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庆侅《国学常识》述略

2017-02-25 08:5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国学

秦 仪

沈庆侅《国学常识》述略

秦 仪

(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沈庆侅是民国时期一位极其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师,他曾在江苏省太仓中学教授“国学概要”一科,自编讲义,后来辑录为《国学常识》一书出版。该书正文十章,编排特异,不同他书。作者自序副标题作“本书之正名”,概括了全书的内容、编纂因由及对国学研习的看法,颇便于读者领会编辑旨趣。《国学常识》不仅选材精审,文辞优美,是一部值得今人重新认识的国学普及读本,而且也是目前罕见的初中阶段教材,可以看作当时国学教育深化扩张的例证。

沈庆侅;《国学常识》;民国国学教育;初中参考书

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教育界曾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国学研究热潮,不仅是在大学开展国学教育和国学研究,而且将教育的触手渗透到中学的课程,这使得国学教育在普通中学占据了重要地位。出生于清末的知识分子自小接受传统儒学教育,稍年长又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社会的剧烈变革,使他们思想更加复杂而多元,他们中的不少人走上三尺讲坛,为国学正名,以期振奋民族精神,挽救民族颓丧的命运。出生于1897年的沈庆侅是这代知识分子中极其普通的一员,研究他的国学著作,也能为理解和研究在当时中学国学教育发展态势提供一个参考。 

一 作者生平

沈庆侅(1897-?),字退之,号梦若。上海青浦人。家本务农,祖父一辈曾富甲一方,等到他出生时,大族之家已然败落,以致其人求学经历颇为坎坷,曾多次失学、转校。等到沈庆侅大学肄业,他已经是接近而立之年,上升无路,求学无门,故多在江苏上海一带的中学教书谋生。[1]p14-17第二次淞沪会战爆发后,沈庆侅隐居浦东乡下,默默而终,身后寥落,已无任何文献资料可供稽考。大约1933年前后,沈庆侅曾在江苏省立太仓中学担任秘书,并兼授中学部应用文课,遂借助此番经历撰述了《学校公文档案举隅》一书,并得以铅印出版;《国学常识》亦在这个阶段写就。除此之外,沈庆侅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类型的著作,包括文集《试探集》(中英杂著)、《梦生伪传》、《自怡集》、《问世集》、《义法集》、《焚余窗稿》(原名《五年窗下》),应用性教学著作《法律学述略》、《高三混合国文读本》、《初中混合国文读本》以及家谱《重印孝义旌门沈氏北支十三房上海支族谱世德传》等,大多是自印铅排本和油印本,共计十二部。虽说著述丰硕,但名声不著,无人问津,尚未正式出版的油印本和稿本,或许早已散佚了吧。

毋须讳言,目前沈庆侅的生平资料稀少,多见于他本人著作中的序文,且缺少旁证,寥寥数条,语焉不详,略可窥见其人一隅而已,读其书以晓其人,实在是民国战乱时期普通知识分子身世遭遇的缩影。

二《国学常识》的版本与内容

沈庆侅《国学常识》,铅印本,繁体竖排样式。由杭州长兴信记印刷公司于1933年9月出版发行,共计112页,属于沈庆侅以自己书斋命名的“耕余堂丛书”。此版为初版,但未见其他版本,或疑未曾增印。据版权页“出版期:中华民国二十二年秋季”可知该书出版于1933年秋。本书封面加题,右上有“初中参考书”字样,左下题“上海沈庆侅退之述”。版权页“撰述者:上海沈庆侅退之号梦若;代印者:杭州长兴信记印刷公司;定价银:每册大洋半圆”等字样,亦可推断出该书是学校自印本。

在“自序”中,作者首先简述了自身家学渊源不深、进学晚、少师承,而又爱好广泛、所学不专等各方面详细情况。其次,阐释了国学的作用和特征,认为国学内容浩瀚无涯,感慨有涯之生不能求尽学无涯之学。最后,讲明著书缘由是应人要求作书。本书是沈庆侅为其所在的中学编写的初中国学参考书,共计十章,体例完备,内容充实,不仅介绍了国学初习的基本常识,而且还透露了作者自己的不少见解。

