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用学前艺术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

2017-02-26 09:54
好家长 2017年9期
关键词:儿童情境情感

文 周 云

浅析运用学前艺术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

文 周 云

学前艺术情境教育是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艺术美情境,将儿童带入审美情境之中,主动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实现儿童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我们以积累丰富的艺术经验为前提,诱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以激发情趣、激活兴趣为基础,强化艺术感受性;以关注与各领域的有机融合为手段,体现教育综合性;以欣赏激励、培养个性为根本,发挥自主创造性。

学前情境教育;艺术;创造力发展

学前艺术情境教育是从儿童的兴趣、需要、愿望出发,引导儿童在情境活动中主动发展,注重的是儿童和情境“对话”,是在情境中体验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富有色彩、童趣的情境中,儿童体验艺术的魅力,培养审美的情操。那么,学前艺术情境教育在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上有哪些关键要素呢?

一、积累艺术经验

幼儿园艺术情境教育活动的呈现是以儿童的艺术经验为基础构建起来的。艺术活动是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乃至审美人格的提升。艺术是感性的,艺术依赖体验和感悟的积累,即艺术经验的积累。在儿童的艺术经验中,其对于艺术的兴趣往往是开始进入艺术活动并且进一步积累艺术经验的引擎。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努力为儿童创设美、趣、智的活动情境,形象地将师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以生活化的、美的、和谐的情境感染儿童,让儿童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大胆表现,发展想象。同时,带领儿童接触生活,走近自然,促进儿童积累更多相关的艺术经验,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一)注重生活内容,拓宽教育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虽然不是艺术但却提供了艺术想象的可能,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来进行艺术情境教育。如在“有趣的脚丫”活动中,老师根据中班儿童的年龄特点,为孩子选择这一有趣的能与其生活经验相互联系的,能引起儿童创新思维的艺术情境活动内容。这样的选择把孩子的艺术想象和表现带到生活经验中去,让他们在回忆、思考和操作中,运用感官去观察,运用语言去表达,例如,议议脚丫的作用,画画脚丫的特征。这些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艺术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探索艺术的热情,使他们不仅获得了直接的艺术感性认识,而且养成了积极探求新知的艺术能力。

(二)巧用留白艺术,拓展想象空间

中国画讲究留白的技法,一处运用得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让画看上去更美。同样,在情境艺术教育中也需要留白,即学会等待,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孩子;学会放手,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孩子。在艺术区域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到材料能否促进孩子进行学习、探究,能否发展孩子的创造力。事实上,一些其貌不扬的原始材料,如形状不一的纸箱,在孩子们的手中,可能会是一幢幢高楼大厦的制作原材料;一把小小的折扇,则会成为孩子童话表演中的活动道具;一块漂亮的蓝印花布可能会被孩子“变”成一条裙子、一顶帽子等等。由此可见,合适的“留白”空间,给予孩子的是更为充分的艺术探索空间和机会,能有效地帮助儿童打开了艺术创造之门。

二、体验创造愉悦

艺术崇尚创造,创造能够最大限度地带来成功的满足和自我实现的愉悦。在学前艺术情境教育的实施中,要尽可能发掘艺术活动本身的创造性,让儿童能动地而不是被动地投入艺术审美活动中,在艺术审美的创造中体验无穷的愉悦。

(一)渲染情感氛围,积极表现感悟

艺术是形象的,是最富美感的,是最生动的文化。教师要不断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以饱满的情感投入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中。艺术作品是客观存在,而人的欣赏审美则烙上个人的经验色彩和表达个性,其中情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情感又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儿童的艺术教育不仅是感受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的过程,而且是抒发儿童内心情感的过程。开放的情境让孩子的身心得到释放。在情境艺术教育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目标与要求,渲染相应的情感氛围,让儿童在无形中进入到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去感受、欣赏、想象和表达。

(二)激发审美情趣,大胆主动创造

审美是艺术的主要功能,应让孩子从感受美开始,进而理解美和借鉴美,再去创造美,注重孩子的审美体验。通过艺术活动,激活创造兴趣。在特定的艺术情境中,相似的任务既引起儿童再现或创造出相关的艺术能力,又引发儿童进入、体验、提高、发展与评价等心理历程,儿童的主体意识就在其间逐步形成并得以强化。

