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道明
德育视点
学校德育低效原因的分析与思考
□ 张道明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工作的终极目标。但学校德育工作低效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在于:品德课被弱化;学科教学中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轻德育;评价中对品德学科的歧视与管理的忽视;德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缺失;教师之间、家校之间没有形成德育合力等。要改变这些状况,一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改变评价机制,提升品德学科的地位,注重学科教研活动;二是德育活动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三是教师之间、家校之间应形成德育合力,共同打造德育新常态,提升德育效果。
德育工作 低效原因 学科地位 学生主体性 德育合力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育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直以来,学校对德育不可谓不重视,教师对德育工作也常抓不懈,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结合自身的观察与了解,试对当前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作粗浅的分析,以期寻求德育的有效路径,供大家参考借鉴,旨在抛砖引玉。
小学阶段3~6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遗憾的是,现实中作为德育主阵地的“品德与社会”的课堂被弱化。长期以来,在广大师生眼里,“品德与社会”是“副科”,是耍耍课,上不上无关紧要。由于师资紧缺,绝大部分学校没有品德专任教师,品德课大都由语文或数学教师兼任,再或者由学校领导上。语文、数学教师自然会把教学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主科上,不会把过多精力用在品德课上,加之上级对该学科不作成绩要求。品德课成为“豆芽儿学科”也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品德与社会”已纳入了考试科目,并把该科成绩与教师的方方面面利益挂钩。但由于考试题型大多是填空、判断、简答等,仅仅凭借记忆背诵就可以考出好分数。很多教师总结出一种迎考“秘诀”:平时一节课都不上,临近期末找几张以往的卷子让学生背诵。这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也能考出较好的分数。于是,平时的品德课就上成了语文课或数学课。学校领导会多事多,经常安排其他教师代课,品德课自然变成了语文课或数学课。最后,照样用“秘诀”取胜。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学校有品德专职教师,他们认认真真上课,也经常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但考试成绩却不如那些靠“秘诀”取胜的平行班级。于是,专职教师也采取“秘诀”应考。这样,“品德与社会”课就彻彻底底沦陷了。
笔者不禁想问,没有了过程的品德课,学生没有道德认知与判断,缺乏道德情感体验,没有建立基本的道德价值与标准,又如何指导自己的行为举止?换言之,学生缺失德育的学习、建构、审美、体验等过程,“ 知 情意行”就成 为空话,“德”如何 立,“人”怎么树?
转变这种尴尬局面,学校需要重新认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意义、目的、性质,厘清它在学校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它是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只有让学生在品德课堂上扎扎实实地读、说、思、议,经历德育过程,才能逐渐把道德化为内在的一种自觉意识,达到约束自身不良行为,指导自己规范处事,行得端、坐得正的教育目的。
目前,小学阶段开设的课程丰富,除了语数外、音体美,还有品德与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生命与安全、国学启蒙以及地方课程等。毋庸置疑,所有的课程最终都指向“育人”这个靶心。在实施各种课程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培养学科兴趣与素养,尤其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达成。换言之,每种课程都蕴含着德育内容,都着眼于“育人”目标。
据笔者观察了解,当前的很多课堂还是以教授知识和训练答题技能为主,课堂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知识”,不见“人”。诚然,学习知识和应考技能是教育内容之一,但是过度关注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了解与记忆,重视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势必会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关注与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应试教育甚嚣尘上,学校教育弱化为教学,教学弱化为抓分数。抓分数本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把分数作为教育追求的唯一结果,因此,出现“高分低能”“有知识没文化”“有学历没素养”的次品或劣质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教学中注重德育,不是生硬地灌输,直白地告知,而是结合学科性质特点,开展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自悟自得,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上获得发展。以语文学科为例,就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议、思、评等活动中习得言语表达能力和提升人文精神素养,让“工具”与“人文”水乳交融,即所谓“言意兼得”。这是一种教学追求,也是教学的旨归。
急功近利是教育的天敌。教师要多一些淡泊宁静,摒弃教学的功利思想,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目标,认识到知识只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是“育人”体系中的一小部分,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学生来学校的唯一目的。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获得各种审美体验。这是学科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不纳入考核成绩,成为可有可无的“副科”。近两年,要求“品德与社会”学科进行考试,总分30分,与英语、科学组成一张试卷,叫综合卷。这种分值的划分给师生造成品德学科是副科,不重要的错觉,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蒙上一种阴影。
学校分配绩效工资和教师评优晋级,品德学科成绩所占比重很轻,任教品德课的教师容易吃亏。品德教师在“用成绩说话”的现实面前,缺乏竞争力,常常感觉低人一等。这种现实使得很多人不愿意教品德学科。
当品德学科的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缺乏价值认同感,在业绩考核上缺少成就感时,教学热情就遭遇扼杀,当然毫无工作积极性可言了。况且,品德学科教师在专业上得不到外界支持,缺乏抱团发展的机会,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更遑论教学效果了。
应该承认,国家规定的每一门学科都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元素,轻视甚至忽略任何一门学科,都会造成学生“营养不良”,发育不全,无疑会给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埋下绊脚石。评价是一根指挥棒,无形中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管理是一架助推器,促进教师向着专业化发展。当品德学科遭遇二者的打击很难死里逃生,而品德教师又看不到希望,心灰意冷时,我们能奢望德育的基石牢固,学生的精神大厦挺拔?