本书正文大致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章至第六章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国学范围、研究法、图书分类、古籍引文、八股、小学);第七章至第十章皆为国学问答,分别关于四库全书、文学史、杂锦、书目。从正文部分的国学内容可以窥见沈庆侅对国学的基本认识和体悟,其中不乏创见。接下来对每章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章“国学的范围”。沈庆侅首先阐明“国学不必定其范围,亦不能定其范围”的观点及原因。他认为即便问童子何为国学,十之八九一定会回答国学乃中国之学术,且无人能作出反驳,因此不必定国学之范围。再者,倘若一定要问古今人心目中的国学到底是怎样的,就会歧义横生、异说滋起,故而无法定国学之范围。其后,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的三种学术分类法:第一种,刘歆《七略》(其中辑略为总论)与《汉书·艺文志》的六分法;第二种,《隋书·经籍志》的四部之法;第三种,韩愈的《经》、《传》、《史记》、《百家》四分法。这三种分类方法在沈庆侅看来“乃古人对于国学所划之封域也”,即古人心目中的国学范围。但古人无“国学”这一说法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古代之人以为世间惟华夏独尊且大,四邻诸邦无非蛮夷戎狄,狉蓁芜莽,无学术之可言”。二是由于“学术之传多赖文字,能传之文字必理富辞丰,而此丰辞富理之文章,即所谓文学也。此古人以文学为国学之因也”。是故中国古代无国学之说。以上提到的三种学术分类方法是中国学术特有的分类方法,也是历来的学者治学的门径,因此也是最为广泛流传、具有深远影响、最受推崇的几种分类法。在这本《国学常识》中,沈庆侅不仅对几种分类方法作简要介绍,而且分别进行了阐述和评论。除此以外,本章中沈庆侅还根据“能流传的学术文多成文学”、二者逐混为一谈的这一现象提出典籍很重要的观点,认为治学一定要重视笔札、文字。其后,沈庆侅据古论今,并批评了两种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谬见:一是以国文为国学,二是以国学为国粹。沈庆侅明确提出国学包括中国学问和艺术的观点,划定了国学的范围,并对国学的将来抱有积极乐观的希望。

第二章“国学研究法”。国学研究法很多,但人多以名师训启、自己冥索为主要方法。沈庆侅认为:“师承易穷”,学问难以有新的创见和长远的发展;“己思又易谬”,容易陷入迷茫无知的境地。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方法首先在于读古籍。读古籍,“若不明讽籀之途径与校雠之方术,则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因列读校之法三:一是要注意“别真伪”。并引用了曹聚仁提出的八条作伪原因、梁启超辨伪的十二条方法以及章炳麟四部真伪之论断。他认为“读三氏之说,对于古籍可谓已得辨别真伪之常识”。以上对初习国学从古籍入手的学生有重要帮助。二是要“通小学”,清楚字的形、音、义。三是要“明史、地”。他认为对史学家来说,一切皆史。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要借助西方治史之法研究中国史学,才能使其得到发展。他希望读书避免两种误端,一是臆测、二是纠缠。本章将国学初习者遇到的主要问题都大致做出了回答,能较好的指引学生避开治学误区,掌握正确方法。

第三章“国学书籍体类”。本章首先介绍中国古今书籍之体制:从最古老的古帝王刻石,太古至西周的镂金,殷商的甲骨,到周秦之际的竹简,木板,春秋至汉魏帛素,东汉蔡伦发明的纸,后汉的石经,再到隋唐的雕版,唐以后监本。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图书体制的发展、觇见文明进步的迹象。然后本章简要介绍了中国学术分类的演变历程:由庄子、荀子六家,到刘歆七略(六类),再到《汉书·艺文志》六略。《艺文》之后,代有异同,总不过是四、七分法的不断消长。他在书中对几种分类方法作出了判断与评论:

