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文思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泉州 362300)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新探
——以隐性教育理论为视角
缪文思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泉州 362300)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显性教育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立足于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从隐性教育理论角度,深入探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新途径。阐述了隐性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隐性教育的作用机理,由此提出相应对策,提高思政工作实效性。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改革
国内外多数学者都认同,“隐性教育”源自“隐性课程”的上位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与社会学家杰克逊在《life in classroom》(1968)一书中首次提到。他指出,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课业知识,还通过非正式途径学会“合作”、“谦让”、“遵守规则”等价值观。他将此概括为“隐性课程”。此后人们注意到这种非正式的价值、态度等文化的传递在家庭、社会中亦存在。由此提出了“隐性教育”的概念[1]。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研究隐性教育,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当前,学界对隐性教育定义的分歧主要包括:一教育者是否有意施加影响。沈嘉祺提出行为主体可有意或无意地体验、观察,而山西大学的贾教授等则指明学校的引导作用。二受教育者习得的经验、态度、心理、价值观等是否可预期。隐性知识概念的提出者波兰尼认为,这种文化传递偶然、随意,难以捕捉,甚至难于言表。张晓莉则提出,隐性教育是“非计划但却是有预期的教育”。三教育环境是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还是更广泛。贾教授等将隐性教育限定在“学校教育性环境中”,但多数学者并未限定教育环境,通常涵盖家庭、社会,甚至网络环境。
本文认为,隐性教育首先强调个体性、受教育者在此过程的主动性。其次,对其施加影响的主体多元,从教育者角度应是有意的引导,否则无谈“教育”一词。再次,受教育者习得的经验、价值等应是可预期的。再次,教育环境不仅局限于学校,应包括社会、家庭,网络等与受教育者密切联系的各种环境。因此,综前所述,隐性教育应是在教育者有意在正式或非正式教育场合,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引导教育对象,使其获得某种可预期的态度、动机、情感等的过程[2]。
著名凝聚态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奖者Philip·W·Anderson曾指出,一线科学家普遍认同,万物运行有一套基本规律。不同学科存在层级差,有的更接近基本规律。他提到,社会科学受制于心理学。因此,本文试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讨隐性教育的作用机理。
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提出人脑接受、加工信息包括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又可分为前意识、无意识等。自此人们意识到,人脑可以在难以意识的情形下接受信息。但早期无意识现象的研究多停留于经验层面,缺少实验研究,精神分析学派亦因此沉寂。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信息加工为基本范式的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人们重新开始对无意识问题的实证研究,即内隐认知研究。
内隐认知是人类认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以逻辑分析性、词语概念为基础的外显认知形成对比,强调认知的无意识性,是一种自发的机制。当前,内隐认知研究主要包括内隐记忆、内隐学习、内隐思维、内隐知识等领域。
内隐认知作为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种系及个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内隐认知机制来自进化论的解释是,人在适应生存过程中,趋利避害作用的典型表现。生活中有时我们知道“某物,但又无法确切”记得,这种内隐记忆带来的熟悉感,很多时候成为了决策的依据,尤其当人类处于不利条件时,这为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提供有利支持[3]。
毛泽东同志说,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在转战网络平台,占领新的舆论战场,我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
以福建69所高校为对象,调查显示我国主要通过建立思政门户网站、官网思政专题、高校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能。69所院校的学校官网主页均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且更新维护亦较及时。多数学院根据最新要求都设置了相关专题,如“两学一做”专题,并置于醒目位置。少数独立学院或民办院校,虽未设学习专题,但在新闻公告等栏目动态中更新具体内容。
从新媒体平台看,每个学校都设置了至少一个账号,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甚至APP软件。如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较知名学校,其职能部门还有独立的官微,如学生处、共青团、图书馆等。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不仅有学校官微、微信公众号,学院院长还专门开放了个人微博,接纳学生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困惑疑难。
尽管网络思政工作已全面铺开,实际效用却差强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思政专题网站内容单调刻板,对大多数学生缺乏吸引力。思政专题网站未能积极适应新环境,只简单把理论工作照搬网上,更似“政务展示平台”。在一项针对本校大一、大二共216名学生的随机调查发现,未有学生登录校官网查看“两学一做”专题内容。虽后续访谈有10多位同学表示关注过“两学一做”问题,不过是因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或团组织活动才了解。
思政职能部门的新媒体账号关注人数少,缺乏影响力。不少学校的学生工作部、党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建立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但这些职能部门受众面窄,阅读量一般只有几十到几百,难以进入更多学生视野。且公布的信息很少有点赞、评论或转发者,未能引起学生普遍共鸣与互动。
非思政职能部门的新媒体账号影响力大,但缺乏思想观念、价值的引导。据调查,各高校官方微博关注数量都远超同期在校学生总数,影响力广泛。与此同时,学校官微、微信公众号主要提供的信息包括,一校园重大新闻,如学校所获荣誉通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二管理服务信息,如报考指南、发放录取通知书、安全教育、图书馆开放通知等。在少数的有关建党、建国纪念之类“主旋律”、“正能量”的微博点赞数寥寥无几,与其他动辄几百几千的点赞和转发数形成鲜明对比。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围绕这一培养目的,思政工作者应结合新情境,根据互联网发展特点和隐性教育理论规律调整转变工作。
人的接受能力有限,在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填鸭式教育的影响下,一些学生表现出“超限逆反”反应。有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感觉是洗脑课”。因此,发挥隐性教育功能,纠正对“主旋律”的刻板印象,减少学生逆反心理,当前网络思政工作应做如下调整:
