中影戏的首次出场是与元宵灯会一起的,后来的影戏史料也多集中体现在元宵节,可见二者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及相同之处,都是光影艺术,那就必须说到汴京的花灯。元宵燃灯,历史悠久,宋代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盛会。“三元观灯,本起于外方之说。自唐以后,常于正月望后开坊市门然灯。宋因之”。开端是建隆(961年)正月的上元,宋太祖“御明德门楼观灯。召宰相、枢密、宣徽、三司使、端明、翰林、枢密直学士、两省五品以上官、见任前任节度、观察使饮宴,江南、吴、越朝贡使与焉。楼前结彩为山楼影灯,起露台,教坊[张]乐,两军陈百戏。四夷(潘)[藩]客各以本国歌舞列于楼下,赐酒食以劳之。夜分而罢。东华左右掖门、东西角楼、大道、大宫观寺院悉设山棚,张乐,陈笼灯。其夕开旧城门达旦,皇城绕堞设灯碗,内庭遍设灯擎。”皇帝与大臣、使节一起赏灯看戏,全城主要街道、大寺院、宫观等处张灯,皇城上密布灯火,通宵敞开内城城门。乾德五年(967年)正月十六日,宋太祖又诏:“以朝廷无事,年谷屡丰,上元观灯可更增十七、十八两夜。自后每至十六日,开封府以旧例奏请,皆诏更放两夜。”[3]帝系一○至一、二、三, 231-232页自此,朝廷确立了自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至十七、十八共五夜的元宵灯会时间,持续时间之长,刷新了历史记录。故而,“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都邑旧亦然。后都邑独五夜”。在此期间,汴京全城灯火辉煌,居民欢乐通宵,盛况空前,宋人有“国朝上元节烧灯盛于前代”之说[5]卷一,17,也即以汴京为代表的宋代上元灯会,达到了历史高峰。
不仅如此,除上元之外,逢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等节庆,也有规定要各张灯3天。如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中元节,宋太宗“御东角楼观灯,赐从臣宴饮”。五年十月的下元节,又诏开封府“依中元例张灯三夜。”[3]一○至八,235至宋真宗一朝,又新添正月初三因天书下降而设的天庆节、七月一日因圣祖寿辰而设的先天节、十月二十四日因圣祖降临而设的降圣节,也同样要张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诏天庆节听京城然灯一昼夜。六年四月十六日先天降圣节亦如之”[3]一○至一,231。如此看来,此时汴京全年的法定张灯时间为14天,其它时期一般都是11天。但在具体实践中,持续的时间更长。如宋徽宗时,皇宫宣德楼前,“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面北悉以彩结山呇上皆画神仙故事”[6]卷六《元宵》,541。自正月七日就开始张灯了,比规定的节日提前了8天。实际上,早在十二月底,官方就已在张灯结彩了:政和五年(1115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诏:“景龙门预为元夕之具,实欲观民风,察时态,黼饰太平,增光乐国,非徒以游豫为事。”[3]一○至一,231则是向前展延了十余天。
那么,在这花灯的海洋中,“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雾融融,动烛远近”[6]卷六《十六日》, 595,在千变万化、多彩多姿的光影艺术熏陶下,伴生出影戏,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上元灯又称“影灯”[7]第1087册第422页,“影戏”与其有着密切关系。换言之,影戏的产生与普及,只能是在花灯最繁盛、夜市最发达、夜生活最丰富的都城开封。反过来,影戏的发展也影响了花灯,如南宋杭州的羊皮灯即是“羊皮灯则镞镂精巧,五色妆染,如影戏之法”[8]卷二《灯品》,34是羊皮制作的皮影技术所派生。
对有一定难度的学习目标,教师适当地予以引导示范是必要的。譬如赏析古典诗歌,准确、深入地理解“诗圣”“诗仙”的内涵,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也有一定高度的目标,教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知晓学习方法,获得攀援而上的绳索,进而达到理想的高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活动开展会更有的放矢,整个课堂的推进也会更顺畅。
影戏有三种表演形式:手影、纸影、皮影。最早的影戏是手影,有着悠久的历史,无法追溯其源头,因为其几乎不需道具,用双手造型、动作投影到墙上即可表演,通常用于儿童游戏,也有复杂的商业演出。如学者所言:“出现于辽、宋时期的‘手伎’表演,对影戏的形成也应有重要影响。”[4]纸影即用白纸雕制人物等形象:“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9]11南宋吴自牧也载:“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10]卷二0《百戏伎艺》,194史料表明了影戏创建的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最早的纸质人物形象,是在汴京“以素纸雕镞”的,应当是与刻纸、剪纸艺术有直接渊源。但在频繁的演出过程中,纸质的各种弱点很快显现:颜色单调,质地脆弱,既不便操作,又不宜保存。第二阶段,仍是在北宋开封,将纸质道具改善为皮质即羊皮影具,既经久耐用、便于传承,又便于涂饰彩色,使黑白纸影升级为彩色皮影,艺术魅力大为增强,赢得了更广泛的市场。这个明显的从初级到高级阶段的跃进,是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的,暗示着纸影出现的时间并不久,具有临时性、草创性、过渡性,在市场的要求下很快就完成了历史使命。
