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春宜
办学理念: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
◎ 黄春宜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布局、规模不断得到调整,硬件设施投入不断增加,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广泛重视,学校之间的显性资源条件逐步趋同并得到不断优化,教育进入到内涵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的挑战,以教育行政之力推动各个学校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学校特点的教育品牌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美教育充分综合不同时代特点和当前学生发展的需要,科学定位办学目标,充分挖掘办学成果,清晰提炼学校文化,形成不同内涵的学校特点,能够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进而全面提升区域内的教育品质。
办学理念;和美教育;品牌
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最能看出一所学校的灵魂和使命,是学校在开办之时设定的价值理念,是引导学校科学和谐发展的核心所在。福建省晋江市青阳中和中心小学校名本身就具有这样的涵义。“中和”意即秉承悠悠中华历史的文化精髓,结合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为和谐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在2009年丰秋之际,学校提出了“让孩子的最美人生在这里奠基”的办学愿景,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尊重、和谐”成为学校的管理理念,倡导“科学管理、以学生发展为本、质量立校、文化强校。学校以“育最美学生,做最美教师,办最美学校”为发展主题,着力打造“交通、廉洁、礼仪、艺术、书香”五大特色文化亮点,开启“美丽”德育,即以“寻找最美丽的心灵”、“做最美中和人”为主题,引领广大师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寻找美、宣传美、践行美,形成了“中正仁和、励行尚美、追求卓越”的独特文化内涵,这一文化为和美教育理念的普及和推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之后的实践提供了经验。
近年来,学校对和美教育办学理念进行提炼,形成较为完善的和美教育办学理念文化体系,对和美理念、愿景、校训、校风建设、和美品质进行了诠释,深入探究和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创新和美管理模式
一是“和洽管理”。“和洽管理”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与教师的自然与社会属性,以个体发展需求为导向,打造和谐融洽的学校管理氛围。围绕“和睦共济,成人之美”的管理理念,使“和”文化渗透到教学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制度+情感+人格”为基本管理模式,着眼于从文化上引领,从制度上规范,从评价上激励,从人格上凝聚,努力构建民主型、智慧型、奉献型的管理团队。注重精细化管理,引导全体教师“和衷共济”,使每个人都能在“尊重、赏识”的价值认同氛围中实现个人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二是“和美风格”。倡导“5”、“8”、“40”的和美工作风格。即全体教师向每周5天工作日、每天工作8小时、每节课时40分钟追求效率、提高质量,不“补课”,要当时间的主人、生活的主导者、梦想的奔跑者。
三是反思意识。要让所有教师树立多元化的反思意识,这也是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意识到,其感悟是否存在价值,必须借助实践理论进行审核,教师反思必会凸显出关键的功能。
(二)推进多元化学科整合
课程是和美教育植根的土壤。学校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融入和美教育教学理念,深度优化教学课程,积极构建基础型、拓展型和体验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使整体课程体系始终围绕“和美”这一主线,彰显“和美”哲学,使和美教育融入学生的心田。
对于学科整合教学来说,也可以说是泛化学习,即对培养渠道进行全面拓宽。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增强专业技能训练,从而促进教师的学习效率。学校的发展要考虑校情的发展形势,安排所有教师开展多元化学科整合活动,在对教师开展专业培训时,发挥精细化管理优势,尤其是需要构建培训成果考核体系,真正提升教师专业培训的积极性。
(三)提升和美教育科研水平
学校的教学研究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要结合本校教师学生的特点,以自身土壤为基础,从本校教学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结出壮硕的果实。青阳中和中心小学推行“教科培一体化”的教科研究机制,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在快乐而积极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要为教师构建起自由交流的平台,它应该成为学校新的发展方向。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不单有常规活动,同时也包括多元化的教学集体项目,教师与教师可以彼此交流,以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学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提高交流的便捷性,构建交流的立体空间,让教师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在平行班级中也要开展教学实践工作,为教师们提供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学校领导需要按照上级单位的指示,开展多元化的比学赶超活动,比如黑白板设计比赛、教师普通话竞赛、课题研究竞赛等,切实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
(一)和美主题活动
