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长阳铺镇中心完小 简 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课堂教学的运用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长阳铺镇中心完小 简 文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无法认清数学本质或者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陷入困境,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进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案例,对启发式教学在课堂实践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所助益。
小学数学;启发教学;课堂实践;运用策略
数学是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主要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逐渐被启发式教学方法所取代。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启发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还能够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营造开放、自主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实践中,仍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不得其法,从而出现课堂教学失效或无效的情况。接下来笔者针对启发式教学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运用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其在学习中对于兴趣的依赖性更加明显,因此数学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引导,将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化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从而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素材,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加以呈现,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图形的印象。又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具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以做好理论知识和实践探索之间的衔接,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理论的思考与理解。
情境教学是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环境,以激发学生的综合情感,进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知识的讲授以及情感的引导。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是知识探索中的必备因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课堂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深入情境,利用情感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情境创设的方法不一而足,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设置相应情景。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优势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购物情境,让学生结合图片、视频的引导回忆自己的购物经历,并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运用其中,从而在情境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小学数学知识内容是数学体系的基础,其理论内容基本上就是对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描述与总结,因此,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生活化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实际生活这一丰富的课程资源,探究现实生活与教材中数学知识的联系,并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实践探索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长度单位”的学习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抽象的数量单位有一个更加具体的了解,让学生在预习阶段选择一样生活用品进行测量,并利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由于选择测量的物体不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逐渐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含义,并对如何用长度单位描述物体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方法指导,让学生体会并理解思维的过程,逐渐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在教学引导中,教师可以利用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理解,并结合重难点进行思考;利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有层次的问题中,循序渐进地提高思考的深度,深化知识的理解能力;利用对比关系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相似概念的理解中思考其差异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思维启发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重对新方法的探究,以强化启发教学效果。
师生关系的重建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师生关系的改善渗透其中,一方面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小学生在知识探索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另一方面还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情感教育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提高启发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启发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引入,并在运用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易炼成.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68.
[2]许姗.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9):230.
[3]程五霞.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04):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