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能力内涵解析与教学策略

2017-06-23 12:58刘治富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活用品动手动作

□ 刘治富

观点直播

动手操作能力内涵解析与教学策略

□ 刘治富

动手操作能力侧重于培养学生动作协调、使用工具和技术、设计和制作、发明创造等能力。动手操作有助于为学生找到学习优势,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可借鉴莫里森、海尼希和基布勒等学者关于动作技能目标、内容的分类,对动手操作能力进行目标分类与内容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教学策略上的设计。

动手操作 能力内涵 教学策略

《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确立了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8种关键能力,并提出了不同学段的能力目标。动手操作能力作为8种关键能力之一,与以内部智力动作为主的动脑能力相对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支撑。

一、动手操作能力的内涵与价值

(一)动手操作能力的内涵

动手操作的概念来源于皮亚杰的动作对思维的促进作用、杜威的“从做中学”,以及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等理论观点。加涅认为,动作技能是与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相对应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性能或素质。赞科夫将人的能力发展划分为实际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思维力。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生动地指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将“身体—动觉智能”列为每个人与生俱有的8种智能之一,指运用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包括嘴和手,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这种智能的特点是具有熟练操作工作对象的能力,其中既包括手指和手做出微细动作的运动能力,又包括使用整个身体做出大幅动作的运动能力。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动手操作能力主要是一种通过身体特别是手,与客观的对象进行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它侧重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使用工具和技术的能力、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如设计和生产一个产品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等。

(二)动手操作能力的价值

动手操作不但能加强学生小肌肉小关节的锻炼,而且可以使儿童大脑全面机能得到训练,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

动手操作除了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外,在“做”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养成多方面的优秀品格,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为“只有当儿童运用事物和感知来支配他的身体、协调他的活动时,才可能使儿童得到发展”。

动手操作还可以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学习优势,让擅长动手操作的学生得到认可和提高,并迁移带动其他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二、动手操作能力的目标与内容

(一)动手操作能力的目标分类

加里·R·莫里森认为,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包含了需要运用并协调骨骼肌肉的运动,就像体力活动中的操作、操纵和构造。海尼希则在协调水平基础上提出分类目标的层次性。执行一项任务所要求的许多肌肉动作,如翻个跟头或使用螺丝刀等,都能在这一分类中体现出来(如表1)。

再如,《纲要》将“能力目标”维度中“动手操作能力”目标描述如表2。

结合《纲要》中动手操作能力的目标设计,借鉴加里·R·莫里森和海尼希等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分类与表述规范,综合考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动手操作能力的目标可以具体分类为如下形式(如表3)。

表1

表2

表3

续表

(二)动手操作能力的内容结构

基布勒1981年提出动作技能的分类系统(如表4),其价值在于他认识到了动作技能行为领域中大动作技能和精细动作技能的区别,要求人们分别运用不同部位的肌肉。

表4

动手操作能力与动作技能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本质的区别。动手操作能力是学生以外部的动作或操作为主进行活动的能力,脑教了手,手也发展了脑,强调学生手脑并用,动手实践。其中,动手协调的能力主要是指精细协调能力,包括手和手指协调、手眼协调、手耳协调、手眼脚协调等能力;使用工具和技术的能力主要涉及一种利用复杂性知识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的技能方面的训练。这种训练强调手工技能、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能力、与之相关的审美鉴赏力及终身技术学习的能力;设计和制作的能力遵循内心深处的自然本能,把思维转换成手工技艺,把手工活动转化为思维,包括技术认识、技术思维、技术实践等能力;发明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质疑能力,还要有技术创新、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此外,动手操作能力也包含一些隐性能力,如初步技术的感知、思维、想象能力,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收集、处理、运用技术信息的能力,对技术设计、技术实践过程及产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等。

三、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确立适切的目标,设计丰富的进阶活动

学生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诉求,适切的目标设计可以满足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内容作为目标的具体化,设计要体现层次性与阶梯性,螺旋上升,形成序列。例如,同样是棋类游戏课程,三年级设计的是“二子棋”,四年级则可设计“四子棋”,活动既有共性的目标,比如使用手头的材料制作简单的棋盘、棋子,又有进阶的目标,比如四子棋相比二子棋在玩法上增加了难度。

再如,三年级要求学生熟练地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学会手缝简单物件等生活技能。以“缝沙包”为例,三年级学生要学会平针、回针、倒针、锁边缝等针法,到高年级,学生则要掌握缲针、杨柳针、一字针等较为复杂的针法。

(二)指向完整的生活,发挥经验学习的优势

《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在活动中,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例如,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环保酵素”中,学生在了解了环保酵素的使用方法后,亲自制作环保酵素,在动手操作中丰富生活经验。又如,在开展“生活用品的改造”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真实了解生活用品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并感知生活,教师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调查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等领域生活用品存在的缺陷,汇报所发现的生活用品的缺点。接着,指导学生运用画示意图或设计图的形式,将抽象的文字具象化,设计生活用品改造方案。在生活用品的改造实践中,学生要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新的发明,在特定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实际的活动体验。

(三)设计专项性训练,提高精细操作的技术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动手操作能力专项训练的活动。如针对学生手指、手脑协调能力的训练,教师可设计“玩转魔方”系列活动;基于运用复杂性知识进行的技能训练,教师课堂上可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设计“如何让水杯倒立不漏 水 ”“ 纸 的 N 个 让 你 意 想 不 到 的 玩 法 ”“ 硬 币 和 纸币 ”“ 火 柴 人 站 起 来 ”“ 酒 精 纸 船 ”“ 电 池 取 火 ”“ 水 中花”等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材料,精细操作实验,在动手中获得协调行动和思维的体验,获得科学概念的现实感。

同时,实行师徒制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化训练,提高学生精细操作的技术水平。如笔者学校的陶艺课程聘请了陶艺师为导师,种植课程则聘请园艺师为校外辅导员。学生通过与社会上的“师傅”相处,可以学习到社会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技能。

(四)实施表现性评价,科学地促进能力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方式上倡导“多元评价”。动手操作能力适用于表现性评价,它用接近“真实生活”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动手、动脑过程。下面以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的改造”为例,呈现动手操作能力测试任务单的设计与运用。

五年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测试任务单

任务一:课前调查与现场讨论

课前调查了哪些生活用品?存在哪些缺陷?把调查情况填入调查表。

调查人 调查时间生活用品生活用品的缺点

任务二:交流改造方案

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确定所要改造的生活用品。列举出生活用品的缺点,讨论改造的方法,画出改造示意图。

“生活用品的改造”设想表

任务三:动手操作实践

做一做:按照设计的步骤规范操作,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人人参与。

“生活用品的改造”表现评价表

评价伴随着学生活动的全过程,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检验学生参与活动、完成活动任务、达成活动目标的效度。

综上所述,动手操作能力既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同时又与其他各种能力相融共通,相辅相成。明确动手操作能力的内涵与价值,理解其目标和内容,探索其教学策略,对于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小学中心校 221142)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重大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键能力培养与表现性评价研究”(2015jssjys-0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精品课题培育对象“基于多元智能发展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研究”(C-c/2011/01/01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生活用品动手动作
我也来动手
创意生活用品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动作描写要具体
动手演示找错因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大嘴猜猜猜
创意
趣味产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