至于改进为羊皮道具,在汴京也有原料优势。开封府由于凉爽多沙,水草丰美,有利于畜牧业。京城之北的草地,“乃官民放养羊地”[11]700,乃是一个京郊专门的牧羊区。朝廷也经营有养羊业,在开封设有名为牛羊司的机构,实际上并没有牛,而是专门养羊:“掌畜牧羔羊栈饲,以给烹宰之用”,所属有广牧指挥1 126人;宋真宗时,牛羊司存栏羊数为33 000只”[3]职官,二一之一0至一一,3610-3611。在宋代汴京的饮食生活中,羊是主要的肉食来源。宋皇宫内即是典型例子:“御厨止用羊肉”,乃是“祖宗家法”[13]卷四八0,元祐八年正月丁亥,11417。北宋中期,每年御厨食用羊一般为14 000余只,多时达102 000余只[3]卷一八七,嘉祐三年三月癸酉,第4506页。羊皮自是取之不尽的原料。
这些事实,再次证明皮影是北宋时开封创造,至少可以说,影戏是在开封形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古代并没有皮影一词,最早似见于民国时期,前此都称影戏*由于后代尤其是当代皮影戏影响较大,以至于连一些专家也直接将影戏当成了皮影:“我国的皮影戏相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能够表现‘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情景,人们用它来祭祀神明,庆贺丰收。据说皮影起源于汉代,到了11世纪的宋代,就有皮影在京城——汴梁(开封)和临安(杭州)活动的记载和有关皮影艺技的描绘。”(吴良忠编著:《中国皮影》,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华夫主编:《中国名物大典》(下卷)更干脆:“影戏,即皮影。”(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413页)。皮影具体的道具情形,北宋不见记载,不妨借用南宋时期的记载,以窥斑斓:“大小影戏分数等,水晶羊皮五彩装。自古史记十七代,注语之中子细看。影戏头样并皮脚,并长五小尺,中样、小样,大小身儿一百六十个。小将三十二替*此处的“替”,戏剧史界解释为“屉”,即戏箱里匣形或是分层的格架,指装满一屉的道具,具体数量则不止一件。窃以为似不通,当为原字义,指替换使用的同类形象。,驾前二替,杂使公二,茶酒、着马马军共计一百二十个,单马、窠石、水、城、船、门、大虫、果卓、椅儿共二百四件,枪、刀四十件。《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14]64由此可知:一、这里所谓的影戏,具体是指一套完整的皮影道具,说明影戏已发展到了拥有专门的制造、销售的市场,相当成熟;二、皮影道具分为中样、小样两种规格,适应不同数量的观众,大约680余件,极为丰富,阵容强大;三、所有道具均为透明的羊皮制作,用彩色涂画,也即投影到墙壁或幕布上的形象也是彩色的;四、表演内容为历史连续剧,主要是汉代、三国、唐代、五代史,多是朝代更迭的战争戏;五、无论是道具阵容还是表现内容,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影戏的配音,有说有唱。北宋灭亡不久,有单州砀山县染户朱从收养一小儿,模样“似赵家少帝”,此儿颇为有心,“每看影戏唱词,私记其宫禁中、殿阁下、龙凤之语”。因到杭州冒充宋钦宗的第二子以图富贵[15]卷一九九, 1437-1438。证明影戏配音有大量的唱腔。至今唐山等地风格独特的皮影调就是典型。
北宋后期的记载显示,有众多专业的影戏班子活跃在开封舞台。孟元老列举宋徽宗时期开封的著名艺人中,有“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宋)孟元老著,伊永文笺注:《 东京梦华录笺注》卷五《京瓦伎艺》,第461页。“乔影戏”,伊永文认为指手影戏,见第474页笺注。。此外,还有许多影戏班子。每逢元宵节,官方便在各坊巷路口普遍设置影戏演出棚子:“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6]卷六《十六日》,596成为招徕和防止儿童丢失的场所,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如此看来,这些配合官方工作的影戏班子,至少有数十家。
在新奇且颇具魅力的影戏演出熏染下,戏迷在汴京应运而生:“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一日弄者曰:‘关圣古猛将,今斩之,其鬼或能祟,请既斩而祭之。’此子闻甚喜,弄者乃求酒肉之费。此子出银器数十,至日斩罢,大陈饮食如祭者,群无赖聚享之。乃白此子,请遂散此器,此子不敢逆,于是共分焉。”[16]14-15这位多钱善感的少爷,被戏中情节役使牵挂,成了组织影戏和操纵影戏者敲诈的玩偶。戏里戏外互动,足见持续数天的影戏连本剧的诱惑力,更可见影戏教化功能的强大。
当新兴的汴京影戏正欣欣向荣之际,风云突变,北宋灭亡,汴京繁华灰飞烟灭。但影戏艺术不像政权那样容易崩溃消亡,却像成熟的蒲公英那样随风飘洒,传播种子。
汴京沦陷后,一部分皮影艺人被金兵掳掠到北方。如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二十五日,“金人来索御前祗候方脉医人、教坊乐人、内侍官四十五人……杂剧、说话、弄影戏、小说、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弹筝、琵琶、吹笙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令开封府押赴军前”[15]卷七七,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五日,第583页。其中的影戏艺人团体,成为北方皮影的传播种子,并逐渐适应各地文化习俗,借鉴吸收各地文艺养分,形成不同的地方特征。民国时期,有学者引用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记载云:“‘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今河北滦州影戏,犹此遗风。”[2] 第一七册《风俗志》第一节第二目《娱乐·电影》,第36—37页仍是宋代的一脉相承。
更多的影戏艺人随着南下的朝廷、流民传播到南方各地,使影戏得到普及和发展。继承了北宋开封几乎全部遗产的杭州,成为影戏最发达之地。吴自牧言:“更有弄影戏者……杭城有贾四郎、王异、王闰卿等,熟于摆布,立讲无差”。[11] 卷二0《百戏伎艺》, 194-195他们技艺精湛,操纵道具动作纯熟,口中配音贴切流利。南宋晚期杭州的影戏名家,有贾震、贾雄、尚保义、三贾(贾伟、贾仪、贾佑)、三伏(伏大、伏二、伏三)、沈显、陈松、马俊、马进、王三郎(升)、朱祐、蔡谘、张七、周端、郭真、李二娘(队戏)、王润卿(女流)、黑妈妈等,多达十八家[8]卷六《诸色伎艺人》,第107页。既有家族式的班子,还有女性艺人。如上文所引,整套的影戏道具已形成商品化生产与销售,显然是普及的结果。南宋杭州有专业制作皮影道具的团体“绘革社:影戏”[8]卷三《社会》,第40页,即是明证。元宵节期间,“或戏于小楼,以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此类不可遽数也”[8]卷二《社会》,第31页。有专门的“小楼”样舞台,以儿童为主要观众。