儿童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通过艺术活动体验审美愉悦。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儿童欣赏艺术作品,并注意符合儿童的知识、经验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儿童喜欢并富有生活情趣、色彩鲜艳、画面清晰、生动活泼的艺术品。教师还应该在艺术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通过探索和学习自觉地发现美的能力。如“寻找春天”“发现蚂蚁搬家”。教师要密切注意孩子的一切活动,及时发现儿童的创造性,并加以肯定和指导。

三、注重领域整合

艺术来自生活,艺术与生活中各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艺术作品和领域也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艺术作品和领域固然有着各自的特点,作用于人的不同的艺术审美心理区间,但它们都是人类在“美的历程”中走向心灵自由的成果。儿童的世界是圆融的,是无界的,走向综合的艺术审美活动是儿童艺术的常态。我们要注重艺术领域的整合,发挥艺术系统“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作用。

(一)发挥中介作用,渗透多个领域

儿童艺术情境教育与其他各教育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融合了德、智、美等各种素质。艺术情境教育活动作为中间环节,与科学、语言、社会等各个领域有机整合,使其相互渗透、补充,有利于儿童对活动的介入和参与。同时,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儿童在美化和趣化的活动情境中积极表现。我们既要关注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孩子情感、社会性及其他领域的发展,因为它是一种整合式的教育。

(二)打通艺术分类,指向共同目标

艺术情境教育与各领域总体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促进儿童在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艺术综合教育是挖掘出音乐、美术、语言等艺术形式中存在的共同因素,并加以沟通、联系,提高儿童对美的感受力,使儿童的各种理解力达到高度活跃的协调发展,使儿童的审美感知经验向整体综合的方面聚合转化,以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如音乐欣赏活动“虫儿飞”,借助情境烘托和多媒体的介入(体现夜晚、星空的画面),同时结合轻柔的语调,让儿童一走进活动室就能产生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活动情绪——抒情、恬静,以此来激发儿童的情感,启迪思维。同时作品中还蕴含了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的情感过程。艺术情境教育活动就这样和科学、社会、语言、健康等活动相互融合,有机渗透,注重了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体现了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整合。

四、彰显个性表达

创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是人作为人的最为重要的共性特征。创造的本质就是开拓、突破、创新。教育主张让儿童感受快乐,体验成功;主张儿童大胆地表露个性,张扬自我;主张儿童会欣赏自己,还要学会欣赏他人。教师如能正确地理解把握,把它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那么对于儿童良好的个性培养,对于儿童未来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留足时间空间,充分自由展现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离不开形象的支持,也离不开充裕的时间空间。教师除了应充分利用感官积累创造素材,还要为儿童创造“时间机会”和“空间支持”。通过创设艺术生活情境、艺术活动情境,拓宽儿童的艺术学习空间。教师通过各种活动,为儿童创造运用各种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让儿童去看、摸、闻、听,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表象。同时在活动中,应注意观察儿童的个体差异表现,为儿童创设一个丰富多样、多层次、多选择的自由的环境,以保证儿童获得充分的发展。

激发儿童创造力的最佳方式就是把自由还给儿童。在艺术情境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引领幼儿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儿童的自主探究、自主表现的能力。例如,在大班“花布秀”艺术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两次创意操作,引导儿童自主选择大小不一的花布,用花布大胆创意,自主打扮自己。第一次运用尝试法学习理论,在自主尝试的基础上,引导儿童摸索创意打扮的方法;第二次引导儿童自主运用多种创意打扮的方法,并鼓励儿童自主选择同伴,合作相互打扮,在自主活动中促进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做好赏识评价,培养良好个性

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是最真实的,他们的作品最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他们希望得到同伴、老师的认可,并与他们分享这种快乐,因此教师的欣赏、好评是对他们最大的鼓舞,从老师积极的评价中他们体验到了成功、快乐。如在评价舞蹈表演时,不仅要从表演的节奏、肢体、交流等方面评价,还应观察儿童的整个创作过程,引导他们快乐地表现,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各种情感体验。赏识和好评会带给儿童积极的心理体验,而这种体验是愉悦的、自由的,自由的心态才能给创造带来不受拘束的环境和氛围。在艺术情境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做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赏识评价,引导孩子们相互交流、相互协商,多给孩子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孩子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积极鼓励儿童张扬个性和提高创造性。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幼儿园)

[1]李吉林.云雀之歌纪实:情境教育的拓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王灿明.儿童创造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3]杨莉君.儿童创造教育障碍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懿颖主编.幼儿创造力与艺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儿童情境情感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