一是“学优秀积红星,争做美德少年”。教师每时每刻都把“尊重”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尊重中汲取力量,使“尊重”这一价值理念渗透到师生的点点滴滴,从而丰富学校精神内涵,打造文化强校。开展“学优秀积红星,争做美德少年”活动,设计了操作简便、吸引学生的“积星存折本”(学生人手一本,记录一学期的成长轨迹)及“和美少年”即时评价卡。各班级、小组举行“认星争优”活动,让学生在学期初制定本学期目标,每月开展评优发勋章活动,为表现优秀的学生佩戴勋章,从小树立荣誉观念,获得奖章者还能积累一颗“星”。各班级每月还有最美标兵评选活动,评选“交通小标兵”、“廉洁小卫士”、“礼仪小使者”、“书香小博士”各5名,在学期末推荐校级“四小标兵”。积星争优活动涵盖了校内校外所有竞赛、评优等,根据“最美中和人”的积星方案,积累个人得星数,以年段为单位依据星星数量,评选出全校10名“最美中和人”,并给予表彰。
二是爱国主义教育。学校以少先队大队活动为依托,结合节假日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活动等,如教师节开展“金秋九月颂师恩”系列活动;纪念抗战胜利周年活动;国庆节之际组织黑板报评选活动等等,在各种活动中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大重要思想精神蕴含其中,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主义精神内涵,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演讲、向先辈致敬献鲜花等爱国活动,实践性和感染力都受到了师生的充分认可。
(二)和美特色文化
一是礼仪文化。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一直是教师最好的教育,学校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礼仪培训和考核,提高教职工礼仪水平和意识,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组织学生参加礼仪教育,并列入日常教学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生动的课堂展示使学生们亲自体验,亲历转变过程,养成知礼仪、行礼仪的好习惯。全校开展“人人讲文明,班班重礼仪”活动月,在全校大力宣讲礼仪,通过板报、值周教师和领导等抽检方式考察师生礼仪,使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礼仪氛围。
二是交通文化。2017年是学校与交警一中队共建的第18个年头,在延续往年活动的同时,将开展第13届交通文化节活动,主题为“文明交通成就美好未来”,亦是学校开展的交通安全宣讲月。学校一向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在每周四早读课上固定宣讲交通安全,举行一系列活动,如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宣誓签名活动;邀请家长参加亲子交通拼图排名赛;制作交通扇子;征集交通宣传作品等。学校邀请晋江市交警一中队警员共同参与,制作《交通报》,在122交通安全宣传日之际组织小交警到社区、广场分发报纸,学生们还将自创的《交警知识韵律操》带到敬老院、小区去宣传表演,使文明交通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三是廉洁文化。充分利用校园主阵地积极开展廉洁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正气风范。学校从一线教职工到校领导都要接受学生的廉洁监督,使学生在廉洁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其一,开发廉洁教育校本课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结合校情和地方特点,重新修编校本教材,推动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其二,创新活动载体和内容,在领导班子、教师、学生多个层面开展廉洁文化月宣传教育活动,校领导在广大师生的监督下以身作则,把廉洁文化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其三,继续办好诚信小超市,切实为学生提供学习诚信、践行诚信的平台。
(三)和美体艺活动
一是学校少年宫活动。学校组建了校园内部少年宫,使有各类才艺的学生得到长足发展,此外还组建了篮球、合唱、舞蹈、美术等各种社团。学校少年宫定期举办各种学科活动和技能竞赛,为学生创设“人人学特长,个个有发展”的舞台。如,为了完善民乐教育设施,健全民乐条件,学校与本地文庙合作,开展“中小学生文艺现场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民乐演奏水平,拓宽学习范围。
二是阳光体育活动。“健康是一生的学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样的理念时时提醒着我们,学校组织引导师生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看齐,建立学生体质测试报告、奖励制度,开展小交警韵律操比赛和眼保健操比赛,不断提高两操质量。组织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做好科学训练,有效提升学生在运动会上的成绩。给每个学生制定健康成长手册,系统地监测学生健康,规范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是开办特色艺术班。学校始终重视校本课程研发,注重增强学校的艺术特色。依据学校兴趣班、活动课开展的情况,全面整合与规范活动,创建以艺术文化教育为特色的教学课程,让科技教育真正地得到创新与发展。
学校的和美品牌创建、评审正在有序进行中,然而,这不只是挂个牌子那么简单。学校能否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把握时代脉搏,进而确立新的教育观、育人观,并以此为标杆统一教师思想,在核心价值理念下提升学校品质、培养优秀人才,这是个重大课题,我们正处在深入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我们的愿景是为每个家庭、家族乃至社会输送技术合格、思想端正的人。希望通过和美教育的品牌打造,使一大批标杆学校应运而生,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规模效应。
[1]沈海驯.区域教育变迁的范式、动因与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09(02).
[2]庞超,徐辉.区域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背景、意义与实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9(06) .
[3]吕忠堂,王爱玲. 区域教育特色的底蕴在哪里——以山东省泰安市区域教育为分析背景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
(作者:福建省晋江市青阳中和中心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刘斌]
G417.2
C
1673-9949-(2017)06-0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