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厚明 林生云
作文评价:呼唤正确的价值取向
■贾厚明 林生云
当下的作文评价正在陷入误区。“少一点成人视角,多一点学生立场”“少一点主观随意,多一点客观理性”“少一点俯视打击,多一点仰视欣赏”“少一点一视同仁,多一点差异区分”当是作文评价正确的价值取向。
作文 评价 价值取向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终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作文学习,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然而,在日常作文教学中,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却导致作文评价陷入了不应有的误区。这不得不促使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作文评价应有的价值取向?
笔者认为,无论是课内作文评价、课外练笔评价还是考场作文评价,都应做到“四少四多”。
学生作文历来受特定的社会风尚和文化风向影响较大,其中原因,与语文教师评价作文(尤其是高考、中考作文评阅)时的“成人视角”有很大关系。部分语文教师缺乏理性思辨的能力,常常将个人好恶带入作文评判之中,导致学生的习作出现跟风、迎合的现象,变得矫情、浮华。
例如,前段时间微信上流行的一篇八年级学生的文章——《愿你》,据说来自北京某中学一位女教师的分享。这位女教师在评语里写道:“(这篇作文)居然说出了很多‘80后’一代到了这个年纪想说的话。”笔者认真研读了几遍,从专业的角度审视,认为这篇习作本质上就是朋友圈里各种“鸡汤”语句的集合,非常不契合八年级孩子的身份。基于此,笔者觉得我们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应多一点“学生立场”。何为“学生立场”?就是坚持以学生视角考虑问题,融入“学生情感”,遵循“学生思维”,把脉“学生习惯”,从而求得与学生“同频共振”。
作为人文学科,语文的评价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由于评价者自身的写作素养、人生阅历、审美品位等存在差异,导致面对同一篇作文时,不同的人可能会做出不太趋同的评判。如何才能使作文评价多一些客观理性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咬定一个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其中的“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就是初中写作教学通过努力所应达到的国家要求。这是我们进行作文评价的总纲。
二是寻找参照标杆。例如,我们可以鉴赏学习权威部门发布的考场(现场)佳作,把它们作为参照标杆,从而直观地知晓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三是建构佳作模型。例如,关于记叙文写作,我们就可以从精致的故事、精微的意蕴、精细的缀饰、精要的点示和精美的意象五个方面建构模型,进行价值评判。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曾经调侃说,一些语文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喜欢开“批斗会”,即面对学生的习作,居高临下,求全责备。这样的语文教师,充当的是法官、裁判的角色,而非教练,这样做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才能克服这一顽疾?笔者总结了一些做法。
一是每次的课内作文训练仅围绕一个特定的“训练点”进行(比如“以事写人”),在后续进行作文评价时,也只聚焦这一主问题,看学生写作时的达成度如何。这就做到了有的放矢。
二是学会欣赏学生的文字。无论是批阅日记还是课内作文,笔者都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看到稍微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文字,必定会画上红色波浪线,为其“点赞”。例如,一位来自离异家庭的女生写了一篇日记——《给爸爸的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夏天停电时,我躺在床上,感到很热很热。这时,您会用一把扇子,轻轻地,轻轻地为我赶走蚊虫,赶走炎热,而唯一赶不走的,是您对我深深的爱!”这样的句子就很感人。如果我们能够长期坚持这样做,学生拿到日记本、作文本后,就会自觉地在第一时间关注自己获得了多少波浪线,从而不断地收获写作的快乐,逐步提升写作素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包含9个范畴,而“语言智能”只是其中之一。知晓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不同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差异的,不仅学生如此,语文教师也是如此。遗憾的是,在作文评价方面,我们往往会用一把尺子去量遍班上所有的孩子,这既是荒谬的,也是非人道的。
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公民写作素养,而不是要将他们都培养成作家,因此,对于中学作文评价而言,“优秀”并非我们的终极追求,“合格”才是主要的目标。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作文部分编写者唐建新先生提出,写作教学应实行分层要求,对写作有困难或相对比较吃力的学生,应给予特别关爱,注意培育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聚焦学生的写作需求,要注意协调好整体与个体间的关系。例如,笔者借鉴王君老师的做法,对所任教班级学生的日记进行“星级评价”,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每天的日记只要是原创的,能达到规定的字数,并且书写工整,就可以得“五星”。而对于指令性的考场作文,笔者同样对学生提出了分层要求:写作能力处于中上等的学生要“写准、写新、写深、写活”,其他学生只要“写对、写完、写足、写清”即可。这样的差异化区分有利于以评促写,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在其写作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提升。
著名特级教师杨九俊先生说:“语文教育应该有技术路径。”无论作文教学有多难,我们都必须而且应该能够探索、寻觅到作文教学的正确路径。而只有在作文评价时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才能找到作文教学“回家的路”。
(作者为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