《刘略》及《汉志》,乃七分法之代表。《荀簿》及《隋志》,乃四分法之代表。二者椎互著短长,然皆章氏所谓“家法不明,部次不精”者也。盖其最大之失在独尊儒家之言,故《刘略》、《汉志》并以六艺压卷。《荀(部)〔簿〕》、《隋志》与之同工异曲。此皆中汉武罢斥百家之毒而不自觉者也。其次则集部之类别太简,故后世不能以之应用。然此非其本身之失也,以古者文集未盛,类书未起,(箸)〔著〕述之(涂)〔徒〕皆承家学,渊源流委,厘然有纪。《经部》以圣人之籍,不可模拟;《子》、《史》二门,皆可名家。不若挽近世之学无条贯,专事雕虫,朝吟只句,暮得孤章,不出数年,便尔裒然成集,以自鸣得意。考其学问,则瓿义逃难,支离灭裂而已。

沈庆侅认为“图书分类即是提挈纲要、部次科条之术也,故治学者第一当熟悉乎此,而后可无暗中摸索、终身迷惘之患。中国之旧式分类法甚不和科学方式,欲求改善,势非借助于外来之法不可”,故而在本章末尾附录介绍了杜威、杜定友二人的分类法。本书即选取杜定友分类法中中文书籍分类部分。杜定友之法是杜定友1922年大学毕业的毕业论文。此法仿杜威之法创“世界图书分类法”,开中外图书统一分类之先河,解决了当时中西图书的分类问题。文中沈庆侅指出:

杜威氏之图书分类法已通行于世界,然对于中国书籍,有未尽适用之处。近人杜定友氏依杜威氏之法,创世界图书分类法,虽未能名副其实,然大致可取。较之杜威氏之法,稍为合用。

评价十分中肯妥当,可见作者眼界开阔,于中西方的图书分类之法都甚为熟悉。

第四章“古书一斑”。本章收录的古书种类颇为丰富,多为古经籍中的经典名篇节录。本章以“古书一斑”命名,或许是作者希望摘取古书经典章节为引,激起学子研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兹列出书名,以得略观。最前为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毛诗·关雎》、《尚书·尧典》、《周易·乾传》、《礼记·曲礼》、《左传·隐公》。可以看出,本书首先推荐阅读的古书依然是传统的四书五经。民国的知识分子多生于晚清,受到科举以四书五经命题的影响,多熟读四书五经,将其视为国学经典,所纂国学读本大多可见这诸篇,本书在此与其并无不同,可见作为《国学常识》,本书的主题把握未有失当之处。四书五经的选录也与作者沈庆侅幼年随父亲习四书五经不无关系,可见幼时习四书五经的经历对沈氏的思想倾向产生了重大影响。[2]1-2这些影响促使他以学为务,一生保持对学习的热爱,未曾弃学弃道。四书五经之后紧接的是近人皮锡瑞所著《经学历史》,这样的选录安排使学生在略窥传统的经部古书原著之余,更习得近人的经学学术观点,这也算是对新旧学术皆为国学的承认。经部之后,本书选列史部的学术原著,不仅包括《国语》、《战国策》、《史记》这样的古史原籍,更录入了《史通》这样杰出的史学理论著作。史部之后,更列诸子著作,包括《老子》、《列子》、《庄子》、《墨子》、《荀子》、《管子》、《韩非子》、《尹文子》。后录入评论此七子的著作《子略》七则。纵览本章,可以发现本章古书章节选录基本遵循了经史子集四部之法的分类顺序(或许因集部泛而杂,可作闲时博览,且于课堂之学进益不大,故未列入),每部录入古书经典篇章之后,必列一本研究评论性的著作加以辅助。由此可约略窥见沈庆侅先生治学、教学之法,即既主张广泛阅读古籍原著,也提倡查看相关研究性著作加以疏通,并且以原著阅读为先为主。

第五章“时文浅说”。“时文”又称“制艺”,指科举文章。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泛滥,诗人遍地。针对当时“作文太无规矩”的社会现实,沈庆侅先生客观看待八股文的本质,认为八股文后期字数上的限制、句义上的割裂,最终影响了国学的发展,因而产生了新文学。文中费大篇幅对八股作法进行详细介绍,颇能理智认识八股文之利弊。因而本章提到八股的写作方法,且末尾全篇附录八股典范之作——袁枚的《学而优则仕》,以供学生读者分辨八股之优劣利弊。彼时八股已饱受全面批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本书中给予详细介绍,可一窥作者识见。

