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沁园实验小学 李 健
辐射沁园文化 引领集团发展
江苏无锡沁园实验小学 李 健
沁园文化是沁园小学部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基因和特质。沁园文化中,勤谨是根基,激励是灵魂,卓越是目标。集团化办学,可以从课程设置、课堂改革、师生评价等多个方面推进,但是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是集团化办学最核心的要素。
沁园文化 激励教育 集团化办学
2016年9月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首先试点5个教育集团,沁园教育集团是其中之一。这5个集团是独立法人代表的紧密型集团组织。怎样办好教育集团,是摆在集团校所有校长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沁园教育集团从组织机构、制度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学校之间的文化认同,教师之间是否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是集团化办学首要的要素,也是推荐集团化办学向纵深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是最终实现集团优质发展的首要任务。
江苏省无锡沁园实验小学建校29年,是区域内第一批获得江苏省省级实验小学的学校,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文化基因和特质是集团化办学,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沁园小学的校训是勤谨,沁园小学将校训化作一股精神力量,演绎成一个个行动纲领贯穿在师生日常工作中,集团化办学后,这样的精神力量影响了成员校教师,推动了集团内部教师的共同发展。
“勤谨”这个校训相比一些诗意的富有哲理的校训更加通俗易懂,它不需要解释和阐述,它那么直白:勤奋学习,勤勉工作,学习要勤谨,工作要谨慎,做事要勤快,从校长到教师,再到学生和家长,我们都在践行“勤谨”二字。通过家长会我们与家长交流让他们知道要做一个勤谨的家长,如果家长懒惰,未来在学生身上都会反映出来。我们通过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情,想要学业优秀,又不愿吃苦是行不通的,即便天资聪颖,也需要后天努力。学习什么时候是快乐的呢?是获得成功和进步。快乐是成功和获得带来的。那么,成功与获得哪里来的呢?家长要勤谨,学生要勤谨。家长会不只是教师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业情况和学习习惯那么简单。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校长要通过家长会传递给家长。换句话说,学校不仅仅是学生的学校,也是家长学会如何做家长的学校。
开学第一课我们跟所有教师讲,我们一比敬业,二比绩效。敬业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习惯,一种能力。所谓敬业,就是认认真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关注每一个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其实就是敬业精神决定成败。绩效,即成绩、效果和效率,我们的敬业是勤奋学习、勤勉工作的敬业,不是靠加班加点,加大学生作业量来体现教师的敬业,我们比成绩、比效果更要看效率。
激励教育在沁园小学从“九五规划”走向“十三五规划”,开始我们做课题研究,但后来我们发现,如果课题研究不能成为学校发展的生产力,这种研究是伪研究,做了二十多年的激励教育,激励到底是什么?激励教育到底可以怎样做?
我们认为激励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激励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这里的每一个人既有学生也有教师。我们先从管理层着手,转变管理方式。沁园的管理文化是:垂范、授权、激励、沟通。刚开始我们提出这四个要求,现在我们认识到,垂范、授权、沟通的核心理念和出发点都是激励。校长和行政班子成员给全体教师垂范,不就是激励每个教师也这样做吗?校长根据行政分工和教师特长,把工作授权给他们,让他们成为某项工作的核心负责人,由他们来统筹某件具体的工作,就是激励教师更好地工作。在工作中,校长和行政班子与教师充分沟通,沟通的最终目的就是激励教师更有效地做好工作。所以,沁园管理的核心文化就是:激励。
对教师的日常管理,我们放大优点,看到问题,个别真诚指出,在集团内部放大弘扬正能量。家长写来感谢信,我们打印送到教师手中,通过微信推送给每一位家长和教师。教代会优秀提案,我们打下来,用PPT投放,全体教师一起学习,学习这些教师的境界,学习这些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关心,学习这些教师认真做事的态度。
教师团体之间也是相互激励,每月年级组长要撰写“榜样就在我身边”的年级教师案例,通过微信平台发送至全校师生,我们通过微信平台,每周推出学生优秀作文,学生优秀美术、手工作品,教师、学生的获奖都通过微信推送给全校师生,激励全体师生共同进步。学校优秀教师、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通过微信平台介绍他们;学校为食堂员工,门卫保安,都建立了激励评价机制,让沁园的每一个人都获得归属感,让每一个人在沁园都得到充分发展。
激励真是一种无穷的动力,集团化办学后,我们将激励教育的核心意蕴内化为日常工作状态,让教师与领导之间产生信任,教师与教师之间产生信任,家长与学校之间产生信任,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信任,社区与学校之间产生信任,学校与管理部门之间产生信任,学校与兄弟学校之间产生信任,这种信任的人际氛围,必将成为集团发展的致远生产力。
沁园人很实在,很勤谨,很朴实,很励志,但沁园人都知道,要办好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教育集团,任重而道远。我们在5年前提出“用设计发展学校”的办学思路,当初这个“设计”就是不断地微创新,现在来看这个“设计”就是不断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持之以恒地把常规工作做好,把重要工作做到极致。比如,晨会课,我们提出了每周晨会教学目标,因为每天10分钟晨会也是一节课,一学期、一学年下来也是一门课程,有目标,有教学过程,有评价结果。
追求卓越是沁园的目标,但这个目标不是空洞的,支撑它的是学校“335卓越课堂”实验,“335卓越课堂”就是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我,不断反思教学,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课堂上生动地体现。
集团化办学,关键要在“集”“团”“化”三字上下功夫,集团内部文化认同,教育价值观的认同是集团长足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