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

2017-02-25 09:01刘勇
青苹果 2017年6期
关键词:课外书古诗文古诗

文/刘勇

如何培养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

文/刘勇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阅读量的积累,要求学生喜欢阅读,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个目标难度虽然不大,但对于识字不多,正处于启蒙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完成这个阅读目标,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教师必须加强科学的指导和实践。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从而养成习惯。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良好的习惯有利于人们高效地工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所以,低年级学生尤其要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这里的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书当成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的习惯。

1 抓住儿童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看书缺乏耐力。指导课外阅读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

在平时,有不少家长来和我交流:老师,孩子不喜欢看课外书怎么办?我首先了解家长们为孩子买了些什么书。原来大多数是“日记”和“作文”一类的书。这些书籍暂时都是不适合孩子的口味。我懂家长的心,他们认为孩子多读课外书就是为了提高写日记、写作文的水平,而家长们根本就不知道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那些枯燥无味的“日记”“作文”怎么会一下子就吸引孩子呢?低年级段的孩子对童话、寓言、神话等图文并茂、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十分感兴趣。我及时推荐了一系列的图画书,让孩子在图像与文字的合奏中,感受到书籍带来的无与伦比的乐趣,如《三字经》、《一年级的小豌豆(小蜜瓜)》、《安徒生童话》、《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经典童话》、《小学生必备古诗词》、《寓言故事》等。其中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而且,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还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果不出所料,孩子兴趣很浓,一位家长又来和我交流,说孩子看书入了迷,饭都不想吃。

2 立足校内课堂,教会阅读方法

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阅读指导,课堂是进行阅读指导的基本阵地。如我在教学古诗时,通过感情朗读,观察图画,理解诗意后,学生深深体会到古诗语言凝练、言简意浓、景真情切,自然会引起学生对古诗阅读的兴趣。我因势利导,利用学生手头的《古诗文诵读》资料,每周背诵一篇,每月抽查一次,学期末进行古诗文朗诵比赛,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的热潮。低年级古诗文上的每首古诗都可说图文并茂,学生只要用心观察图画,是很容易理解古诗的。俗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的感悟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学生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教师要进行适当指导。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自己找问题,带着问题,一次读不懂,读两次,三次……实在弄不懂的问题再请教别人。好的作品细心品味,用心去理解,去领悟。古诗、警句、俗语进行适当讲解,而对那些故事情节的内容,让学生读中体会,交流中明理。现在课余时间,都会看到一些学生手里捧着一本书在专心致志地阅读,这些学生就像小蜜蜂采蜜一样广读博览。

3 坚持课外阅读,养成积累习惯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那么语言的积累就必须从大量的课外书中去扩充。

在阅读过程中,我坚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学会摘抄一些好词佳句,日积月累,不会做诗也会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其次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雅词语、出色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于是,我让小朋友们预备了一个笔记本,把平时看书时碰到的好词好句记到这个本子里,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写,并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有时同学之间就进行私下交易,交换读物,共享阅读资源,开阔视野。这样做起到了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多看书才能有好词好句。记得多了,学习材料储存于大脑,成为学生终身营养,构成了语文素养。一次语文课上,一位学生说了一段精彩语句,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她鼓掌,我也表扬了她。而她告诉大家这不是她想的,而是从课外书中背下的一段。她把课外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内,更强化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想,如果一个学生平时有看课外书的习惯,注意积累,他从课外书中获得的信息是可观的。这样做也就使课外阅读落到了实处,保证了效率。

因此强调积累就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文化,积累精神,打好文学底蕴。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孩子读书的方式,让他们乐于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才是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区明达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课外书古诗文古诗
爱看课外书的我
课外书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