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林
让化学用语成为学好初中化学的催化剂
■朱玉林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用语习惯,使学生懂得专业化、规范化的化学用语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着重探究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用语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用语的教学对策,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用语教学特点学习兴趣
化学用语的特点为标准化、规范化,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统一一些物质的名称和结构等而设计的表示物质组成的一系列特殊符号。初中学生在首次接触化学学科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短时间内不容易学习和理解,但学生一旦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精髓和特点,便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内容上的繁杂。
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内容就是化学用语,化学用语包含各种原子结构式、离子结构式、化学方程式等等,这些化学用语涵盖了初中化学的方方面面。初中化学用语的数量和内容比较繁杂,学生初次接触到新的课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和兴趣,但不能持久。
2.形式上的抽象。
在初中化学课程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化学用语太抽象。部分学生很难适应任何物质和知识点都用特殊的符号来表达,他们更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这些内容,这显然不利于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
因此,在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化学用语特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1.循序渐进,提升积累效果。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出现的。但是也存在部分章节的知识点和难点非常繁多的现象,没有合理考虑学生的接受效率,例如在“元素符号”这一章节中,需要学生完全记住20多种不同的化学元素符号,这显然是一个非常繁杂的教学过程。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逐渐了解每一种化学元素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的物质。同时将后续课程中会经常出现的元素进行着重探索,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会提高学生在化学课程上的学习效率。一些不常见的化学元素,教师可以适当删减。
2.理解实践,提升观念建构。
化学用语的掌握离不开学生的理解,很多教师在化学用语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学生的理解,告诉学生某些化学用语符号,然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最终很多学生都不是靠自己的理解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其实教师如果能够重视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通过化学实验以及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来建构化学用语的基本观念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那么教学质量会有显著提升。
例如,学生首次接触到的化合物为水,而水包含氢元素和氧元素,教师通过探究、分析教材中水的电解实验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这一化合物的组成状况。很多学生往往会将氧气、氢气以及氧原子和氢原子混为一谈,认为水就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通过实验就能够观察得出氢原子和氧原子共同组成了水,并且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量比为2∶1。
这种实验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化学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将抽象化的原子、分子概念区分开来,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转化鼓励,提升浓厚兴趣。
兴趣是课程学习的首要导师,教师在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备课,将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和难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和语句,使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课程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对化学用语学习的兴趣。
比如说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需要学生掌握15种化学元素的活动性顺序,进而为学习后续的酸碱性反应奠定一定的基础。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我将其转化为顺口溜,“加拿大美女,身体细纤轻,总共一百斤”。通过这种方式,很多学生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记忆这几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在化学课堂上,我还会通过传统的“爬黑板”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课堂学习兴趣。前一节课所学习的大量化学用语以及化学方程式,我会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会应用,然后在下节课时我会随机点名几个学生上黑板进行应用比赛,对于应用情况比较薄弱的学生,我一般是以鼓励为主,然后在课堂学习时也会多关注其学习情况。下次“爬黑板”再找这名同学的时候,基本上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对于在黑板上应用化学用语取得不错成绩的学生,我则会予以一定的鼓励和表扬。这样既能够达到有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用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化学课堂上更加活跃。
总之,初中化学用语可以说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催化剂,掌握得当便能事半功倍,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如果无法掌握良好的化学用语,必然会影响到未来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应当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兴趣心理,使学生能够成为自己的导师,不断地钻研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作者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