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北校区 朱 萍
论高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策略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北校区 朱 萍
高中教育是学生教育生涯的重中之重,学生在高中时期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另一方面又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高中教育不仅要注重量更要关注质。在此背景下,互动教学法就被引入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法讲究师生、生生之间的实时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促使其积极自主地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养成问题意识并学会学习方法,无论在哪门科目的学习中都游刃有余。高中数学是一门极具逻辑性和严谨的学科,如何将高效的互动教学法运用到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是每个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以此为研究对象,简要阐述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互动教学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互动教学;有效策略
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尤其是在新课改的作用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纷纷涌现了新的思想,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改革行为一直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新课标要求的核心思想,这就成为新型课堂模式的最大阻碍,因此,转变观念就成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互动教学的第一步。实现互动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一来,学生的成绩自然会大幅提升,这是将学生从“填鸭式”传统教育模式中解救出来的最佳途径。下文就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互动教学。
在素质教育广泛推广的今天,教师要充分深入了解素质教育的真谛,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方针,重视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发展、学习能力和身心健康发展。而纵观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接收和应试能力,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必然会造成课堂氛围的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被禁锢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限制了创造力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不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改变这种教学限制的有限途径就是增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交流,教师乐于跟学生分享自己的思维方式,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充分肯定和表扬各种合理具有价值的新思想。例如在“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教学中,在表明三视图的概念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圆柱体的三视图。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圆柱体的特征,然后借助三视图的概念去画出相应的图形,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思考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表达自己画出圆柱体的具体方法。有个学生说可以凭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画出相应的三视图,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手工制作出圆柱体,然后再根据具体的图形解出问题。对于不同的解题思路,师生之间要积极互动交流,教师要分析每个学生不同想法的利弊,并让学生不断完善。在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氛围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无形之间被缩小,课堂效率也大大提升。
数学是一门极具严谨性的学科,正因为数学特有的属性,才造成了传统的数学课堂出现学生“禁言”的现象,在知识概念和习题练习的过程中都由教师一人把控。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已不属于教师一人,所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引入小组讨论的模式,在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在与其他学生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自我思维中的短处和他人的优势,并善于吸纳他人优秀的思想化为己用。在小组讨论形式中,教师必须注重其分配组合方式,班中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体个性的个体,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合理分配,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互动,享受互动交流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例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习题讲解中就可以采用这种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一类存在多种情况讨论的数学知识点,例如:2x2-7x+6<0,一般学生都会先利用十字相乘法得出(2x-3)(x-2)<0,然后分两组情况讨论:第一种为2x-3<0,x-2>0,得x<1.5且x>2,不成立。第二种为2x-3>0,x-2<0,得x>1.5且x<2。从而不等式的解集为:1.5<x<2。但是实践证明,通过小组讨论,很多学生都想到了不同的解题思路,其中有一项就是配方法。2x2-。最终可以得出,两边开平方得,解得x<2且x>1.5,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1.5<x<2。
互动教学的大前提就是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并且能够选取学生熟悉的教学素材,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互动。数学科目的另一特性就是其应用性,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点,将课堂教学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用数学意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数列”的教学中,数列在高中数学中属于比较枯燥的一个章节,主要是发现数字和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很多学生对于这类概念性的数学内容并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将数列结合到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比如例题:有一种零存整取的储蓄项目,它是每月某日存入一笔相同的金额,这是零存;到一定时期到期,可以提出全部本金及利息,这是整取。它的本利和公式如下:本利和=每期存入金额×[存期+ 存期×(存期+1)×利率]。若每月初存入100元,月利率为5.1‰,则到第12月底的本利和是多少?这就是等差数列的实际利息问题,存款储蓄是单利计息,若存入金额为A,月利率为P,则n个月后的利息是nAP。本利和。当A=100,P=5.1‰,n=12时,本利和=100×(12+12×13×5.1‰)=1239.78(元)。这样的实际的贷款利息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这也是为互动教学提供的有利素材。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自主性,是一项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师生情感,采用小组讨论互动,让学生取长补短,最后善于利用生活实际问题为互动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