笔者以为,无论上级教育部门还是学校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每一个学科的重要性,应该把品德学科考试分值设置从30分变为100分,彻底摘掉“副科”的帽子,成为“正科”。同时在教师业绩考核中把品德学科提升到语文数学同等重要地位,让师生不敢轻视品德学科。同时,学校要重视品德学科教学研究,成立品德教研组并积极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帮助品德教师提高学科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让品德教师在学科专业上获得发展与提升机会。唯有这样,品德教师才可能愿教乐教,教得实在,教出成效,学生的德育才可能真正“落地”。
当前,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得不少,但效果甚微。究其原因是德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缺失,主要表现在内容脱离了学生当前的生活实际,活动形式单一,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大多时候沦为看客。
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的绝佳载体,因为学生天天身处其中,耳闻目睹,浸润其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某校设计草坪提示语和教学楼过道走廊文化,聘请一家校园文化设计公司到学校转了一圈,校方告知了自己的理念和内容。一周之后,各色各样的温馨提示语出现在草坪上,名人名言和格言警句装点着校园过道、走廊。遗憾的是,时有学生踩踏草坪,也很少有学生关注过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学校费尽心思创建的校园文化却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与认同,遑论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问题出在哪儿?一是这样的校园文化只是学校领导与制作公司之间的一场商业活动罢了,作为校园文化主角的学生没有参与内容与形式的设计;二是名人名言和格言警句虽好,有文化内涵,但过于“高大上”,与学生生活有很大的距离,让学生难以亲近,不容易接受。有人可能会说,学生水平达不到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让学生参与不合适,但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人翁意识逐渐形成,民主意识、公民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启蒙,探究力、思考力以及合作交流等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不正是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吗!
如果把草坪提示语交给全校学生制作,让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构思、修改、提炼;把名人名言和格言警句撤下来,换上师生的靓照和师生自己写的语录。这样的校园文化出自学生之手,当学生天天看见自己或同伴或老师的照片与所说的话,内心该会升腾起多少亲切感与自豪之情。当学生看见自己写的温馨提示语插在草坪里,爱护花草之情怎不油然而生!可以想见,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所受到的方方面面的教育远非文化公司“包装”出的学校文化所能企及的。
学校德育从来就不是单方面的事,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前,社会变化快,资讯发达,新情况层出不穷,学生出现的新问题也日益复杂,单凭教师个体的力量进行解决,显得捉襟见肘。德育错综复杂的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了教师之间需要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分班教学决定了教师工作是在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教室里进行。反观现实,教师大多各自为政,独自面临教育困境,个人解决学生德育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学科教师甚至认为德育是班主任的事,我只管好我的课堂纪律,教好自己的学科,让学生取得一个好成绩。至于班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纪律卫生、文明礼貌,不关我事。学生德育成了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
家校之间没有形成德育合力,换言之,学校德育被家庭或社会的负效应抵消了。现在的家长重视孩子智力和才艺的培养,很少关注甚至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缺乏正确的成才观,教育素养匮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不符合教育规律,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让学生无所适从。又由于留守儿童多,大多隔代教育,长辈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让孩子的行为失之规范。这些极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学校在此方面存在着大有可为的空间。一是开办家长学校,定期举办讲座,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育人方法。二是加强家校沟通,教师用专业素养赢得家长信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当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时,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形成合力也就不远了。
总之,改变德育的尴尬局面需要方方面面发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彻底改变评价机制,把品德课提高到语数课同等地位,建立品德学科研究平台,助推品德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让品德课堂成为德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树立学科育人观念 ,改 变 课 堂“ 唯 知 识 ”现 象 ,“ 教 ”“ 学 ”过 程 中 相 机渗透人文精神;设置德育活动要考量学生的特点,凸显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性;教师之间要打破封闭的壁垒,坦诚相待,通力合作,共享教育智慧;家校达成共识,形成德育合力。唯有如此,德育之花才会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 64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