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导入设计策略研究

2017-02-25 20:33罗杏露
成才之路 2017年6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导入数学教学

罗杏露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文章从教学实际出发,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导入;设计策略;教学实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60-01

数学是人们解决生活难题的有效工具,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是为初中数学、高中数学打好数学基础,更是一个人一生长远发展的基石。要使一堂數学课精彩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堂的重点,那么一段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导入部分占整节课的比重并不大,但好的导入能推动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学习效率。

一、复习导入,以旧引新

小学的数学知识是一个整体,环环相扣,在学习中知识的联系都很紧密。温故知新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因为新知识大多都是由旧知识拓展延伸得到的,所以在每堂课要讲新知识之前,教师应该将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再复习一遍,将旧的知识作为引子,沿着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一步步引出新的内容。教师将学生之前学过的内容和新知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能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这样,不但使学生复习了旧的内容,知识框架被巩固,而且消除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陌生感,学习新内容的难度大大降低,探究新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课前导入应该成为一个枢纽,将新旧知识紧密连接起来。同时,学生在回顾了已掌握的旧知识后,学习新内容时也会有更深的感悟。比如,在学生学习计算圆环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分别画两个半径为10厘米和15厘米的圆,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等学生得出这两个圆的面积之后,再画一个内径为10厘米、外径为15厘米的圆环,让学生思考这个圆环的面积和之前那两个圆的面积的内在关联。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很快得出圆环的面积就是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再如,当学生要学习乘法时,教师可以先列几个加法运算的式子。比如,教师让学生先分别计算3+5+7和5+5+5,然后提问学生这两个计算式的不同,学生可以明显看出,第二个式子是三个相同的数字相加。之后教师告诉学生5+5+5=5×3,就自然引出了乘法的定义。

二、情境导入,贴近生活

具体生动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求知欲,也易于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难的数学概念。小学生的自控力很差,如果刚开始上课就直白地讲解理论知识,那么课堂无疑会十分枯燥沉闷。当教师讲到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有合适有趣的情境作为铺垫,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教师将数学知识嵌套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可以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热情被激发,教师的教学自然能顺利进行。这样,学生既可以深刻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也可以及时想到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难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倍数和约数”这一知识时,想要用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引入倍数和约束这两个概念,教师可以先让全班学生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在黑板上写“母亲”和“孩子”,问学生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母子关系。然后教师在与“母亲”相对应的地方写“倍数”,与“孩子”相对应的地方写“约数”,再告诉学生,这两个词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这样,学生对约数和倍数这两个词的概念就不会觉得抽象难懂了。

三、故事导入,轻松有趣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会让故事情节妙趣横生。如果教师用一则小故事作为一节课的开头,学生就会被吸引,积极主动地思考故事中遇到的问题。数学课本上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是乏味无聊的,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就会很快被周围的其他事物分散,使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独唱。这样的教学没有意义,只会让学生厌倦学习。而教师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就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时源源不断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攻克难关,使一切困难迎刃而解。比如,在教学分数时,教师可以这样开头:从前,有一个商人,做生意赚了很多钱,等到他年事已高,大限将至的时候,他想把一生积累的钱财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得到他五分之一的财产,二儿子得到他九分之二的财产,小儿子得到他七分之一的财产,请问哪个儿子得到的最多?再如,在教学速度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大家都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小兔子本是赛跑健将,却因为骄傲自满输给了乌龟,那可是兔子家族的耻辱啊!因此,小兔子打算再赛一局,发誓要一雪前耻。第二次比赛开始后,小兔子以每秒2米的速度向前冲,乌龟以每秒10厘米的速度向前爬,8秒后,它俩相差有多远?

四、结束语

总之,课前导入对整节课的影响非常大,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如果导入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那么整堂课就成功了一半。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启迪学生的智慧,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玉亚.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8).

[2]高方玉.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导入数学教学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