日益兴旺发达的影戏,在蒙、元时期还由汉人远涉西域带到了波斯等地,并辗转传入埃及、土耳其等国家[17]138。元代皮影戏随军传到了南亚,如波斯历史学者瑞士德·安定曾说:“当中国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位的时候,曾有演员来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18]1此当是以表演朝代更替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影戏无疑;18世纪中叶影戏传到欧洲各国,及至近代,遂发展成电影。二者与其说有质的不同,不如说是质的飞跃。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指出:“电影的前驱就是皮影戏与幻灯”。[18]1-3国内则将皮影称之为“电影的鼻祖”[19]12。
中国电影研究专家认为:“皮影戏可以看作古人用光影进行表达的最高形式。在光与影的跃动中,演出着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它引发了观众的喜怒哀乐,也为观众带来了超脱于现实之外的兴奋和愉悦。”[20]1作为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光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影戏与戏剧在一个城市、一个时代同时兴起[21],既是中国戏剧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对戏剧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二者相辅相成。鲁迅曾指出:“我尝疑现在的戏文,动作态度和画脸都与古代影灯戏有关。”[22]145皮影人物的脸面,只能用简洁明快的线条和颜色表现,所谓“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10]11。人物形象、政治面貌直接用脸谱展现于先,概念性强。古装戏中大块的、色彩分明的脸谱于此一致;皮影人物由于板块结构局限,动作不能缓柔,像电影的快镜头一样机械僵硬,古装戏中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中的作和打两大艺术手段,同样节奏分明,且有已成套的程序规范,二者的血脉关系可以想见。
影戏是汴京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最早见诸记载的影戏是在宋代开封。但学界通常引用的高承记载并不确切,新发现的史料表明,宋太祖观影戏是历史上影戏第一次见诸记载,将有确切记载的影戏史提前了50余年。最早的影戏道具是在开封用白纸雕制人物形象,很快升级到羊皮彩色道具。同时,影戏在开封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有众多专业的影戏班子活跃在开封舞台,并产生了戏迷,开创了古典影视艺术的新时代。
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影戏不可能是在一个地方、一个时期横空出世的,一定有长远的、广泛的源流,故而学术界有影戏形成多源说[23],正像地缝中的涓涓潜流,汇聚在最适宜的地方喷涌成泉眼一样,它们汇聚在汴京,经整合、点化,成为面目一新的市民文艺,开创了古典影视艺术的新时代,是汴京综合文化和综合功能的又一成果。广泛流传、深受喜爱的影戏,曾经发挥过不可估量的娱乐、教育作用。在高科技的电影、电视等光影艺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影戏仍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演出市场。2006年,皮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纳入世界历史文化的瑰宝。在中国戏剧、世界电影中,隐含有汴京元素。
[1]高承.事物纪原[M].李果,订.北京:中华书局,1989.
[2]余绍宋.重修浙江通志稿[M].浙江图书馆,1983年翻印本.
[3]徐松.宋会要辑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4]李跃忠.从“手伎”到影戏[J].民族艺术,2005(4):45-49.
[5]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笺注[M].伊永文,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7]宋庠.元宪集:卷二:正月望夜闻影灯之盛斋中孤坐因写所怀[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8]周密.武林旧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9]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10]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1]陶宗仪.说郛三种·说郛一百卷:卷四三:(宋)孔倜.宣靖妍化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0[M].北京:中华书局,1993:11417.
[14] 佚名.百宝总珍集:卷一0:影戏[M].李音翰,朱学博,整理校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15]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6 ]张耒.明道杂志[M]//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17]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3.