一方面,重视信息标题的价值。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各大媒体不得不进入了“短新闻”“标题党”的时代,以争夺日益稀缺的注意力资源。一个亮眼的标题不仅方便检索,还能引起读者兴趣,便于二次传播。传统标题刻板正统,缺乏阅读吸引力。可以采用设置悬疑、反问、设密等方式设置标题,如“中央不到一个月连发三份贺电,都是什么重磅成果?”。恰当运用语言策略可以提高信息的关注度和点击量,提高网络思政平台的吸引力[4]。
另一方面,“一图胜千文”。应多采用网络流行语、图片、视频等方式传播信息。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类对视觉图像的处理优于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是近几千年前人类才发明的,而进化早期业已具备的视觉是人捕捉信息的重要感官,对其生存繁衍有重要作用。因此,人类更擅长处理图片、视频类型的信息。图像信息不仅提示信息知觉,还能激发人情绪反应,引起情感共鸣,提高信息传播的接受度。
隐性教育理论不以教师的引导、灌输为主体,而是强调在具体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自觉体验到某种价值、态度等。因此,应积极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一方面,网络职能部门应加强校园网管理。学校网络中心应继续加强网络监控,防止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例如,使用非法关键词自动过滤,自动屏蔽含非法关键词的信息。完善不良信息举报功能,可给予举报成功者一定奖励,全员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针对突发的校园舆情事件,应重视舆情数据的收集,跟踪事态进展,主动迅速辟谣,掌握舆论主导权,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鼓励全员参与,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在此次的学生调查中,所有学生都提到“每天都会用智能手机上网”。有的学生甚至表示“没有网不能活”,“没事无聊的时候就会把手机拿出来看看”,对学校停电的担心不在于吃饭睡觉问题,而在于“手机充不了电”。网络作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乐意将所见所闻及经历,分享于朋友圈、微博。因此,可以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影响力较大的平台建立投稿机制,鼓励学生分享身边“真善美”的人与事,对投稿成功者或点赞得票高者设立奖励,全民参与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在复杂的信息之网中,所有人都是重要的信息节点,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发布者、传播者。做好网络思政工作不能只靠思政职能部门单打独斗,需相关参与者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建设思想工作的长效机制。
首先,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发布平台应加强信息维护。维护不仅包括定期更新,还包括过程跟踪,并非简单的“发完了事”。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互动,评论转发。例如,可以设立“表扬榜”,感谢网友的精彩评论。如此能增加网友的参与感,体验到自我意识与价值,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平台的关注度[5]。
其次,应加强思政职能部门与信息发布平台的联动。针对思政职能部门的官微、微信公众号缺乏关注、影响力小,校官微影响力大、但缺乏价值引导的现状,应积极加强新媒体平台与思政部门的联动。由共青团、党工部等相关职能部门给新媒体平台定期或结合时下热点问题实时推送内容,增强思政工作的影响面。
再次,应加强同其他兄弟院校及校外相关职能机构的联动。每个个体收集信息能力有限,加强与其他学校及职能机构的互动,如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等,能提高信息传播效率,针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出更迅速的反馈。
本文虽然重视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强调营造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某种价值观态度等。但并非完全否定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本身存在效果的不稳定、信息的不对称,思维的非逻辑性等缺陷。互联网发展亦有内在隐患。
《理解媒介》作者麦克卢汉曾提到,传播媒介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信息传播渠道,也改变了信息本身。在“短新闻”时代,人们更加注重信息广度,而非信息深度,不利于培养深入、系统、独立的思考能力。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新闻阅读更加“智能”,采用信息自动分类技术,它可以根据读者以往的点击频率,自动选择你想阅读的新闻。只读自己“想知道”的信息,缺乏“应该知道”的事实,更可能产生极端、偏激的思想。
因此,当前仍需对大学生进行主流价值的显性教育,明确社会的是非道德标准,引导学生人生价值观。最好的方法是将两种机制结合在一起。结合心理学研究,以先内隐后外显的认知方式学习,其效率远高于任何一种机制的学习。例如,面对热点事件、案例,应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引发学生思考,经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加以引导,才能切实提高思政工作实效性。
综上所述,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不仅实现以情动人,更要以理服人,才能发挥最大化效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1]范文杰,戴雪梅.无意识—内隐认知理论的演变历程回顾及展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06):596-598.
[2]王长武.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传播价值与语言策略[J].新闻界,2009(06):115-116.
[3]郭秀艳.试析内隐学习的意识—无意识兼容性[J].心理科学,2003,26(06):1015-1017.
[4](美)贝斯特.认知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M].2000:5-10.
[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1-54.
[6]P.W.Anderson.More Is Different[J].Science,New Series 1972,177(04):393-396.
A New Approach to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licit Education Theory
MIU Wensi
(Min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300,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explicit education has been challenged unprecedentedly.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w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licit education theory.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actual 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implicit education theory,and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the implicit education from the angle of psychology.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have also been put forward
Implicit education;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G641
A
2017-05-25
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思政专项)科研项目(JAS151594)
缪文思(1987-),女,江西省上饶市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