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学课程中电子教学方法的应用

2017-02-26 14:58李丽莎关凯支玉香尹佳
海南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协和试验课堂教学

李丽莎,关凯,支玉香,尹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北京100730)

·医学教育·

变态反应学课程中电子教学方法的应用

李丽莎,关凯,支玉香,尹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北京100730)

目的评价电子教学方法应用于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变态反应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89名八年制临床医学生根据学号使用简单随机表分为对照组45名,试验组44名,对照组学生单纯接受传统课堂教学,试验组学生除接受传统课堂教学,还在课后接受电子阅读资料推送。在为期1周的《变态反应学》课程前后,使用多项选择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收集学生对本项教学方法的反馈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因北京协和医学院选派部分临床医学生出国交流,对照组和试验组各脱落3名,最终对照组42名,试验组41名。完成本研究试验前调查数据显示,两组学生所掌握的变态反应学知识基线水平一致。试验后,试验组正确答案数为(14.6±4.2)项,错误答案数为(5.5±2.3)项;对照组正确答案数为(14.2±3.5)项,错误答案数为(4.6±2.0)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均明显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每日参与电子教学时间≥15 min者的复测错题数为(4.6±2.1)项,显著优于<15 min者的错题数(6.6±2.1)项,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结束时调查结果显示,中文学习资料比英文学习资料更受医学生欢迎,但此项研究中推送学习资料主要为后者。结论电子教学可能成为现有《变态反应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但其教学效果受到学习时长和学习资料具体内容的影响。

变态反应学;教学方法;电子教学;医学教育

变态反应(allergy)也被称为过敏反应,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1],医疗行业急需变态反应学领域的专科人才。变态反应学是基于发病机制的学科,与诸多基于解剖系统的临床学科存在广泛交叉,如呼吸内科的支气管哮喘、皮肤科的接触性皮炎和特应性皮炎、耳鼻喉科的过敏性鼻炎、眼科的过敏性结膜炎、急诊科的严重过敏反应(最严重的亚型即为过敏性休克)等。因此,临床医学生有必要具备变态反应学知识,各临床医学院校应加强变态反应学教育。

长期以来,虽然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对八年制临床医学生设立有《变态反应学》考查科目,但仅依靠为期1周共17学时的课堂授课,无论对于了解变态反应学科概况,还是介绍学科进展都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通过移动电子设备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时间越来越多,在公共场所随处可见专注于移动电子设备屏幕的人,大学生更是使用网络的活跃群体。教师使用电子设备、软件和网络向学生传播知识和信息,称为电子教学(E-learning)。已有研究表明,电子教学可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2],甚至优于课堂教学[3]。

如何应用移动电子设备对临床医学生进行电子教学,在当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而相关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很少[4],尤其是在变态反应学领域。本项随机对照研究拟评价电子教学在变态反应学教学中的益处,并探索合适的操作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本研究共招募89名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最早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最早开展《变态反应学》课程的高等医学院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由两部分组成:前2.5年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接受大学基础教育,后5.5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完成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各项课程。本研究中的所有学生均为第5年的临床医学生,已完成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及皮肤科等课程,初步了解各课程中所涉及的变态反应学知识。

1.2 研究设计所有89名临床医学生完成首次测评后,根据学号、使用随机数表分成对照组45人和试验组44人。对照组接受与往届临床医学生相同的课堂授课,总计17学时;试验组除接受课堂授课外,增加电子教学干预。

本研究中的电子教学干预基于微信平台实施,所有试验组学生纳入同一群组,由指导老师每天推送变态反应学相关学习资料。推送资料主题与课堂教学完全一致,但为激发临床医学生学习兴趣而采取多样化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漫画、动画。此外,针对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点提供文献原文或链接地址,推送内容参照《Middleton's allergy》教科书、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美国变态反应医学会(AAAAI)和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等网站上标准教育资料。整个推送学习过程非强制性,仅为激发受试者学习兴趣并提供学习途径,是否阅读完全由受试者自行决定。

