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庄市北苑小学校长 李晓冰
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 石家庄市北苑小学校长 李晓冰
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开始。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忽略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重视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课堂质疑是日常课堂中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精髓”,值得发扬。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质疑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非常突出。
误区一,取而代之法:即老师问,学生答,以一种设问的方式逐个解决课文中的疑难点。久而久之,干脆老师问,老师答,重又走上“满堂灌”的老路。
误区二,精英取代法:“满堂灌”既已被完全否定,一些教师就另辟蹊径,由老师唱“独角戏”变成了老师与少数尖子学生一起唱“精英戏”,而更多的学生仍是在“沉默中睡去”。
误区三,提问是非化: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等的问法。例如有教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在总结一课内容后问:“六班的五位战士有没有体现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生异口同声“有!”“那么我们该如何向他们学习呢?”“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种问法语言单调平直,无兴趣激发点支撑。
误区四,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也就是老师强迫学生去发现问题,完全忽略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感知、理解程度,漫无目的、毫无次序地让学生问,之后经过大讨论,一堂课的内容就结束了。
基于上述误区,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误区?学生们为什么不能主动提出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教师的原因。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做到“自问”,检查自己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客观地讲,如今的教师,在统一教材、教纲、教案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已没有了个性,丢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不能有问题,也不敢有问题。试想,一个照搬教案中现成问题的教师怎么能意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他们又怎么会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科学方法?
其次,从教师的教法来看,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方法仍然很普遍,学生采用的还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加上语文知识点庞杂,无规律,一篇课文的知识导向主要由老师来决策,课堂上问什么,了解什么,也主要是在老师铺陈好的路途范围里决定。因此,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学生的原因。
问题的产生是一个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由于长期“满堂灌”模式的学习方式已使学生养成了非常严重的依赖心理,而且由于学科知识“点”多,“面”广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畏难心理,缺乏提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对知识的敏感性被遏制。
(三)评价的原因。
传统教育中,评价指标注重分数这一单一的指标,或注重学生解答问题的结果,而忽视解答问题的过程。然而,对语文等学科的测试,常常会出现一种不定式,也就是无论你怎样学习,考试分数的偶然性仍然很强,它不像一些理科,只要你学好了就能考个好分数,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也就不会主动提出问题。
有效的课堂提问,除了要求教师对教材有独到的理解,且对学生熟悉外,还要求不断优化提问内容、明确提问的目的、考虑问题的难易、把握提问的时机,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对课堂提问进行研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设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思考中诱发兴趣;教师也应科学地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多角度思考,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进入新知识的探求中。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对学生灌输学科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教师应当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内心矛盾冲突,并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冲突,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恰当穿插有关生动的哲学故事、典故,巧设悬念。
(二)巧妙设疑,开拓学生思维。
首先,要因人施问。学生是具有个别差异性的群体,因此针对不同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学生,在课堂提问中,也要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因人施问,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同时,教师在启发思维时还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提问。
其次,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也要正当时,要在学生有疑时而问,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听课情绪高涨时提出问题,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对问题的理解也可能更深刻,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便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也乐于回答问题。另外,就是当学生比较疲劳容易松懈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片刻,这往往能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最后,问题要新颖。学生比较容易被新奇和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同一个问题,提出的角度不同,心理效果往往大不一样。现代创新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创新就是解决前人所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因而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开创性和新颖性。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使他们逐渐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内容。发散度高、集中性好,创造水平才会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所提的问题要打破思维的旧框框,要难度适中富于启发性、思考性和挑战性,并从多角度、多方位提问,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三)营造宽松心理环境,挖掘学生潜能。
一个宽松、民主、积极的学习环境,是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实现的有效保证。试想: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回答问题的闪光点,只要求规划统一的答案,还对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冷言冷语,甚至挖苦嘲笑,轻则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重则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失去思考的兴趣。那么,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只会营造一个压抑、死板的学习环境,严重地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这种思维的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人格,要以平等、宽容、友善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得到发展。民主宽松的心理环境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最重要的客观因素。
(四)及时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
首先,超常规答案的设置。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调动各种途径和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时,会发现一个问题往往会引出若干个不同的“正确答案”。此时,教师要使设置的答案没有唯一的标准,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并鼓励学生有“古怪”“新奇”的回答。由于人们经过创造性思维后,常常构思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这时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进一步分析各种答案,通过综合和比较,最后选出某种“最佳答案”。可供选择的答案越多,其创造性也就越高。
其次,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学生答错了,给予启发引导;答对了,给予肯定;答得好,给予赞扬,如“很好”,“你很有想象力”,“这个方法很巧妙”,“你的分析很全面”等。我们提倡教学创新,在学生的点滴见解中,就蕴含有创新的成份。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地方。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城市小学中年级语文学科有效课堂创设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