第六章“小学绀珠”。本章介绍了诸如两仪、三才、六律、八音、岁阴、月名等名词和含义,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在今人看来,这些知识点虽较为细碎生僻,但小学不小,能够以小见大,蔚为有趣。

最后四章皆为国学知识问答,一问一答,短小精炼,颇便初学者学习那些作者认为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现简述如下:

第七章“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我国古典文献的集大成。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当代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就曾评价此书是“传世藏书,华夏国宝”。国学问答首选四库相关问题,可见作者识见。比如:“四库”之名始于何时?“文库”之名起于何时,盛行于何代?由何人定名?谁人编修?机构编制如何,等等。在答《四库总目》所述历代作者何方人最多之问时,沈庆侅简明扼要的回答“赵宋以前,北部人为多;至宋以后,则以南部人为最多;而明代以致清初,江浙人士几十之九矣”。《四库全书》的编纂,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来的学术研究以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四库基本知识的介绍,有利于学生从目录学入手,开始涉足于国学研究。

第八章“文学史”。如果说“四库”问答基本解决了国学入门的基础问题,使学生心中萌发了一种传统治学的大致轮廓,那么与“文学史”相关问题的回答则显然具有西方学科分类色彩,比如“文学史”如何定义、如何分类?“文学史”这一概念并非始自中国本土,这类问题的回答可以想见当时西学东渐之影响。再如:文字如何起源?何谓“声母三十六、韵母二百六”?以及竹林七贤、建安七子、正始文学、三十六体、大历十才子、韩柳、西昆,等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习见熟知的名词解释,非常方便记忆。

第九章“杂锦”。本章可谓常识中之常识,诸如何谓诗钟、诗虎、酒令、回文诗等,以及今文哪个字用古体最多?古时童子如何进学?孔孟、本朝帝王之名该如何避讳,需在字形上、字音上避讳,等等,均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幼必须接受的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文化学习必须了解的常识。

第十章“书目”。书目是治学的津梁,本用于指示读书的门径。本章国学问答回答了学习国学过程中有关读书的三个问题:治国学应读何书、选什么版本?有一定国学基础后至少宜读哪些书?再读什么书以广其趣?在最后一问中,作者的回答涉及《总目提要》、《史通通释》、《文史通义》之类的书籍。其余所推荐的书籍大多为东大老师著作,想必沈庆侅先生本人就是使用这些书籍来进行国学学习,大有收益,于是以此推荐给后进。以上四章多说无益,熟读即可,相信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也是有益无害。

三《国学常识》之价值与贡献

作为一本参考书,本书不仅选材精审,结构清晰,普及性极强,而且也是目前罕见的初中阶段国学教材,可以使人窥见当时国学教育不断向基层教育组织深化扩张的趋势。本书对国学相关常识的阐述可谓合宜。它简而不疏,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国学的基本常识,以及国学研究必会遇到的一些重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这一点对初入国学之人可以说是大有裨益的。不仅是对当时的学生,即算在国学普及发展迅速的今天,仍能使学习国学的人受益匪浅。

在书写上,它使用了文白交杂的语言,简洁明晰,通俗易懂,字里行间既不失古文的典雅和韵,又具有白话浅近平易的特点。行文中虽多置典故,却恰到好处,得体自然,毫无“掉书袋”的做作之嫌,使人尤其是天智初开的初中生容易明白和接受。

在编排上,本书结构清晰,十章而已。然除后四章一问一答体例固定外。前六章每章内容叙述方式却不尽相同。有引多家观点加以自证;有直言自说,旁采它文举例;有全选摘古文,不作赘言者;更有漫谈而无律可寻者。可见沈庆侅习国文出身,行文虽讲义法,却不拘一格,丝毫不受所谓“规矩”束缚,全书编排有体例可寻,然其章节自然由性,文章自有一种冲淡之气。