1.3 评价指标在本研究开始前,所有89名学生完成由13道多选题组成的变态反应学知识测评,用以评估两组的基线知识水平是否一致。在为期1周授课后,再次进行复测。虽然两次测试内容一致,但题目顺序和选项顺序均进行了重排。测评问卷初稿由两名变态反应专科医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设计,并覆盖所有重要章节知识点,经北京协和医学院变态反应学教研室集体讨论达成一致后用于本研究。本研究同时对所有学生每天使用手机和电脑的休闲总时长、试验组学生每天参与电子教学的阅读时长、对电子教学采用的资料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学生在研究前后两次测试分数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两次测试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数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试验组学生根据参与电子教学时长分为两个亚组,组间测试分数比较使用非参数检验。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的一般情况比较研究期间,因北京协和医学院选派部分临床医学生出国交流,对照组和试验组各脱落3名,最终对照组42名,试验组41名完成本研究。试验组中男性18名,女性23名,年龄(22.5±0.8)岁;对照组中男性20名,女性22名,年龄(22.7±0.7)岁。两组学生的性别分布和年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研究前,试验组学生正确答案数为(11.4±2.8)项,错误答案数为(4.7±1.6)项,对照组正确答案数为(11.3±2.7)项,错误答案数为(4.8±1.5)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两组变态反应学知识基线水平一致。研究后,试验组学生正确答案数为(14.6±4.2)项,错误答案数为(5.5±2.3)项,对照组正确答案数为(14.2±3.5)项,错误答案数为(4.6±2.0)项。虽然两组研究后正确答案数均明显高于研究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电子教学每日参与时长亚组比较试验组学生课外参与电子教学每日时长:最短5 min,最长45 min,中位数20 min。将试验组依据时长分为2个亚组:A组22名(≥15 min),B组19名(<15 min)。B组学生的错误答案数为(6.6±2.1)项,显著高于A组的(4.6±2.1)项,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4 电子教学形式选择23.8%学生偏好英文学术文章,57.1%学生偏好中文科普文章,52.4%学生偏好中文科普漫画。

2.5 每日使用手机阅览时长83名学生每日使用手机阅览各类信息总时长:工作日使用中位数时长为60 min,周末使用中位数时长为120 min。推算本研究试验组参与电子教学时长占每日使用手机阅览时长的17%~33%。

3 讨论

电子教学即为利用电子信息和交流技术的辅助和支持来完成的教学行为。它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也可以是完全独立的远程在线教育。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是,电子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时间可以自由选择,也支持同时给大规模人群授课,因此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让教学资源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利用[5-6]。在医学教育方面,已有系统综述显示,在多个医疗专科领域应用电子教学,均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知识水平[7]。

目前探讨电子教学在医学生变态反应学课程中的应用的实验研究缺乏。仅有一项研究是Salter等[8]在2014年利用电子教学工具向医学生及药剂师远程传授严重过敏反应的诊疗知识,将电子教学组、传统课堂教学组、未接受任何严重过敏反应相关教育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电子教学组的知识掌握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电子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该研究未做到随机化分组有可能导致选择偏倚,其选取的电子教学方式是向学生提供在线幻灯片及文字讲解,缺乏互动交流,而师生交流正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势所在。

本研究中电子教学平台基于“微信”,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目前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本研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远程电子教学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教师每天可以使用该平台推送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给学生,包括英文/中文文章、网络链接地址、科普漫画、甚至是教学动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与单向推送不同,微信支持互动,所有的学生反馈可以及时送达教师一端,甚至未来可以支持所有师生在线讨论。有文献报道,缺乏师生互动是远程电子教学的一个弊端[9],而微信作为通讯软件,可有效地弥补这一缺憾。

