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艳
河南濮阳惠民医院耳鼻喉科 濮阳 457001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分析
赵晓艳
河南濮阳惠民医院耳鼻喉科 濮阳 457001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对78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下实施Messerklinge手术,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术后出现3例鼻腔干燥感,采用薄荷油滴鼻后症状消失。未发生眶周淤血及出血、鼻腔粘连、上颌窦口狭窄或闭锁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慢性鼻窦炎;慢性鼻息肉;鼻内镜手术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成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与感染、变态反应、炎症、遗传、空气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金标准[1]。2013-02—2016-01间,我们对78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患者,男44例、女34例;年龄23~68岁,平均46.63岁。病程6个月~8 a,平均3.59 a。依据海口分型标准[2],Ⅱ型1期18例,Ⅱ型2期32例,Ⅱ型3期20例,Ⅲ型8例。既往均经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伴有鼻中隔偏曲18例,伴有下鼻甲肥大15例。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或有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的患者。
1.2方法术前积极完善血、尿常规、凝血四项、生化、心电图、肺功能、鼻内镜等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充分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及鼻窦病变范围。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对于伴鼻息肉较多和(或)鼻腔内黏膜炎症反应较重患者,晨起空腹口服强地松片,5 mg/kg,1次/d,连续使用1周。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3~5 d控制或预防感染。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双侧鼻腔,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使用1周。取平卧位,根据手术范围、预计出血量、鼻腔解剖结构及息肉情况选择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同时用0.1%肾上腺素3 mL浸湿后对鼻腔黏膜进行充分表面麻醉并收敛鼻腔3次,每隔5 min一次)。参照Messerklinger术式行手术入路。鼻内镜下首先切除鼻息肉,于中鼻甲前端的鼻腔外侧壁自前上向后下呈弧形切开黏骨膜,暴露并切除钩突[3]。根据病变范围开放前后组筛窦、额窦、蝶窦及扩大上颌窦自然口,通畅引流。对下鼻甲肥大者行微波射频治疗或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鼻中隔偏曲者行黏膜下切除术和鼻中隔成形术,以最终建立良好的引流和鼻腔通气。生理盐水冲洗术腔,清理窦腔及鼻腔分泌物和积血。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棉片填塞术腔片刻,无明显异常用红霉素纱条或凡士林油纱条填塞鼻腔。术后48 h取出所填入的纱条,清理鼻腔血痂及分泌物,并用1%庆麻液(1%麻黄素滴鼻液加庆大霉素4万U)滴鼻,3次/d。继续常规抗感染治疗及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双侧鼻腔,连续1周。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鼻塞、嗅觉、分泌物、鼻腔粘连、窦口大小等情况并清理增生的肉芽、囊泡、水肿黏膜及复发性息肉,分离粘连等。如有窦口狭窄即重新扩大窦口,直至术腔上皮化。第1个月1次/周,以后改为1次/2周,病情明显改善后逐渐过渡到1次/月。
1.3疗效判定标准[3](1)治愈:症状消失,复查鼻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鼻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2)好转:症状明显缓解,鼻内镜检查窦腔黏膜部分区域出现水肿或肉芽组织形成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鼻内镜检查鼻窦腔粘连,窦口开放不良,窦腔形成较小息肉或鼻道有较多脓性分泌物。
本组治愈52例、好转2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术后出现3例鼻腔干燥感,采用薄荷油滴鼻等干预后症状消失。术中未损伤筛前动脉,术后未发生眶周淤血及鼻腔粘连、上颌窦口狭窄或闭锁等并发症。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常以持续性头痛、鼻塞、嗅觉功能减退及流脓涕等为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其日常工作及生活。药物治疗周期长且症状改善不明显。传统手术治疗虽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创伤大、痛苦大,且术后复发率高。随着鼻内镜手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鼻内镜利用其放大镜效果,扩大手术视野,可准确探查到鼻腔深部的病变,且能在不同角度镜头辅助下延伸手术视角,早期发现鼻窦内部息肉、囊肿和肿瘤等细微的病变,便于医生进行精准手术操作,剔除病变组织。并可减少对鼻腔内正常黏膜和鼻窦生理功能的破坏,有利于形成良好引流通道,而达到清除病变组织、重建鼻腔通道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早期愈合和功能恢复等目的。为保证手术效果,我们体会:术前全面评估与充分准备、合理选择麻醉技术、不断提高术者的操作经验、术后规范的随访及巩固治疗,均为改善鼻内镜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故术前应结合患者病史及CT检查结果,对造成鼻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充分了解病变部位、范围及毗邻关系和有无解剖畸形等情况,以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同时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为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术中规范操作,注意避免筛前动脉损伤,防止发生术中出血;根据CT显示病变情况扩大窦口,充分保留可逆的窦腔黏膜,重建窦腔的通气和引流,以达到恢复鼻窦功能;术后冲洗术腔,清除术腔中的血块和痂皮;坚持定期随访和巩固治疗,及时清理术腔,解决窦口引流、鼻腔粘连、息肉样囊泡、肉芽等。均有利于缩短黏膜修复时间[4],促进创面上皮化,提高治愈率和预防复发。
[1] 王成硕,张罗.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的预测[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2):152-156.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3] 林庆洪,王龙海,张玉琴.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5,21(3):252-254.
[4] 陈岩.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4):60-61.
R765.4+1
B
1077-8991(2017)06-0096-02
(收稿 2017-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