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实验小学 朱 青
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思考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实验小学 朱 青
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灵活、综合运用,获得数学思维的迁移。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改变学生单纯记忆、依赖模仿的学习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提升的热情;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培养和促成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能力和数学思维。因此,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培养他们自主和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一年级是学生进入正规的校园生活的最初阶段,是他们逐渐摆脱幼稚,走向认识自我,学会自我控制,提高自主的起始阶段。因为他们年龄较小,心智不够成熟,所以他们在学习方面需要兴趣激发,需要我们耐心指导。又因为他们刚进入小学,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一般都比较差,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和全神贯注听课也难以保证,甚至有些学生还没有很好的纪律意识,他们在课堂上喜欢插话和随意讲话等等,这些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出要求和规范。因此,我们要重视改变教与学的方法,多让他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愿学的情感,获得会学的方法。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我们的家长普遍有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和行为。因此,就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如10以内的数字加减、分与合等,可能不少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已有认识和掌握。但是让他们将数学问题与生活相结合,在图形中寻找和解决数学问题,他们就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就是他们的数学感知、概括能力、推理能力等认识和思维能力不足。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运算的意义,形成一定的数感、符号感,将数学的抽象思维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接触等手段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不断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给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的机会,从而提高对数的认识,形成必要的数学思维。这些学习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需要我们让他们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习得。
小组合作学习是发挥团队的力量,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以生为本,适当放手,也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一种学习途径。因为一年级学生比较活泼,比较愿意展示自己,所以开展合作学习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学习的质量提升。那么,如何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呢?
1.精心组织小组,让他们精诚团结
合作学习需要多名同学参与,共同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任务。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组织学习小组。一般来说,我们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不是太多,将4~6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比较适宜。组建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位置,将男女生搭配,将不同性格的学生组合到一个小组。精挑细选一名组长,组长要有一定的能力和较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可以帮助小组订立学习制度,让他们有合作意识,有为小组付出的情感和动力。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可以拟定两个小组是竞争组,通过活动促成小组成员的精诚团结。如在一年级《4、5的分与合》的教学中,我们就让小组之间合作学习,引导他们在2、3的分与合的基础上,利用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在分析和综合思维方法的简易运用中获得这一知识。让他们小组之间进行竞争,研究4的分法到底是4种、3种还是2种。这里,我们先让小组展示分法的理由,引导学生合理思考。
2.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合作质量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因为孩子们多少有些最基本的数学基础,因而课堂学习中他们普遍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的回答多是没有深入思考的,也就是他们可能答对,但是让他们说说理由时,他们可能讲不清楚。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就要先让他们冷静认真地思考起来。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先自主学习,小组成员再进行交流,相互检查纠正,获得问题的解决。但是学生的小组合作并不一定每次都能较好地解决问题,这里就需要我们老师的参与和指导。再如《4、5的分与合》的学习,我们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利用教具进行4的分成,因为教具小棒的颜色是不同的,如小棒颜色是红、黄、绿、紫四色,于是学生们可能得出好多种分法。这里,我们可以点拨他们:不同颜色的小棒在这样的实验中只代表小棒,那么,它的颜色在具体分的时候有没有意思呢?也就是我们数字分成中的数有区别吗?如此,合作学习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就能得到纠正,学生的抽象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也要注意多给学生主动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运用的机会和能力。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学习中,我们出示了几道算式,让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再让他们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想一想之后进行小组交流,如其中的一道题:13-5=( ),学生可能得出:①做减法,想加法,5+8=13→13-5=8;②把5分成2和3,13-3-2=8;③把13分成10和3,10-5=5,5+3=8等。在各小组交流展示之后,我们可以让他们想想说说哪种方法最好,最适合自己。如此,不仅提高了学生这种类型题目的解决方法,还训练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他们接触新知识、认识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合作学习的开展,通过合作,学生能够促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他们数学语言表达和数学思维的提升,形成数学学习的能力。
[1]陈华.众人拾柴火焰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模式[J].新课程导学,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