本研究中所有受试者均来自同一所医学院的同一年级,然后被随机分配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接受传统课堂教学联合电子教学,后者只接受传统课堂教学。两组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和课前测试成绩均没有显著差异,提示其基线情况一致且具有可比性,增加了试验结果的可信度。但遗憾的是,在完成1周试验后,虽然两组学生的课后复测成绩都明显优于课前成绩,但两组之间仍无显著差异,未体现出增加电子教学的优势。

除了试验时间过短、仅有1周集中授课这一客观因素外,为进一步分析可能原因,我们根据每天参与电子教学时长将试验组为两个亚组:≥15 min组,< 15 min组。两个亚组复测成绩显示学习时间越长,错题数量越少,提示电子教学效果受到学习时间长短的影响。既往也有类似研究:Detroyer等[10]报道医学生收看电子课件的进度与其提高的分数成正比,教学完成度越高,成绩改善越显著。

在本研究中,电子教学组学生每日参与电子教学的中位时间为20 min,最小值5 min,最大值45 min,而在工作日(周一至周五)课余花在手机的平均总时长为60 min,可见本研究中医学生用于电子学习的时间普遍较短,只占总体上网时间的33%。因此,本研究中电子教学的效果欠佳,可能与学生课后关注资料推送的时间不足有关,不排除作为考查课(非考试课)的《变态反应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存在“先天短板”。

另一方面,电子教学的具体形式上需要照顾学生喜好,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本研究的反馈调查显示,医学生更喜好中文科普文章和中文科普漫画,但本次电子教学中推送学习资料的主体为英文文章。语言障碍有可能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这导致学生对推送资料的兴趣不足、整体参与时间缩短。未来我们需要改变电子教学的资料形式,既要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关注,又要简明易懂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电子教学有可能成为现有变态反应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但它的教学效果受到学习时间长短和学习资料具体形式的影响,将来需要设计更富吸引力的教学内容,以激发临床医学生的学习兴趣。

[1]Thomsen SF.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atopic diseases[J]. Eur Clin Respir J,2015,2(4):475-514.

[2]Gaffan J,Dacre J,Jones A.Educating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about oncology:a literature review[J].J Clin Oncol,2006, 24(12):1932-1939.

[3]Krönke KD.Computer-based learning versus practical course in preclinical education:Acceptance and knowledge retention[J].Med Teach,2010,32(5):408-413.

[4]da Costa Vieira RA,Lopes AH,Sarri AJ,et al.Oncology E-learning for undergraduate.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Cancer Educ,2016.[Epub ahead of print]

[5]Curran VR,Fleet LJ,Kirby F.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internet-based CME delivery format on satisfaction,knowledge and confidence[J].BMC Med Educ,2010,10:10.

[6]Walsh K,Rutherford A,Richardson J,et al.Nice medical education modules:an analysis of cost-effectiveness[J].Educ Prim Care,2010, 21(6):396-398.

[7]Cook DA,Levinson AJ,Garside S,et al.Internet-based learning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s:a meta-analysis[J].J Am Med Assoc,2008, 300(10):1181-1196.

[8]Salter SM,Vale S,Sanfilippo FM,et al.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online anaphylaxis education for pharmacists[J].Am J Pharm Educ, 2014,78(7):136.

[9]Detroyer E,Joosten E,Milisen K.An interactive E-learning tool about delirium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feasibility[J].Ann Delirium Care,2014,13:2-7.

[10]Detroyer E,Dobbels F,Debonnaire D,et al.The effect of an interactive delirium e-learning tool on healthcare workers'delirium recognition,knowledge and strain in caring for delirious patients:a pilot pre-test/post-test study[J].BMC Med Educ,2016,16:17.

10.3969/j.issn.1003-6350.2017.10.052

R193.8

C

1003—6350(2017)10—1699—03

2016-12-09)

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项目(编号:2015zlgc0726)

关凯。E-mail:dr_guankai@126.com

猜你喜欢
协和试验课堂教学
我们班的“运动健将”
CS95
驭胜S330
协和学子“爱星”献爱心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