[18]孙玉滨.世界艺术经典·电影艺术卷[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29]魏力群.皮影之旅[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0]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21] 程民生.论汴京是中国戏剧的发祥地[J].中原文化研究,2015(5):85-93.
[22]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23]李跃忠,许小主.试论中国影戏的起源与形成[J].创新,2010(1):120-122.
【责任编辑 卢春艳】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Paper Shadow and Leather Silhouette in Bianjing
CHENG Min-sheng
(Research Center for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 The Innovation Center for Inheritance of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vilization of Henan Provi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Henan 475001,China)
There is a clear record of historical data that paper shadow and leather silhouette were born in Kaifeng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Kaifeng, the capital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had the most prosperous lanterns and the richest nightlife at that time. New historical materials showed that the shadow puppetry had been performed on downtown streets on Lantern Festival in Kaifeng of early Song Dynasty and attracted Emperor Song Taizu’s view. It made the precise history of shadow puppetry been moved up for more than 50 years. The earliest props of Kaifeng’s shadow puppetry were carved characters, which were made from white paper. Then the material of props were upgraded to colorful sheepskin quickly. As a new civil literature, the shadow puppetry played an independent art form in Kaifeng at the same time. It created a new era of classical film and formed another achievement of the capital’s comprehensive culture and comprehensive function. Many professional shadow puppetry teams were active on the stage of Kaifeng and the fans appeared as well. After the demise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Bianjing’s shadow puppetry spread throughout north and south and got universal development. Shadow puppetry spread to Persia and other places during Mongol-Yuan period. It also came to Europe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developed into film up to modern times. As Bianjing's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civilization, shadow puppetry is also the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o the world.
shadow puppetry; leather silhouette; the Song Dynasty; Bianjing
2016-12-25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宋代历史文化”支持计划(2014-CXTD-05)
程民生(1956—),男,河南开封人,回族,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黄河文明传承与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宋史。
K244
A
1005-6378(2017)03-0001-06
10.3969/j.issn.1005-6378.2017.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