在内容上,书中多与国学相关的普及性知识和大篇幅传统四部分类中的经典名篇。其间的知识和智慧非常有用,在传统的治学背景下的确至关重要。虽然作为私人著述而言,本书家家摘取,成篇铺排的部分过多,使其显得平淡无奇,缺乏作者自我的创见。但正是这诸多平淡普通,反倒衬托得其书中作者的几个观点分外突出,即能就国学里一些复杂纠缠的问题,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而非人云亦云。譬如,他认为“一切中国之学问与艺术皆包括在国学之内”,即不论其古今新旧,凡属中国之学术,皆可称之为国学。他不迷信大家,提到一种怀疑精神。他直言不讳,批评章太炎志气短,视“国学为国故”,以国学为死物。故不应以章氏片言只语尽为金科玉律,较之以国学为国文、国粹,“国故”一说虽更为妥帖,但仍有不当之处;他否定王治心以国学为“国宝”,认为国学并非矿物不能生长发展。此二者皆是前人广为流传的观点,可见沈先生敢于反对此二说还是十分有勇气的。他的志气是不短的,《国学常识》里早已有言:

国学不能生长则必死。吾人忍泣血稽颡而送其终乎?抑一息尚存,此志不懈,发挥光大,使中国学术与泰西文化齐驾并驱乎?是皆在吾人之努力矣。

此话一出,掷地有声。令人惊叹沈庆侅一介书生竟有此等豪迈气魄与远见卓识,其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气勃勃的自信力,表现了他对未来中国学术发展的美好期冀。

在这本书里,作者沈庆侅先生还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力。认为国学要想得到发展,必不能闭门造车,而应与外界交流。佛学本非国学,唐宋以后,亦逐渐融入中国固有文化之中,成为国学的一部分。他还大胆设想,假以时日,西学未尝不可容纳于国学中。除此以外,本书第五章为“时文浅说”,即谈八股文。早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就有一大批知识分子将国家无法富强、民族不能进步的罪责强加于古文上,甚至认为汉字使用关系国之存亡,进而提倡白话文。更有甚者认为白话都不能说了,直接改用字母。1920年民国政府就颁布废除文言文的法令,白话浪潮风靡全国,在“去古文”的言论愈来愈甚嚣尘上之际,本书没有一味附和,反而拿出一章介绍所谓的“封建余毒”——八股文,可见其真知灼见。相对于同时代一些趋势而上写国学著作,并一味附和大方之家卓见的人来说,本书作者沈庆侅对学术涉足未深,其出发点也仅是为教学编写参考书,能够有这诸多的创见,也实属难能可贵。

四 余 论

本书是初中参考书,对当时的初中生当然或多或少有一定影响,然不论这影响效力实有几分,今已实不可考。或许因为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和糟糕的社会现况,又或许是因为沈庆侅始终未以学术为皈依,又名声寥寥。彼时大师又一时辈出,若无那番际遇,有才有识亦不过流于被漫天星斗的熠熠光辉所遮蔽风采的不堪命运。故而这本《国学常识》蕴含的价值未能被更多的人识见。在后世的相关研究中,也到处不见此书身影,惟贺昌盛先生新出选本《再造文明》一书的按语中对此书有浮光掠影的捕捉,他在书中说道:“沈氏著《国学常识》,实为明‘国学’之基本知识,分范围、方法、体类、古书、时文、小学诸章,节录文字辨析国故、国粹、国文、中学、古学诸概念,多以为偏执其义,强争无益。沈氏所定,‘所谓国学者,一切中国之学问与艺术皆包括在内’。别于‘西学’之域界即可。”[3]P265

这本《国学常识》,它原是一本初中参考书,针对的人群也不过是稍稍启蒙,开始接受国学教育的初中生而已。就作为教材而言,它的体例完备,内容详实,语言文雅,见解卓越,应该可以说是一本合格的好书。如果作为学术书籍,那可真给它提了过高要求,毕竟它只是针对当时的初中生而非学者,而且我们也不能因为它仅是一本初中教材就加以轻视,忽略它作为一部国学普及读本所蕴含的时代信息,否定沈庆侅在书中阐发的学术见解。

[1]沈庆侅.义法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9.

[2]沈庆侅.试探集(中英杂著)[M].上海:中华书局,1936.

[3]贺昌盛.再造文明[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校:张京华)

2017-06-09

秦仪(1997-),女,湖北恩施人,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学生。

G09

A

1673-2219(2017)09-0009-04

猜你喜欢
国学
国学大考堂
“垂”改成“掉”,好不好?
国学大考堂
走入国学馆遇见最美的你
国学大考堂
国学课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国学文化鉴赏
众说“国学”