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成山
创新数学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 刘成山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要创设以人为本的学习内容,必须以生活实践为基础,走生活化的道路,开放学习内容。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把抽象而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兴趣培养;自主探究
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怎样才能使抽象、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只有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把一味灌输变成不断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数学教学才会充满创造的活力。
一堂数学课,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积极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其能够愉快地进行探索研究,积极地思考,继而发现问题,产生联想。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从身边找一些数学问题来解答,从生活中寻找用到数学知识的例子,创设使学生快乐探索的环境;把一节数学课的重点难点知识设计成数学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突破;创设发展学生想象力的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上,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情节中无拘束地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影响来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游戏是学生自愿性的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乐趣的活动,它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中“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师一边往桌上摆几个常见物品,有印泥盒、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一边问:“你们喜欢玩魔术吗?老师给大家表演。”先放一张白纸在桌上,挡住学生的视线,等一会儿,再让学生看白纸,“咦,白纸上怎么有一个圆?”学生会很奇怪,“你们知道这个圆是怎样变出来的吗?”由于这些物品对学生并不陌生,所以他们很快明白了“魔术”的奥秘,是用圆柱体往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纸上印一下,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圆,“有谁想变一个给大家看看?”于是学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就这样,在游戏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马上进入角色,新课的教学也就开始了。
创新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便要千方百计地为孩子们创设活动的条件,主动、适时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孩子们从活动中感受知识、体会知识、理解知识。
例如,笔者在教学“求特殊情况下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课时,首先复习旧知,求 4 和 16、12 和36、7 和 8、13 和 17 四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同学们很快根据学过的规律得出答案,继而让他们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这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提出问题:根据结果以及求刚才最大公约数这两个知识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很快学生就得出“因为 36 是 12 的倍数,同时36 又是它自己最小的倍数,所以 36 就是12 和 36 的最小公倍数。7 和 8 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7和8的乘积”。此时教师做出总结:“今后遇到两个数,如果其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在后面的环节中,让学生们开展小组合作,自己举例子来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究空间,因此,课堂上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设置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讲解,设置难度稍大的题目让学生去讨论。这样有利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去创造。
例如,在《乘除法的认识》的教学中,对于“0 不能做除数”的规定,教师们经常会说“零做除数没有意义”或“规定零不能做除数”,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结论来处理,强调“0 做除数没有意义”。其实,这正是“乘除法关系”的一个极好例子,那么究竟“零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答案。
首先,出示几道口算题,让学生口算(0÷5=?0÷16=?0÷120=?),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被除数=商×除数”的法则,被除数是 0,0 乘任何数都得 0,从而得出 0 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 0。教师再出示以下几道题(5÷0=?16÷0=?120÷0=?),让学生依然根据 “被除数=商×除数”的法则计算,引导学生认识到,被除数是 5、16、120,思考 0 和几相乘能够得到 5、16、120,这里除数已为零,商无论是什么数与零相乘都等于零,而不会得到被除数 5、16、120,所以,一个不为 0 的数除以 0 不可能得到商。最后教师提出问题 0÷0=?,也就是被除数是零,除数也是零时,商是什么?根据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有:被除数=除数×商,引导学生说出被除数是 0,这里除数已为零,要思考 0 和几相乘得 0。“能找到这样的数吗?”学生会说“能”,因为零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零,商是不固定的,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因此,“被除数和除数都为零时,不能得到固定的商。”通过以上实际运算,教师做出总结:“零做除数没有意义”或“规定零不能做除数”。
在数学课堂中恰当地引入数学故事,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比如,在口算时添加一些数学小故事,让学生快速进行口算。在教学《平移》时,笔者为学生创编了一个“青蛙回家”的故事,听完故事,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青蛙如何平移才能回到家?让学生在观察与交流中进行分析,不仅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学习也有了主动性,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在数学教学中,还要创新表扬和鼓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具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于使自己的想法跟大家一致,经常以教师和课本为准则,不敢提出疑问,这种心理容易抑制他们的创新思维,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打破这种心理状态,经常运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对学生做出肯定的评价。教师的表扬与肯定具有强化作用,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愉悦的情感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在上课时进行口头表扬,多肯定,少否定;在课后有针对性地写好鼓励性评语,尤其是对一向自卑的学生,对其作业给予热情的鼓励;采取一些形象的评价方式,如奖励星星、红旗等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加以赞扬;让学生开展相互评价,当堂鼓励,等等。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这种心理,笔者经常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得到提高。如,在教学《猜数游戏》时,先让学生数一数黑板上贴了多少只花朵,然后拿出一部分,再猜猜老师手里有多少?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的过程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了解了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学习数学做好了铺垫。
学生的学习特点是“爱模仿,好学榜样”。比如,有些学生责任心强,有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有些学生计算能力强,因此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要注意为孩子树立榜样。在“数字迷宫”的游戏活动中,当老师说“看谁首先走出迷宫”,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很快地走出迷宫,经过同学的指点,其他学生也马上跟着走出了迷宫。像这样相互学习、互为榜样的方法,对能力强的学生而言可以增强自豪感,为帮助别人而产生愉悦的情感;对能力弱的学生而言,在反复的游戏中也掌握了规律,继而生发出对数学的兴趣。
物随景迁,辞以情发。学生有了情景的感染,便可以产生想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景,让学生去探究,去想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求异思维、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如,在二年级数学教学《运动会》时,笔者创设了“动物杂技团”的情景动画剧,课件展示出小鸭、松鼠、猴子、小鸟等可爱的动物,学生一个个聚精会神地观看动画剧,老师的问题相继提了出来:“35 只小鸭可以平均编成几个组?”“几只小鸟有12 条腿?”“几只青蛙有 12 条腿?”学生们抢着举手回答。“这两个问题请你们在数学本上列出算式并解答”。在生动的动画展示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老师继而出示“小花图”让学生计算一共有多少朵小花,进行知识点的衔接。课堂上,“动物杂技团”的创设引发学生们展开积极思考,抢着回答问题,使他们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尝试着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给学生留出不同的作业:一类是与例题接近或是稍作变形的题目;一类是对例题有较大改动或者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一类是灵活性较高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同时,作业尽量体现实践性与趣味性,不要让学生带着压力去学习。例如,在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我们把“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加法应用题,改变成“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减法应用题。如“有5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改变成“有8朵红花,红花比黄花多 3 朵,黄花有多少朵?”通过变题,使学生搞清楚谁与谁比。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和基础,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他们学有动力;积极创设参与条件,让学生学有机会;加强参与指导,让学生学有方法。尝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多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和自主的环节。教师还应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灵活采用多种科学的教学手段,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断寻找适合的方法,激发浓烈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和数学成为好朋友。数学教学的目标应该定位于让学生玩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1] 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教育学习资料精编[C],71页.
[2] 贾太珍,江启秀.关于创新教学的理性思考,教育探索[J],2001,(1).
[3] 袁中学,冯明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探索[M].沈阳:白山出版社,2000.
(作者: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炭山岭镇教育辅导站教研员)
[责任编辑:刘斌]
G424.1
:C
:1673-9949(2017)07-0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